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30 02:41:47
每經記者 吳宇宸
“我想開一所幼兒園”、“我想變成一個瘦女孩”、“我想有一輛自己的汽車”、“我想五年內把自己的火鍋店做成五家連鎖店”……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夢想,每個人都有夢想的權利。今年5月16日,中國民生銀行非凡財富“2009我的夢想”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最終評出的10位“非凡夢想家”將獲得每人最高50萬元的圓夢基金去實現自己的夢。目前,成都地區就有超過3000人參與活動,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夢想。
民生銀行為何“突發奇想”來幫國人圓夢?記者日前采訪到了民生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韓萍女士。初見韓萍女士,更多的是驚詫,留著短發、一身職業裝,完全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女強人,訪談間不斷響起的電話、不斷傳遞進來的文件,顯得聒噪和繁雜,但這些在韓萍那里又顯得那么恬靜,井井有條、游刃有余。談到夢想,她又顯示出了生活的一面。作為一位女性,她愛美;作為一位母親,她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作為關注企業發展的金融職業人,2009她的夢想顯得那么實際:用民生銀行的新業務“商貸通”幫助身處融資困境中的“小老板”解決資金難題。
有故事的銀行
老百姓的夢想,銀行來幫助完成。這樣的奇思妙想,注定讓今年夏天為民生銀行的 “2009我的夢想”而更加激情四溢: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大眾夢想,為2009個夢想提供500元夢想基金;最終選出的10個“非凡夢想家”,民生銀行將提供最高50萬元的夢想基金,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非凡夢想。
誠然,不是所有的夢想可以單靠錢達成,但民生銀行的舉動是為了向社會宣揚:每個人的夢想都值得尊重,中國人應該通過完成自己的夢想而為社會創造價值,從而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其實一直以來,民生銀行都是一家有故事的銀行,有激情的銀行,總是敢于吃螃蟹的銀行,韓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民生銀行今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出面向小企業、工商戶、私營個體經濟的“商貸通”金融產品,就是一項針對當前小企業融資困境推出的創新業務。
“‘商貸通’的口號就是,你有夢想我有行動”,韓萍坦言,雖然她個人也有很多夢想,但是當前最實際的,就是做好商貸通業務,用這條為“小老板”們量身定制的新路子,去幫助那些需要在關鍵時刻拉一把的小企業,解決他們對資金的渴求。
NextPage
民生目標:今年為小企業輸血15~20億元
金融危機下,今年中國信貸規模劇增,但中小企業依然喊“渴”,融資難如今已經成為政府、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們共同頭疼的問題。
“我們今年僅成都分行就將在成都地區投放中小企業融資貸款15億~20億元。”韓萍表示,如果和過去一樣,一筆一筆來做,15億的貸款投放是很難實現的。“我們將采用‘信貸工廠’模式,來復制單筆業務。‘信貸工廠’就是要將‘商貸通’集約化、標準化、批量化,把客戶的融資需求用流水線作業方式去滿足。”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中小企業市場“看起來很美好”,但韓萍認為,對于這一塊看起來很美好的蛋糕,一定要找到一個新方法,才能吃得好而且消化得好。“‘商貸通’就是方法之一”,韓萍認為,區別于大企業的貸款方式和流程,不光讓小企業和商戶們感受不一樣的貸款模式,解決融資苦惱,也讓“商貸通”模式易于復制,“信貸工廠”便于進行批量生產。
一站式服務打個電話貸款搞定
在大家的印象里,到銀行貸款總是很麻煩,不光要提供這樣那樣的證件材料,等待時間長,甚至有時候,小老板們還會遭遇銀行“不一樣的目光”。
“‘商貸通’完全顛覆了大家對于銀行貸款的固有看法。”韓萍表示,民生銀行全面受理各種業務申請,并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幫助客戶了解銀行、了解銀行信貸產品的流程,力爭化繁為簡。現在,有貸款融資需求的小企業、個體商戶等,只需要撥打民生熱線95568,告知自己的姓名、貸款要求、電話等基本信息,民生銀行就將提供一站式服務,上門對客戶進行調查程序。
韓萍還介紹說,目前很多小老板們貸款不成功的原因就是拿不出抵押品,所以民生銀行專門為此考慮了解決方案。“‘商貸通’業務能夠接受的擔保方式多達十多種,除房產抵押外,還有商鋪承租權質押、法人保證、自然人保證、自然人聯保及互保等等,這為經營者提供了更多的融資可能,甚至我們還可以為客戶提供信用貸款”。
NextPage
【案例】
一站式服務讓小老板拿到銀行貸款
36歲的劉女士,在某農產品批發市場做著菌子生意。雖然入行多年,但是像她這樣的個體戶,每年的旺季都還是會遇到資金周轉的困難。
但是,跟大部分她的同行們一樣,劉女士也不愿去找銀行貸款。他們中有不少人都曾有過不愉快的經歷,一提起銀行就是一百個不高興,“費時費力,煩得很。”所以,劉女士寧愿找親戚朋友借,寧愿承受高點的利息,也不愿意去銀行麻煩、
民生銀行成都西體支行的客戶經理發現這種現象后,一方面跟劉女士耐心溝通,另一方面幫助她尋找適合的貸款品種,為其量身訂做貸款、結算和還款等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最終,“商貸通”的一站式服務促成了與劉女士的合作,她成功拿到了銀行貸款,這也引得附近其他商戶都來找劉女士打聽“商貸通”。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