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8 02:41:45
自今年一季度全國樓市銷售量“井噴”后,“百億俱樂部”成員的業績再次顯示出樓市成交持續活躍的跡象。以萬科為例,其在今年一季度就完成了122.2億元銷售額,超過2008年同期的101億元,更遠超樓市高峰期2007年同期的46.1億元。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去年,至少有四、五家房地產公司是在11月、12月才最后擠上“末班車”,成為“百億俱樂部“會員的。而今年的時間還沒過去一半,卻已經有多家房地產企業搶先預訂了“百億俱樂部”的會員資格。
昨日,恒大地產、富力地產(02777,HK)、 雅 居 樂 地 產(03383,HK)等地產龍頭企業的內部人士紛紛透露,按照目前的銷售進度,他們很有希望在今年6月底、7月初提前沖擊銷售額百億元大關。如果加上之前已公布銷售額過百億元的萬科(000002,SZ)、保利地產(600048,SH)、綠城中國(03900,HK)、中海地產等開發商,半年銷售額超百億元的開發商有望達到七家。
銷售紀錄屢被刷新
2009年才剛剛過了兩個多月時間,作為行業“領頭羊”的萬科,就用跑百米的時間,完成了萬米跑,成為銷售額百億軍團中的“第一企”。一季度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萬科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52.5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22.2億元,分別比2008年同期增長33.2%和21.0%,創造了全國房地產企業的銷售最新紀錄。
緊隨萬科之后沖破 “百億線”的是中海地產,該公司一季度累計實現房地產銷售面積100萬平方米、銷售額9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8.3%和51.2%。4月份,中海地產的銷售額更是大幅度激增,銷售額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115%至53.7億港元。今年截至4月份,累計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46億港元,大有與萬科競爭行業老大的態勢。
保利地產去年實現205.11億元銷售額,2009年截至4月底,實現簽約金額105.16億元,同比增長212.8%,比2008年提前兩個多月實現銷售過百億。作為“百億賽跑”的“季軍”獲得者,這家地產公司也被看好未來將與萬科一爭高低。
令人大跌眼鏡的還有綠城。一季度的合同銷售額僅僅25.8億元,加上協議銷售額,總銷售額也不過37億元,一度是“百億賽跑”的掉隊者之一。然而,4月份開始,綠城突然發力。僅僅一個月時間,綠城的銷售額就達到47億元,加上去年底結轉的10億元協議銷售額和5月初的約20億元銷售額,綠城執行總經理曹舟南5月10日發布的數據是,今年已實現銷售100.56億元。
NextPage
除了上述四家已經宣布銷售額達到百億元的地產商外,恒大、富力、雅居樂等也非常有希望在上半年實現百億元的銷售額。截至4月底,富力的銷售額已經實現83億元,雅居樂4月中旬曾公布銷售數據,也已實現71億元的銷售額。恒大內部人士透露,按照目前的銷售速度,有望在6月底、7月初時達到銷售額百億元。
“百億俱樂部”的風向標
房地產企業中的 “百億俱樂部”成員,堪稱中國房地產業的風向標。這一群體的活躍程度,直接反映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冷暖。從2004年到2008年,“百億俱樂部”的成員變化很大,有的企業經歷了市場的牛熊轉換,漸成龍頭;也有的曇花一現后,逐漸退出了競爭激烈的房地產“江湖”。
經歷了2008年樓市冬天的洗牌后,今年的“百億俱樂部”成員,或許又會有所變化,但從目前的趨勢看,今年的成員數量即使變化不大,但總銷售額或將大大超過去年。
自今年一季度全國樓市銷售量“井噴”后,“百億俱樂部”成員的業績再次顯示出樓市成交持續活躍的跡象。以萬科為例,其在今年一季度就完成了122.2億元銷售額,超過2008年同期的101億元,更遠超樓市高峰期2007年同期的46.1億元。從成交單價看,萬科今年一季度的成交單價為8013元/平方米,也超過2007年同期。
上述房地產百億或準百億成員企業的2009年一季度成績,或許可以再次佐證:樓市正在悄然回暖。
潘石屹募資27億港元拿地開發商“跑馬圈地”時代來臨
每經記者 李麗 楊羚強 發自上海
隨著今年房產商銷售速度的加快,存量房逐漸消化,加強土地儲備又成了眾多房企的當務之急。新一輪的“跑馬圈地”熱潮或正在來臨。
土地抄底良機
昨日,SOHO中國(00410,HK)發布公告稱,將發行可轉換債券,在扣除傭金及行政費約6000萬港元后,發行債券所得款項凈額預計約為27.4億港元。董事會計劃將發行債券的所得款凈額,用作一般企業用途、潛在策略性投資。
NextPage
SOHO中國高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更多的募集資金,將用來收購項目和增加土地儲備。該公司2008年的預售收入為77億元,比2007年增長92%,年底賬面現金和存款為107億元。如果加上100億元的授信和融資,也就是說,SOHO中國為此番收購、兼并,準備了超過200億元的現金。
此前,重慶龍湖債券募集資金14億元,其中的11.2億元擬用于3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8億元將用于補充公司營運資金。
萬科、萬達、綠地、富力、世茂、金地、華潤置地、大華等地產名企,已經開始積極增加土地儲備,紛紛出手拿地。
與此同時,香港最大的發展商之一新鴻基地產(00016,HK),也正在內地土地市場尋找機會。此前,新鴻基地產的最近一次購買土地,是在2007年年底。該公司董事區浩章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近期一直在看項目、看土地,找到合適的土地會立刻出手。”他指出,今年前4個月,眾多開發商通過良好的銷售,獲得了較多的銷售回款,這讓更多的開發商有了在土地市場一爭高下的資本。可以預見,今年下半年土地市場可能會更加 “熱鬧”一些,但土地價格不會像2007年、2008年高峰時段那么“瘋狂”。
“地價已經到底了,現在是土地抄底的最佳時機。”新鴻基地產代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蘇仲強表示。
克而瑞(中國)首席研究員陳嘯天認為,近期眾多房地產企業新增了土地儲備項目。同時近期各地政府集中推出優質商住用地,也吸引了較多知名企業的關注,并積極開展土地儲備和擴張。
“地荒”制約開發商
此前,萬科執行副總裁肖莉在申銀萬國的策略研討會上坦言,萬科錯過了2008年最好的拿地時機。事實上,萬科預測會在下半年出現的土地激烈爭搶局面,近期已經提前出現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土地拍賣市場。
富力、金地、綠地等房地產公司都公開表示,想要獲得新的地塊。連目前土地儲備已經超過4000萬平方米的恒大集團,也毫不諱言對土地的渴望,通過刊登廣告的方式,尋求其他房企項目公司的合作。
NextPage
上海方方地產咨詢機構總咨詢師胡宗亙說,開發商們在完成了新一輪熱銷之后發現一些城市的中等質量以上的土地“短缺”,不得不通過購并和拍賣大量“進補”。
對很多開發商來說,如何快速買地,快速開發,以滿足“樓市小陽春”后的“缺貨潮”,將是他們完成下一個“百億賽跑”的必要前提。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