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理財糾紛案投資者頻頻敗訴法官提醒:切勿盲目購買理財品

2009-06-05 02:39:04

每經記者  胡俊華  發自上海

        上海市靜安法院近日先后審理了兩起因投資理財不當引發的糾紛案,兩起訴訟案的原告在沒有仔細查看投資理財產品說明書的情況下盲目參與投資,發生虧損后告到法院,卻因種種原因敗訴。

        靜安法院的法官提醒投資者,投資理財產品,收益與風險并存,購買理財產品時要心中有數,切勿盲目參與。

案例一:

理財一年虧2萬投資者訴賠被駁

        2007年9月21日,家住江蘇無錫的軍醫劉華(化名)在某股份制銀行武寧支行購買了8.5萬元的理財產品,期限為2007年9月26日至2008年9月30日,預期收益率8%~25%,上不封頂。合同用粗體黑字提示:劉華聲明已知曉本協議書風險,同意接受本理財計劃的投資方案與資產運作方式,愿意承擔投資風險等。

        2008年9月,因理財產品到期發生了虧損。現年60歲的劉華起訴到法院,稱當時出于對銀行的信任,未仔細閱讀理財產品協議就簽下了協議書,豈料理財一年凈虧損2萬余元,要求銀行賠償本金損失、利息及精神損失。

        法院認為,在劉華與銀行簽訂的協議中有提示風險的部分,“本產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投資產品,投資風險可能導致客戶收益甚至本金遭受損失。”劉華不能證明銀行未對客戶作過風險提示義務。劉華沒有仔細閱讀協議內容,應視為是放棄自己的知情權,責任屬自己,遂判決對劉華之訴不予支持。

法官點評:理財產品不等于定期存款

        眾多的投資理財產品,不同于銀行保本定期存款性質。劉華與銀行簽訂的理財協議,是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簽訂的。該協議不違反法律規定,劉華應對合同后果承擔責任。
 

NextPage
案例二:

投資外國理財產品1萬美金沒有下文

        2006年10月底,朱女士在參加某“理財博覽會”時,與上海光音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音公司)總經理陸芳及其妹妹陸紅(均為化名)相識。之后,光音公司工作人員通知朱女士參加聯誼會,陸芳在會上介紹了“瑞士摩根金融集團”金融理財產品的情況。2007年2月26日,朱女士向瑞士摩根金融公司的賬戶匯款9960美元,之后發現無法與陸氏兩姐妹聯系,遂向公安機關報案,才得知2月16日陸芳與陸紅因違法推銷上海利頓生物科技股份公司股票發案,被警方刑事拘留。

        2009年2月6日,朱女士把陸氏姐妹告上法院,請求法院判令陸氏姐妹歸還美金1萬元及按償付利息的兩倍支付賠償金。

        法院認為,朱女士堅持認為與陸氏姐妹有委托外匯理財合同關系,但未能提供委托外匯理財合同,而陸氏姐妹則始終否認與朱女士存在有委托關系。因朱女士直接把錢款匯至“瑞士摩根金融集團”開設在香港花旗銀行的賬戶內,如果要求陸氏姐妹返還上述錢款,必須要能證明陸氏姐妹實際占有了該筆錢款。因缺乏這一關鍵證據,遂法院最終判決對朱女士之訴不予支持。

法官點評:投資境外理財品應選正軌渠道

        辦案法官提示,國內公民若要參與投資境外金融機構理財產品,應該找境內有國內銀行為背景的代理機構參與,絕不能聽信一些私人公司,在沒有見到任何合同文本的情況下,就直接向境外銀行機構匯款。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