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統計局高調回應專家“隨意猜測”

2009-06-17 02:45:27

每經記者  朱小雯  發自北京

        國家統計局昨日就一些經濟學家上周六對我國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的質疑作出回應,指出有四大因素支撐今年5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并重申產業結構變化是導致用電量與經濟增長不同步的重要原因。

統計局:四因素支撐工業增長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非常感謝媒體和學者對統計工作的關注,并認為公眾的關注和批評是改進統計工作、提高數據質量的動力。不過他表示,“對經濟學家而言,僅是簡單的對比、隨意的猜測、主觀的估計恐怕就不夠了。”

        這名負責人稱,今年5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主要有四大因素支撐。“重工業生產加快是拉動5月份工業增加值增幅提高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工業行業和工業產品增速加快;主要經濟大省的增速加快;四川工業增加值直接拉升全國工業生產增速0.6個百分點。”

        他重申,產業結構變化是導致當前用電量與經濟增長不同步的重要原因,并針對專家所說的用電量和工業增加值直接的差距過大作出解釋:“不能只看絕對量差距的多少,還要看相對量差距的大小。如果將差量與經濟增速相比較,2001年,美國為5.5倍,而今年一季度我國僅為1.66倍。”

        統計局此前強調,產業結構變化是導致當前用電量與經濟增長不同步的重要原因。該負責人表示,經濟增速與用電量的“不同步”在國際上經濟周期性變動時也都出現過,這種現象的出現基本上都是發生在經濟運行出現轉折階段。

專家不認同“產業結構變化”

        不過,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并不認同統計局“產業結構變化”這一解釋。他認為產業結構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在2007和2008年經濟增速與用電量都同步變化,而在今年這兩者立刻就不同步了。

        他說:“實際上在去年上半年國家對高耗能產業是控制得最嚴格的,那時候仍然是同步變化;去年11月時由于應對金融危機,對高耗能產業是全面放松階段,但卻在今年出現了變化不同步的現象。”他進一步表示,感覺我國宏觀經濟數據之間  “打架”的情況很多,比如出口數據和工業增加值。數據顯示今年5月我國出口降幅達26.4%,出現10余年來最大降幅。

        而在上周六首先提出質疑的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也提出,我國固定投資增速和工業增加值之間存在矛盾。5月份城鎮固定投資增長32.9%,高出工業增加值20多個百分點。王建表示,固投數據計算的是投資完成額,在數據上報前已消耗了大量工業品,拉動了工業生產。

        “統計數據出現了系統性偏差。”王建說,統計數據是非常重要的指標,直接影響我們的判斷。“如果經濟并沒有出現這樣的回升,我們本應加大刺激力度,但數據的假象卻可能使我們產生誤判,耽誤出手的時機,以對抗持續下滑。”王建認為,目前數據里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工業增長速度。

將建立環比統計制度

        國家統計局近期也在為提高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做一系列的工作。除了CPI和PPI取樣“擴容”,還正著手建立環比統計制度。統計局舉行了有各專業司和部分省市統計局人員參加的環比統計培訓班。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表示,目前月度和季度統計偏重于累積統計,缺少分月或分季統計,或者分月或分季統計不完善,不能滿足環比統計數據需要。目前要建立和完善中國分月或分季統計,對有關主要統計指標的月度和季度數據進行季節調整,建立起經季節調整的月度或季度環比統計制度。

        劉煜輝認為,環比數據在判斷經濟拐點時較同比數據更加靈敏,較同比數據領先兩個季度。而且環比數據能夠剔除季節性因素。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環比數據關鍵在于確定基期,我國由于以往的統計不健全,在確定基期時容易出現誤差。另外環比數據由于牽涉價格指標,測算起來比較麻煩。他表示,環比數據剔除不同季度波動狀況,能看到系統本身在不同時間的絕對性的比較。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