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企中國籍高管忙“出國”
2009-07-16 02:54:18
每經記者 張超 發自北京
“竊密門”對三大礦山的“震撼”正在逐漸顯現。
“(與礦山)近期的約見都取消了。”河北一位鋼企人士昨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在“竊密門”曝光后,國內大部分鋼企主動疏遠了此前與礦山企業的 “親密聯系”,一些已經約好的會談也紛紛取消。
與此同時,通過各方面的消息,記者了解到,目前三大礦山中國區管理層中多位中國籍高管近期紛紛“出國公干”,其中不乏有“內鬼”嫌疑的人士。
分析人士指出,在力拓陷入“竊密門”后,中國鐵礦石市場的版圖可能發生巨變,另兩大巨頭或能趁此機會搶占市場;而對力拓來說,接下來很可能會遭遇財務危機。
多名高管“出國公干”
有與三大礦聯系密切的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笑言,胡士泰被拘讓礦山的中國籍高管 “出國公干”的頻率加快。據該人士透露,近期礦山企業已有多位中國籍高管以“公干”名義出國。
記者隨后電話聯系了多位曾保持采訪聯系的三大礦山企業中國籍高管,發現有數人的手機設置為“呼入限制”,有的直接顯示“無法接通”或關機。
“礦山企業是賣礦的,除非有重大變故,否則手機基本會保持暢通。”一位熟悉鐵礦石行業的人士分析。而對于其中的部分高管關機,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他們現在出國“度假”去了。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認為,目前“內鬼”和商業賄賂已成為鋼鐵行業的 “潛規則”,基于此,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的相關人員可能也不“清白”,這或許是導致其中國籍高管在這個階段集中“出國公干”的原因。
權威聲音
商務部回應“力拓案”:進一步完善吸收外資政策
商務部昨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時,新聞發言人姚堅對“力拓案”相關問題一一作答,并多次表示,力拓案不會影響到中澳經貿關系,不會影響中國的外貿環境,特別是吸收外資環境。
姚堅認為力拓案是一個個案,是中國在參與國際經濟活動過程中規范企業經營行為的體現。他同時透露,商務部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完善政府對于外商投資企業的服務,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的門檻,完善吸收外資的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
對于商務部是否有官員在力拓案中接受調查的提問,姚堅平靜地向在場記者表示,“這肯定是不存在的。”
另外,在昨日的上海市政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陳啟偉也向《每日經濟新聞》作出回應:“關于力拓員工涉嫌竊取國家機密的問題,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已有了明確表態,這不屬于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所發布的范圍。”
每經記者 江旋 曹晟源
鋼企礦山“保持距離”
“(胡士泰)出事后,礦山企業再沒來人,電話也很少。”有河北鋼企人士告訴記者。該人員表示,此前礦山企業每個月都會來人拜訪,電話更是每個星期都有。
實際上,不僅僅是這一家鋼企,在胡士泰被拘捕后,礦山與鋼企之間的“親密”交往幾乎中斷,尤其是在相關部門對“內鬼”展開大規模清查整頓之后,與礦山企業交往密切的幾大鋼企一度風聲鶴唳。
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在胡士泰案的風頭未過之前,礦山近期不會派人到企業;即便去了,企業也會慎重考慮接待規格。
與此同時,此前以親近礦山為“榮”的中小鋼企也極力避免與力拓牽扯上關系。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之前在各鋼企網站上隨處可見的類似“胡士泰先生到訪”的企業新聞基本被刪除,一位中小鋼企人士甚至直接告訴記者,“我們與力拓沒有聯系。”
“(與礦山)近期的約見都取消了。”河北唐山一位鋼企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
“礦企現在跟毒品一樣。”對此,有分析人士調侃道,在譚以新被拘和萊鋼相關人士先后被 “約談”后,鋼企對礦山的態度是“又愛又怕”:需要礦石維持生產,又擔心和“內鬼”有所牽連。
另兩巨頭“漁翁得利”?
有鐵礦石行業分析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力拓陷入“竊密門”可能導致中國鐵礦石市場版圖發生巨變,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可能趁此機會搶占市場。
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不少鋼鐵企業已經準備研究“放棄力拓”。上述河北鋼企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已經著手調整鐵礦石采購方案。”而此前,該公司的鐵礦石進口主要來自力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另一位山東某鋼企負責人則坦承公司已經“暫時不再從力拓進口鐵礦石”。
“力拓的銷售渠道已經瀕臨癱瘓。”上述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在“竊密門”的重壓之下,力拓中國公司很難維持正常的供銷運轉,即便案件有了結果,力拓也很難穩固其原有市場。
該人士認為,雖然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都有可能涉案,但相較力拓,兩家的態度更為“收斂”。而在本報率先披露“竊密門”未來可能會牽扯到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的消息后,昨天,兩大礦山先后站出來辟謠,均表示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商業賄賂”。
“清白是相對的。”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他預計中方未來的調查可能更多地將圍繞力拓展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此前也表示,力拓事件只是一起司法個案,不影響中外企業未來的合作。
“(力拓)可能會有一半的市場被瓜分。”有鋼企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已經簽署的長協礦,短期內中國鋼企將“不敢”從力拓買礦。力拓2008年的財報顯示,當年力拓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達到8338萬噸,占其總發貨量的近53%。
“力拓遭遇的不僅是 ‘竊密門’,未來可能還有財務危機。”該人士表示。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