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3 02:15:25
每經記者 姜艷艷 馬超彥
雖然5月份各項數據仍舊讓投資者喜憂參半,尤其是CPI和PPI數據仍舊雙雙為負,但其對資本市場影響卻分外不同。
12日,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參加相關金融會議中發表講話,其中一句“要關注信貸消極信號,并反思為什么股票市場恢復反彈特別快”,頗令市場有風聲鶴唳之感。此前有關宏觀經濟各項政策以及經濟形勢判斷的爭議不斷,不少學者認為當下宏觀經濟面臨極大通縮壓力,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有必要進一步堅持,甚至不排除有降息的可能。而另有學者則認為,由于各國為抗擊金融危機而大肆印刷貨幣,通貨膨脹將在不久的將來爆發,而加息將成為通脹的“喪鐘”。
關鍵詞:通脹 最快明年到來?
事實上,宏觀經濟中有關當下市場情況的爭議不斷,通脹是否會到來,什么時候到來成為廣泛關注的問題。
降息周期尚未結束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周五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從物價運行角度看,目前宏觀經濟的通縮風險尚未解除,宏觀經濟應該保持先有的政策不變,甚至不排除有進一步降息的可能。
“我一直認為中國的降息周期尚未結束”,魯政委表示,做出這樣判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前宏觀經濟數據可謂喜憂參半,并且從居民儲蓄不斷增多來看,未來中國的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都呈現明顯下滑的態勢,這一切都給降息政策帶來施展余地。
NextPage
魯政委表示,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的加息情況暫時不會出現——加息是由通貨膨脹預期導致,但是這個預期還遠未形成現實。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尤其是原油價格近期出現了較快上漲,但這個原因是由于前期其下跌速度過深導致,目前世界各國經濟運行均有利好消息傳出,油價的上漲在情理之中。”魯政委分析表示,大宗商品的上漲在某種意義上,是全球各國央行使用量化貨幣政策調節的目的所在。
通過油價上漲,可以改變一些機構的市值評估水平,很多跌破凈值的機構重新具備了價格,資產會有所上漲,金融機構也不需要再多提壞賬,這對于企穩經濟是有利的。
另外,油價的上漲一定程度也有助于打破“經濟全面通縮”的金融危機惡性結果。
不過,通脹似乎在目前情況下出現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適度讓資產價格上漲之后,這個上漲會否反過來影響總體資產價格,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那么就是政策轉向的時候。
通縮持續的時間更長
5月CPI從4月份的年同比下降1.5%放緩至下降1.4%,而PPI繼4月份同比下跌6.6%后進一步下降了7.2%。這兩項指標的下跌幅度都遠遠超過了野村證券的預期,因為,該證券公司周五研究報告把2009年我國通脹的預期從0.2%下調至了-0.2%。
針對宏觀數據,野村證券指出,盡管銀行的貸款大幅度增長,但是今年通縮持續的時間更長而且通脹的預期在下降,他們預測CPI通縮將于四季度結束,這將大大削弱緊縮貨幣政策的緊迫性。
野村證券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判斷與國海證券鄒璐的看法不謀而合。
NextPage
鄒璐告訴記者,CPI在三季度將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可能結束2月以來的上下波動期,在7月份之后加速回升,待年底的時候回到正值的狀態,而在國內外能源價格上行、金屬類價格走強的影響以及國內需求回暖的預期下,PPI同比增速可能在三季度結束其下行的趨勢,最快的話在8月份見底回升。
“因為宏觀經濟并沒有出現確定性的開始好轉的信號,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大方向應該不會改變。”鄒璐表示,在經濟基礎并不牢固的時候,如果貨幣政策方向快速扭轉,很可能會造成經濟發展的二次探底。
關鍵詞:貨幣政策 方向性不變
貨幣政策轉向到來的標志自然是通脹的爆發,與近期基本面利弊相間的情況相反,人們屢屢看到房地產市場全面復蘇、油價進一步上漲,而股市更是節節拔高的情況——究竟何時才是金融政策拐點所在,劉明康的講話又作何解釋呢?
高信貸非導致通脹主因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前幾個月的高信貸的確令長期市場有了通脹隱患,但這個“地雷”不會馬上引爆。“貨幣政策本身就是短期性經濟政策,經濟面臨下滑和通縮緊縮仍舊是當前的主要問題”,郭田勇認為,從這個角度看,目前貨幣政策還不適合做出調整,也不應該改變。
“我個人認為,由于經濟迅速反彈情況不會出現,因此未來的通脹主要還應該是海外金融控制的原油、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的輸入性通脹。”郭田勇表示。
而魯政委則認為,導致全球資產價格出現上漲的前提有二:其一是要有資金推動,其二是要有“一個貌似可信的基本面復蘇”,但當前后者肯定不具備。
貨幣政策或微調
NextPage
至于管理層表態的“貨幣政策應注重防資產泡沫”,上述專家則認為,這或者意味著貨幣政策會出現微調,或說結構性調整。
魯政委認為,未來或將會對信貸的監管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小型金融機構的房貸會受到地方政府等因素的強制,因此在這個方面的監管上會進一步加強。
鄒璐則表示,不排除在保持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貨幣政策會進行結構性的調整,比如加大對中小銀行信貸的支持力度,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瓶頸問題;也不排除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來調節和對沖流動性。
而東興證券研究所所長銀國宏表示,除去固定資產投資這一指標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外,其他指標表現均較為平淡,所以貨幣政策的寬松程度和寬松節奏可能會伴隨著未來經濟的發展和呈現出的不同特征做出一些調整,“方向性至少在年內不會改變。”
關鍵詞:股市 注意短期風險
流動性推動了股指的上漲,但在銀國宏看來,信貸增速本身小于股指上漲的速度。未來充裕的流動性不一定能夠“堅定不移”地一直助漲股指。
流動性催生市場泡沫
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滕泰此前曾表示,充裕的流動性在推動著資產泡沫的形成,盡管投資者在短期內還有獲利的機會,如此股市已經蘊含了投資的風險。
滕泰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他認為股指的上漲缺少根本的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以PPI為例,銀河證券對PPI最近環比連續兩個月出現正值做出分析是,“可能是近兩個月來流動性充裕推動的一些基礎性產品價格明顯反彈所致”,可實際上其供求關系并沒有發生逆轉。
NextPage
股市亟待基本面支撐
魯政委表示,目前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IPO重啟對于資金流動的影響。考慮到票據是金融流動性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未來面臨IPO造成流動性波動和管理難度加大的背景下,宏觀部門在導向上不宜在此后進一步壓縮票據融資占比。
不過,魯政委表示,雖然流動性支撐是股市上漲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股市長期沒有基本面的支撐,未來的前景仍舊難以判斷,投資者或需要注意防范風險。
郭田勇表示,想要控制市場投放資金不入股市是很難的,經濟學中對這樣的情況有“漏水現象”的表述,花錢買增長仍舊是當下的主要趨勢。
“目前的各項政策對股市還是比較有利的”,郭田勇表示下一步市場需要關注的是上市公司效益情況究竟如何,如果效益不改善那么股市的上漲仍舊是不可靠的,6月份后半年報的發出應該是比較重要的階段。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