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五地大排查 環保部或叫停更多項目

2009-06-19 02:50:47

每經記者  朱小雯  發自北京

        環保部本周掀起的新一輪  “環評風暴”,可能不會一“吹”而過。

        “接下來的兩個月里,西南環保督查中心將對西南五地的所有國家級項目進行排查。”這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環保部獨家獲得的消息。這意味著,一旦發現違法違規情況,環保部可能叫停更多項目。

        加強對水電項目監管的,不只是環保部。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正在起草  《水電開發管理條例》,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也將于年底修訂完畢新的  《長江流域綜合管理規劃》,這將使我國水電開發從“無序”徹底向“有序”轉變。

環保風暴·跟進

排查五地國家級項目

        17日,環保部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項目排查行動將在本月推行,排查對象涉及四川、貴州、云南和重慶四省市以及西藏自治區的200多個國家級項目。

        “我們將檢查這些項目是否按照國家的批準文件進行建設。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提出和糾正;如發現違法建設項目,將根據具體的違規情節,依照法律法規作出相應處罰。”上述環保部內部人士說。

        本月11日,環保部下令停止位于金沙江中游的魯地拉水電站和龍開口水電站兩個在建項目的主壩建設。龍開口水電站一位施工人員說,停工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些損失,正是我們吃了水電項目長期無序開發和不按照程序違法建設的虧。”前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對本報記者說。

        專家、環保NGO和公眾普遍關注本次  “環評風暴”的執行效果,他們認為,這些被“叫停”的違法項目,會想盡辦法補齊環評文件,走完程序之后再次上馬。他們擔心,因為前期已投入巨額資金,環保部的  “板子”可能會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這次可能會和以前不太一樣,”國內環保NGO“綠家園”召集人汪永晨認為,從這次環保部的措施力度、持續性和公眾關注度來看,國家有可能寧可讓其犧牲工程的前期投入,也不愿工程今后帶來更大的災害損失。

        汪永晨估計,西南督察中心兩個月的國家級建設項目排查結束之后,可能會有更多的項目被叫停。

        環保部西南督查中心主任馬寧認為,我國的項目審批和規劃環評也有值得探討和思考的地方。生態項目的開工審批,在中央和地方之間還存在事權劃分上的模糊地帶,導致業主可以利用這種時間差,未批就開工。

        “規劃環評應該站在更高的層面來審視。”馬寧說,涉及到國計民生的大項目,其影響面跨地區、跨流域,單純靠項目環評去審批,有的項目會出現考慮不全面和周延性不夠的缺陷,這就涉及到規劃環評。

環保風暴·背后

我國的治水思路在轉變

        從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環保部等部委近年來的舉動可以看出,我國對水電開發的思路有一個明顯的轉變。

        隨著中國電力體制的改革,以及全國許多省市出現“電荒”,我國興起了一股水電開發的熱潮。電力體制改革產生的5家大型電力企業,紛紛在中國水電資源最富集的西南地區“跑馬圈水”,接連上馬水電項目,很多項目并未通過環評程序便已投入資金。

        2003年7月,怒江13級電站中的第一個項目——六庫水電站舉行掛牌儀式,標志著怒江水電開發正式啟動。但是,當時的項目規劃尚未獲得國家批準。

        同年8月,由云南省怒江州完成的  《怒江中下游流域水電規劃報告》通過了國家發改委主持的評審,但遭到環保NGO人士的反對。隨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該報告上批示:“對這類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且有環保方面不同意見的大型水電工程,應慎重研究,科學決策。”怒江的水電開發計劃由此擱淺。

        翁立達認為,近些年來,我國的治水思路有了很重要的轉變,注意到水電開發在防洪、發電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有非常大的影響。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也在今年指出,在國際金融危機、經濟下滑、能源需求明顯減少的背景下,無論是國家能源局,還是地方發改委,都應理性把握能源項目的核準節奏。

        但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地質專家楊勇認為,環保部這幾年的舉措是積極的,但是其權力、影響力和執法效力還面臨障礙,環保部此次“環評風暴”是否能堅持下去,是否能真正遏制水電的無序開發,還需要勇氣和經歷艱苦的過程。

        環保部西南督查中心主任馬寧表示:“從環保部過去的工作來看,采取的措施越來越具體,國家高層對環境保護的決心是有目共睹的。”他介紹說,環保部最近兩年通過政策調整、項目把關和典型經驗推廣等方式,工作較有成效。

同步播報

水電開發將出臺專門法規

        盡管環保意識逐漸深入人心,環保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目前水電開發管理體制混亂的狀況仍然存在,并成為一些地區水電無序和過度開發的主要原因。

        水電開發問題,牽涉到水能資源的管理。按照《水法》規定,水能資源管理是水利部的職能。“實際上完全被發改委取代了,”翁立達說。

        翁立達介紹,地方層面的管理體制更加混亂。地方發改委、水利廳和經貿委都在管,有些審批權力甚至下放到更低的行政級別。

        針對這些問題的一些法規正在制定中。

        據悉,《水電開發管理條例》已完成第二稿,不但制定了全流域規劃,還限定在地震多發帶和世界遺產區域內不能進行水電開發。另外,環評的簽名負責制也被寫入進來,即不能由施工方找機構做環評工作,而是由水電開發企業共同出資建立環評基金,環評專家使用基金的錢為工程做環評工作。“這就不是某一個企業的錢,而且專家要為環評結果簽名負責。”業內人士說。

        另外,新的《長江流域綜合管理規劃》今年底可修訂完畢。翁立達透露,該規劃將著重從生態環境角度考慮長江流域的水電開發,而以前的規劃只考慮水電項目的發電、防洪和航運等,對功能生態環境影響考慮得很少。具體來說,新規劃首先要明確長江流域的敏感區域,劃定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區域;此外,將水電作為整個國家的總體能源需求之一,考慮到國家能源規劃里面,結合電力市場需求總量,合理開發長江水能資源。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