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困局 SP之后的移動互聯網路在何方?
2009-04-23 02:40:04
每經記者 任思強 發自北京
3G的到來,給移動互聯網注入一針興奮劑,但電信運營商的介入,也使行業面臨不小的挑戰。近期,移動互聯網行業多位CEO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對移動互聯網行業影響最大的是與電信運營商的分成模式。
盈利模式待開拓
3G門戶的創始人兼總裁張向東認為,3G的出現將徹底改變互聯網與手機的關系。
“如果做SP,3G門戶早就可以與移動運營商分成,賺得每月千萬元的收入,但我們卻只想做免費的WAP。”張向東認為,SP并非符合移動互聯網大產業的概念,“大產業應該有品牌,有渠道,但SP完全是依賴運營商的合作。”
據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獨立WAP中,僅有3G門戶和空中網兩家公司在盈利,其盈利模式是依賴廣告收入。
提供手機瀏覽器的優視動景CEO俞永福則坦言,公司目前的重點仍在產品方面,盈利模式暫時只是一個初步的想法。 一位分析人士認為:“在移動互聯網中,多數參與者是從傳統互聯網延伸過來的。100個互聯網企業中也許只有3個企業能夠找到盈利模式,并且還不一定成功。”
難以繞開電信運營商
實際上,獨立WAP的誕生背后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3G門戶有關人士此前表示,希望3G門戶在發展時甩開運營商的束縛。
“3G門戶現在提供的服務是免費的,用戶登陸時需要按照流量付費,其盈利主要是靠廣告的投放。”張向東向記者介紹,作為獨立的WAP網站,自身投入巨大,所以不會滿足于與運營商分成的模式。
但這并不意味著移動互聯網公司可以繞過電信運營商展開業務。值得一提的是,三大業務運營商早已將移動互聯網視為業績的新增長點而涉足。
俞永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獨家專訪時坦言,“電信運營商有興趣的領域,我們不會去做,而是想辦法成為其合作者。”目前,移動、電信和聯通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排兵布陣,包括“移動夢網”、“飛信”等就被業內視為運營商試水,提前占據移動互聯網的“棋子”。
但鳳凰新媒體副總裁王育林認為,現在行業的產業鏈上各個角色定位并不清晰。無論是電信運營商、手機終端商、傳統互聯網公司和移動互聯網公司都在相互滲透,“有些業務不是你想做的,但又不得不做;有一些公司可以合作,但沒有好的結算方式。”
王育林表示,對于具有規模的移動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合作,雙方可以慢慢探索;但小公司因為商業模型的不確定,往往在探索過程中就會倒閉。
手機支付遭遇挑戰
網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自創業初期就將業務重心放在手機殺毒領域。昨日,網秦天下CEO林宇在接受專訪時介紹,目前公司注冊用戶已達到1500萬戶,每個用戶每星期手機病毒庫更新一次支付2元。
“這2元并非網秦一家獨攬,還包括電信運營商的分成。”林宇并未透露具體分成比例。但據行業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國電信運營商與下游廠商的分成比例大致在15%~20%之間,而日本運營商與下游廠商的分成比例僅在9%左右。
“中國電信運營商要求高分成也有客觀原因,相對于海外電信運營商建立起的用戶信用體系,目前中國手機用戶中的欠費現象比較普遍。”上述人士稱。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