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中聯重科并購效應未顯 苦撐高倍財務杠桿?

2009-07-11 02:38:18

每經記者  方俊

        近幾年來,中聯重科通過一系列的連環收購實現了其規模的快速擴張。資料顯示,2001年以來,公司先后將英國保路捷、湖南機床廠、中標實業、浦沅集團收入囊中。2008年,中聯重科又在1年之內拿下陜西新黃工、湖南車橋廠、華泰重工、意大利CIFA等公司。但去年以來,由于兼并收購時間較短,短期難以較快產生效益,公司的應收賬款、債務和財務費用大幅增加,現金流顯著下降,公司短期財務壓力劇增。4月21日,公司發布定向增發預案,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億股,募集資金總金額不超過55.72億元。但公司表示,“資金沒有壓力,而且在各銀行的貸款授信很高,2009年公司得到的銀行授信總額超過180億元,足夠滿足生產經營需要。”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提供相關材料并表示,2008年中聯重科(000157,收盤價23.85元)連環收購效果不佳,特別是2008年溢價收購意大利CIFA以后,公司資金鏈面臨考驗,前期公司公告擬定向增發募集55.72億元資金主要就是為了緩解資金鏈緊張的局面。

        中聯重科連環收購的效果如何?增發募資的真正用意是否是為了緩解資金困局?對此,《每日經濟新聞》進行了調查,并就一些疑問向中聯重科進行了求證。

連環收購  經營效果不佳

        近幾年來,中聯重科通過一系列的連環收購實現了其規模的快速擴張。資料顯示,2001年以來,公司先后將英國保路捷、湖南機床廠、中標實業、浦沅集團收入囊中。2008年,中聯重科又在1年之內拿下陜西新黃工、湖南車橋廠、華泰重工、意大利CIFA等公司。

        但公司的收購效應似乎并沒有顯現出來,相反,部分收購的公司出現了危機。6月27日,中聯重科發布公告稱,公司分別在6月12日和23日向控股子公司陜西中聯重科土方機械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陜西中聯重科土方,原名陜西新黃工)提供最高額6000萬元和1億元擔保,主要用于申請流動資金貸款。不過,2008年年報顯示,中聯重科將在2008年并購的4家公司均并入了報表,其中華泰重工和湖南車橋實現盈利,凈利潤分別是3054萬元和153萬元,但陜西中聯重科土方和意大利CIFA卻分別虧損了4377萬元和6399萬元,虧損額遠遠超過了前兩家公司的盈利。因此,有投資者指出其可能陷入資金困境。

        陜西中聯重科土方2009年一季報也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7764.98萬元,凈利潤為-559.52萬元,期末凈資產4126.67萬元。業內人士分析,2008年才收購的公司業績表現不佳,而中聯重科卻還給其提供最高額1.6億元的擔保實在讓人有點擔心。

        就在2008年6月,中聯重科與投資伙伴合計出資2.71億歐元收購了意大利CIFA100%股權,其中中聯重科占股60%。當時,中聯重科曾預測CIFA公司2008年至2012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5116萬元、29692萬元、37795萬元、44251萬元和51739萬元。以此計算,中聯重科直接投入的收購股權約17.27億元未來5年的回報率分別為:8.73%、10.32%、13.13%15.37%和17.98,高于本次的貸款利率6%。但隨著世界范圍內金融危機影響的深入,2008年CIFA公司的實際情況和中聯重科出現了巨大背離。對此,中聯重科未予置評,僅表示收購CIFA是中聯重科的戰略要求,同時收購價格也非常合理。

        那么今年以來CIFA的情況有沒有好轉呢?據知情人士通過意大利代理商獲得的數據顯示:“CIFA原定2009年生產計劃為300臺泵車,1100臺混凝土攪拌車,因市場萎縮迫使其減少30%生產計劃。據統計,截至2009年4月20日,CIFA全球的銷量共為:300臺攪拌車、30臺泵車、15臺攪拌泵車發發、12臺砂漿車。”

         對于這些數據,中聯重科沒有進行否認,僅表示今年以來CIFA的訂單不斷增加,而且中聯重科和CIFA的協同效應已逐步顯現,CIFA高管團隊個人出資310萬歐元入股新的CIFA是他們表達信心的一種方式。

