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內地苦主赴港維權 金管局調查“富豪殺手”

2009-08-04 03:02:40

內地“香港私人銀行受害者聯盟”6名代表上周五專程從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奔赴香港,向香港金融主管單位香港金管局投訴,指多家香港大銀行涉嫌欺詐銷售,誤導他們購買KODA,致該“聯盟”10余人損失超過10億元。

每經記者  胡俊華  發自上海

        香港金管局近來煩心事不斷:香港雷曼“苦主”矛盾才下眉頭,內地KODA“苦主”糾紛又上心頭。

        內地“香港私人銀行受害者聯盟”6名代表上周五專程從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奔赴香港,向香港金融主管單位香港金管局投訴,指多家香港大銀行涉嫌欺詐銷售,誤導他們購買KODA,致該“聯盟”10余人損失超過10億元。

        昨日,香港金管局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證實了這一消息,并稱金管局將盡快在3個月內評核有關投訴個案,以確定有無證據支持進一步立案調查。

“富豪殺手”引致巨虧

        KODA是一種復雜的金融衍生品,全稱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可以掛鉤外匯、股票、石油期貨等。以股票為例,投資者購買KODA,可用10%~20%的折扣價買入股票。但KODA風險也很大,“賺有頂,蝕無底”。如果投資者購買KODA,當股票價格漲3%~5%時,合約自動失效;當股票跌破行使價,投資者必須雙倍買入股票,成為“無底洞”。KODA因此被稱為“富豪殺手”,中信泰富就曾因這種金融衍生品巨虧155億港元。

        金亮是  “香港私人銀行受害者聯盟”的主要發起人。他表示,自己是匯豐私人銀行客戶,2007年,匯豐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向其推薦港股股票,并稱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買到股票。于是,金亮購買了1000股中國鋁業。但此后短短半年時間,金亮在匯豐私人銀行賬戶內的200萬美元就“沒了”。

        金亮事后才知道,客戶經理推薦自己買的不是股票,而是金融衍生產品;購買的股票數量不是1000股,而是近50萬股元。因中國鋁業的價格狂跌,金亮的股票賬戶被匯豐銀行強行斬倉。賬戶中的千萬資產損失殆盡,還倒欠銀行23萬港元。

香港金管局介入調查

        上周五,金亮與其他五位KODA“苦主”專程前往香港金管局投訴,指其遭遇欺詐銷售,購買KODA后損失金額達到4億~5億港元;涉及香港的星展、匯豐、花旗和荷蘭銀行等大銀行。

        金亮表示,內地苦主實際超過3000人,多數人礙于面子或不敢與銀行鬧僵,因此不敢出來投訴。

        昨日,香港金管局宣傳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了內地投資者赴港維權的消息。香港金管局在發給本報的回復中表示,將盡可能在3個月時間內評核有關的個案,以確定有無足夠的證據支持立案調查。回復同時表示,金管局并沒有權力要求銀行向投資者作出賠償,如發現有關銀行或職員可能涉及刑事或欺詐行為,會轉給有關的執法部門嚴肅處理。

        香港立法會一工作人士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KODA“苦主”能否得到賠償,要看金管局的調查結果而定。而KODA“苦主”與雷曼“苦主”所面臨的情形還不一樣。一方面,雷曼“苦主”涉及面更廣,銀行的壓力更大,另一方面,KODA“苦主”也需要拿出證據證明銀行存在欺詐銷售等違規行為,這樣才可獲得賠償。

        此前匯豐、荷蘭銀行和星展銀行等大銀行公開表示,銷售相關產品是合乎監管機構要求的。星展銀行(香港)企業傳訊部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星展銀行一向有嚴謹既定的銷售程序,相關的程序符合有關監管機構的指引。銀行恕未能就個別個案作出評論。”

律師說法

香港維權成本高  可在內地打官司

    金亮表示,之所以選擇向香港金管局投訴,而不是訴訟,就是因為在香港打官司成本太高。如果進行訴訟,初步估計需要三五年時間,按每小時5000港元的律師收費,一場官司下來,少則數百萬港元,多則上千萬港元。加上非香港本地居民還要繳納巨額保證金,因此,負擔不起打官司的成本。

        此前,香港的銀行“北上”推銷理財產品,存在規避法律風險的行為,比如,有銀行客戶經理建議投資者在海外注冊公司進行投資,或邀請投資者赴港開設私人銀行賬戶,產品審批、銷售等各環節均在境外。

        上海富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曾智紅表示,KODA苦主在香港打官司成本確實很高。只要投資者人在內地,或者資金是來自于內地,就可以在內地提起訴訟,畢竟,與香港的法律體系相比,內地的法律更能保護來自內地的投資者。

“富豪殺手”KODA

    極復雜的金融衍生品,也被稱為Accumulator,內地翻譯為累計期權。可與外匯、股票、石油期貨等掛鉤,通常期限為一年。

        一個KODA合約設有取消價及行使價,有四個特性:1、買入股票的行使價往往比現價低10%~20%;2、當股價升過現價3%~5%時,合約自行取消;3、當股價跌破行使價時,投資者必須雙倍吸納股票;4、只要有合約金額40%的現金或股票抵押即可購買,杠桿性很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