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5 03:00:27
根據此前的報道,上述2011年到期的可轉換股債券,當時是以票面價值5折贖回。而目前的6.3折贖回價格,也遠遠高于公司首次提出的4折贖回價。選擇同意中新地產的提前贖回要約,成為很多人自然而然的選擇。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中新地產持債人同意以6.3折提前贖回債券,投票讓公司得以少還約6億。投資者擔心中新地產贖回債券后,業績馬上變臉,成為又一個“綠城中國”,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可能性沒有。
中新地產5月13日晚間發布公告,持有債券總額75.51%的債券持有者在當日上午9時舉行了投票,其中99.3%的投票者同意,僅0.7%反對,使得中新地產提出的以6.3折價格提前贖回總額11億左右港元債券的要約獲得通過。而按照原來的協議,該公司本來應該支付13.21億港元,投票讓公司少還6億左右。
投資者被負面消息嚇怕了
近幾個月以來中新地產的負面消息不斷,受困資金周轉不靈的公司頻頻被預測面臨清算倒閉,債券持有者擔心如不同意償債損失可能更大。另一方面,根據此前的報道,上述2011年到期的可轉換股債券,當時是以票面價值5折贖回。而目前的6.3折贖回價格,也遠遠高于公司首次提出的4折贖回價。選擇同意中新地產的提前贖回要約,成為很多人自然而然的選擇。
中新地產債券所有人的上述選擇,是否是明智的,仍然有待時間檢驗。
中新地產2008年年報尚未公布,這也使得債券持有人的上述決策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旦中新地產2008年下半年取得上佳的銷售業績,并因此大幅改善財務狀況,債券持有人將錯過一個享受高額債券投資收益的機會。
中新地產又一個“綠城”?
在上月的26日,綠城中國4億美元的高息票據持有者,也曾受到過類似的考驗。和中新地產一樣,當時的綠城中國也受各種版本的負面傳聞之困,而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2008年綠城年報顯示,綠城一年到期的短期負債,從年初的24.36億元,激增至38.68億元。而一年以上的長期貸款,更是從年初的43.68億元,激增至73.85億元。此外,綠城還有高達27.01億元的高息收益債券。公司2008年末的現金額為17.18億元,而其總借貸高達161.18億元。而綠城中國發布的一季度銷售報告顯示,截止3月底,公司的合同銷售額只有25.8億元,標準普爾將綠城中國的長期企業信用評級由“BB-”下調至“B+”。
5月5日,綠城宣布回購計劃,公司以8.5折價格提前贖回高息票據,被大多數債券持有人接受。但是,投資者被綠城耍了,綠城在5月10日就宣布,截止當日中午12時,綠城今年的銷售額突破100億元大關。曾經深深籠罩在綠城中國頭上的所謂利空一掃而空。招商證券香港公司投行部董事總經理溫天納曾認為,用遠遠低于面值的價格回購債券,對企業可謂一舉兩得:既能獲得債券面值及實際收購價的價差帶來的巨大收益,又能減少利息支付,這種收益往往會處理為當期的年報利潤。有人曾經為綠城的上述高息票據提前贖回算過帳,發現它的收益至少超過5億元人民幣。
中新不會成綠城的“翻版”
中新地產會成為綠城中國的“翻版”嗎?在低價贖回可轉換股債券后,發布遠遠高出人們預期的業績,進而改善財務狀況,徹底擺脫被破產清算的可能,使13日同意低價出售債券的持有者后悔自己的舉動?業界有觀點認為,綠城中國的成功贖回會成為中資房地產企業的一個“樣板”。
但是,分析師認為這種可能性沒有。來自易居中國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0月至今,僅北京、上海的三個在售項目就給中新地產帶來了9.56億元的銷售額。而中新地產2008年上半年年報顯示的材料,中新地產旗下的項目有十多個。
“中新不是綠城。”標準普爾企業評級副董事符蓓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認為,中新無論是開發實力、償債能力還是信用等級,都遠遠及不上綠城中國,也不可能象綠城中國那樣突然間爆發出巨大潛能,實現令人驚訝的銷售業績。
根據她的介紹,自去年1月起,標準普爾就不斷地下調中新地產的信用等級。目前中新地產的償債能力等級是最低。而即使銷售額提高,費用也會大幅度增加。特別是中新地產還曾經在4月份發布一次贏利預警。由此判斷,中新地產2008年10月至4月的贏利情況應該也不會很好。
而中新地產還將在今年7月份再次面臨中新4億美元債券利息支付。這也使得中新地產的資金預期仍然不被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對外界的上述評論,中新地產投資者關系部門的回應是“不予置評”。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