NextPage

公司財務指標并不樂觀

        資料顯示,雖然隨著一系列的兼并收購,中聯重科的規模急劇擴大,但去年以來,由于兼并收購時間較短,短期難以較快產生效益,公司的應收賬款、債務和財務費用大幅增加,現金流顯著下降,公司短期財務壓力劇增。

        從公司的年報來看,中聯重科2008年末資產負債率高達76.89%,而2007年為64.81%,明顯高于同行業合理的資產負債率。

        年報顯示,公司2008年末僅短期借款就較2007年增長了457.87%,達到46.18億元,短期償債需求增加迅速。但反映公司短期償債能力的相關指標卻未有改觀,公司流動比率從2007年的1.44降為2008年的1.08,速動比率也由0.94下降到0.68,均小于安全標準2和1。

        公司增速放緩導致資金緊張,而大肆擴張的中聯重科現金流更是進一步吃緊。年報顯示,2008年公司實現經營活動凈現金流3.13億元,同比下降32.03%,而這一趨勢在2009年顯得更為明顯,公司2009年一季度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6.43億元,使原本缺錢的中聯重科更缺錢。

        一般來說,公司盈利能力下降,償還巨額債務尤其是短期債務所需的大量資金只有通過迅速提升經營業績、創造高額利潤來實現,但中聯重科2008年的盈利能力指標呈現明顯下降趨勢。2008年公司的毛利率為27.37%,同比下降4.4%;而這一趨勢在2009年也沒有得到好轉,從2009年一季報來看,公司毛利率降為25.17%。

        此外,對于CIFA公司的高溢價收購,有業內人士稱這將進一步吞食中聯重科的利潤。2008年年報顯示,截至年底中聯重科商譽高達21.6億元,其中因溢價收購意大利CIFA公司形成的商譽為19.38億元,是2008年合并凈利潤的1.23倍。一位注冊會計師也指出,國內會計準則規定,商譽在持有期間不能攤銷,但應在每會計年度期末進行減值測試,對于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部分應計提減值準備,且計提后不能轉回。而中聯重科很有可能迫于被收購公司資產貶值、經營業績低于預期等因素而不得不在期末對商譽計提減值準備,而這將逐步體現在中聯重科的損益表中,顯出業績下滑。

         對于公司過高的資產負債率和不樂觀的財務指標,公司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回復是“公司的資金沒有壓力,而且公司在各銀行的貸款授信很高,2009年公司得到的銀行授信總額超過180億元,足夠滿足生產經營需要。”

NextPage

定向增發實為緩解資金緊張?

        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資金鏈過于緊張,中聯重科因此將希望寄托于資本市場。4月21日,公司發布定向增發預案,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億股,募集資金總金額不超過55.72億元,主要投向大噸位起重機產業化(8億元)以及全球融資租賃體系及工程機械再制造中心建設  (15億元)等10個項目,另外公司擬拿出5億元來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

        而10個項目中投資金額最大的就是全球融資租賃體系及工程機械再制造中心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15億元,其中融資租賃體系建設14億元,用于對中聯重科租賃(香港)有限公司增資;再制造中心建設1億元。

        而且公司的  《本次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提出,募集資金投向的金融租賃業務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收入21.7億元,凈利潤為4.58億元。

        知情人士表示,中聯重科融資租賃資金到位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資金流緊張問題。對此,中聯重科予以否認,公司表示:“公司不存在資金緊張問題,定向增發是為了使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如果增發不成功,中聯重科擬實施的項目仍將會繼續推進。”

        多位行業內人士對公司的定向增發目的提出疑問。平安證券的研究報告就直接指出,中聯重科“雖然公告中對補充流動資金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到了5億元,但我們認為公司增發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現金流壓力。因為公司的償債指標都已經惡化到了危險的水平,流動比率接近于1,大大小于安全標準2,速動比率也大大低于安全標準1,負債率達到了77%。”

        一位資深行業分析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雖然公告表示只有5億元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但實際上補充流動資金的數額可能遠遠大于這個數。公司募集投向很多都是產業升級項目,應該說公司增發為了緩解現金流壓力的目的很明顯。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