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打造新增長極 成渝經濟區欲入國家“十二五”規劃

2009-06-05 02:39:49

每經記者  呂波  發自成都

成渝經濟區“六大基地”

□裝備制造業基地

□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國防科研產業基地

□優勢資源加工業基地

□優勢農產品加工基地

□現代服務業基地

        東漢末年,一介文人張松獻寶《西蜀地形圖》的故事,流傳至今;如今,一幅集眾多精英智慧、以大氣魄大手筆描繪的經濟版  “西蜀地形圖”——成渝經濟區,正徐徐展開畫卷。

        畫成之日,便是中國經濟之西部引擎鑄成之時。

        多年來,東部長三角、南方珠三角與北邊環渤海這三臺發動機早已開足了馬力,于是,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步伐邁入第一個十年時,成都與重慶這兩座西南重鎮之間的強強聯手便成了人們心中的期盼。

        近日,四川省政協組織多位專家學者對成渝經濟區進行了全面專題調研,帶著如何把成渝經濟區列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思考,帶著如何讓成渝經濟區成為與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比肩的國家級新增長極的思考。
 

NextPage
        專家們很快形成一個共識:成都和重慶,兩個相距不遠的特大城市,從產業布局、交通、商貿、資源、旅游以及投資等各方面來看,都有著巨大的互補性;將成渝經濟區建設成我國經濟發展的第四個重要增長極,對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大開放,推進全國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以及促進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基礎:性相近

        “性相近。”這是成渝經濟區的關鍵所在。

        川渝兩省市,歷史淵源之深厚自不必說,人文地理亦似“一母二胎”,“兄弟”間的經濟往來更是頻繁;更重要的是,“你有我無”的特征令兩大市場存在極強的互補性,兩地的合作基礎,可以說是“鋼鋼的”。

        有鑒于此,2007年4月2日,重慶市政府與四川省政府共同簽訂《關于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一個覆蓋成都14個沿高速公路、鐵路、黃金水道的市及重慶“1小時經濟圈”范圍內23區縣的成渝經濟區,就此浮現在中國地圖上。

        數據顯示,成渝經濟區面積約16.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幅員面積1.8%,區域內自然資源豐富,水資源、礦產資源、天然氣、森林資源均位居全國前列;經濟區2007年底總人口接近1億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8%,并有較大的熟練產業工人群體,勞動力資源豐富;同時,區域內GDP達1.24萬億元,約占全國GDP的5%,農業條件較好,是我國糧食、生豬、柑橘、蔬菜、蠶絲、中藥材等的重要生產基地,工業和交通也有了相當基礎。

        “重慶的汽車、摩托車在四川很好銷,四川的五糧液等商品在重慶也暢銷”,在調研組專家看來,川渝兩地在資源、勞動力、市場、資本、生態等多個方面有著高度關聯性,建立成渝經濟區將發揮出  “1+1>2”的效果。
 

NextPage
定位:增長極

        “增長極。”這是成渝經濟區的使命所在。

        對于成渝經濟區的功能定位,專家們提出了兩個重要概念,一是“國家新的重要增長極”這一總體功能,二是“六大基地”這一核心競爭力。

        據四川省社科院宏觀經濟與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毅介紹,成渝經濟區的總體功能定位為  “建設成為國家新的重要增長極”,其中包含了西部大開發、大開放的重要引擎,統籌城鄉改革發展試驗區以及長江上游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子項功能定位。

        而在核心競爭力方面,則要發揮好“六大基地”的重要角色,即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國防科研產業基地、優勢資源加工業基地、優勢農產品加工基地與現代服務業基地。

        “成渝經濟區已具備較雄厚的發展基礎,并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盛毅說。

展望:新西部

        “川渝合作將為企業的產業擴張帶來更多機遇”,四川經濟發展研究院產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魯榮東指出,通過打造成渝經濟區,產業將可擺脫地域局限,在政府有意識的分工引導下,充分調動要素資源,其布局將更加合理;而在發展龐大產業集群、完善產業鏈的同時,由于大量的配套產業發展,將給川渝甚至比鄰地區帶來更多機遇,與之相關的服務業也會迎來發展機遇,“舉個最實在的例子,對普通市民而言,更多的便利服務和更多的就業崗位就是看得見的好處。”
 

NextPage
        “成渝經濟區的產業一定要有統一規劃,同時要打破行政區劃的壁壘,向外發展,聯合走出去。”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博士李后強認為,建設成渝經濟區,最重要的是要產業互動、錯位發展、形成互補,避免同質化的浪費。比如重慶大力發展汽車,成都就可做汽車配套;成都發展航空工業,重慶也可做好相關航空配套,并利用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向外發展,聯合“走出去”。

        李后強指出,成渝經濟區可以打通川藏、西北、西南走道,重演南北絲綢之路歷史,尤其是打通“下南洋”之路,整個西部就將形成全開放的新格局。

        一個更開放、更發達的西部,正向我們走來。

名詞:成渝經濟區

        根據  《關于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成渝經濟區是以成都、重慶兩市為中心,包括成都、綿陽、德陽、內江、資陽、遂寧、自貢、瀘州、宜賓、南充、廣安、達州、眉山、樂山14個市,重慶主城9區以及潼南、銅梁、大足、雙橋、榮昌、永川、合川、江津、綦江、長壽、涪陵、南川、萬盛、武隆等地在內的區域。

分析

如何做好加法:1+1>2

        “合作發展已成為區域之間的基本命題。”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解洪指出,從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區經驗來看,合則共贏,而成渝經濟區具有八大關聯優勢,若能充分發揮這些優勢,面前將是一片廣闊天地。

        “首先,兩地在資源稟賦上高度關聯。”解洪指出,從未來產業布局來看,川渝兩地在水能、清潔能源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NextPage
        其次,高新技術方面,川渝在電子、微電子、航天、航空、核工業等方面均有關聯,兩地攜手有利于發展生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等,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市場方面,解洪分析說,川渝兩地各有優勢,如果把兩個市場整合起來,不僅可使整體市場更強大,還可以輻射到周邊地區甚至周邊國家。

        “大的產業崛起一定要資本高度集中。”解洪認為,成渝經濟區要建設成為國家新的重要增長極,其商流、人流、物流、資金流將產生巨大的投資洼地效應,帶來資本的高度關聯。要發揮這些關聯優勢,實現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充分流動,離不開通道、信息樞紐的充分關聯。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