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棕櫚油大王魏軍:“擅長”蛇吞象的資本玩家

2009-04-08 01:50:13

每經記者  張娟娟  發自上海

        魏軍將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讓出后,將由接盤者代償1.32億元欠款。而已收到該筆預付款的安捷聯,正是魏軍的多次“資本整合”平臺。

        欠下1.3億元占用資金,入主*ST聯油(000691,SZ)才一年的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魏軍近日卻抽身而退,留給“新主人”亞太工貿一堆爛攤子。從重組九發股份(600180,SH),到染指ST寰島(*ST聯油曾用名)、國藥科技(600421,SH)等多家上市公司,這位神秘的棕櫚油大王被外界扣上了一頂  “資本玩家”的帽子。

        那么,魏軍究竟何許人也?他是如何一步步涉足資本市場,又一次次失之交臂的?1.3億元占用資金去向何處?

神秘的棕櫚油大王

        魏軍首次走入公眾視野,是在2007年9月20日,當時ST寰島發布公告稱,擬與恒明華鑫共同以現金出資形式對北京安捷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安捷聯”)增加注冊資本2.25億元。其中,安捷聯的法定代表人就是魏軍。

        安捷聯原注冊資本1億元,增資完成后注冊資本變更為2億元。

        ST寰島在公告中稱,安捷聯公司自2002年進入棕櫚油行業,目前已發展為中國華東地區最大的棕櫚油經銷商,年進口額在3億美元以上。預計2009年安捷聯全年進口棕櫚油  (含毛豆油)150萬噸以上,量占我國棕櫚油市場30%以上份額,年營業額將突破100億元,將真正成為我國棕櫚油市場的龍頭企業。截至2007年8月31日,安捷聯總資產6.81億元,總負債5.29億元,凈資產1.52億元,2007年1月~8月實現營業總收入12.04億元,營業利潤5930萬元,凈利潤4844萬元。

        但工商資料則顯示,安捷聯成立于2001年9月,最初注冊資本僅為30萬元,由魏軍和劉茂欣分別出資80%和20%。2005年7月注冊資本增至1000萬元,2007年6月注冊資本從1000萬元增加至1億元,股東持股比例為魏軍0.24%、劉茂欣0.06%、北京君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99.7%。財務方面,2003年、2005年安捷聯分別實現營業額2093萬元和1.8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2萬元和-368萬元。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家號稱“中國華東地區最大的棕櫚油經銷商”,當時的辦公場所竟然是一間租用在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鎮永樂店一村一處50平方米的平房。

        其第一大股東君盛投資,法定代表人叫趙偉,當時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辦公面積只有18平方米,工商登記僅1名從業人員。

        一家總資產23.6億元、總負債16億元的上市公司,竟然把重組振興的希望寄托在了這樣一家公司身上?之后上演的一幕幕“蛇吞象”,更是給魏軍這個人物蒙上了厚厚的神秘面紗。

“蛇吞象”頻頻上演

        2007年11月16日,九發股份公告宣布正與安捷聯討論進行重組。九發股份當時是一家銀行負債逾10億元、基本陷入停產狀態的上市公司。市場普遍認為,一旦重組成功,不但九發股份能甩掉十幾億元的債務包袱,安捷聯還能實現借殼資產增值。

        不過,九發股份所在地政府曾對安捷聯的資質提出質疑,認為憑安捷聯的實力,這樣的重組方案無異于“蛇吞象”。不出所料,2008年3月31日,九發股份宣布與安捷聯的重組計劃告吹。

        但魏軍意圖借道進入資本市場的想法并沒有因此放棄。2008年4月,魏軍和趙偉分別以3060萬元和2880萬元收購ST寰島第一大股東北京大市51%、48%股權,將ST寰島的控股權攬入手中。

        此番出擊ST寰島,令市場頗感疑惑,如此大筆收購資金從何而來?為此,同年4月17日,ST寰島公布律師事務所對魏軍、趙偉收購股權資金來源的法律意見書,稱在魏軍支付的收購款中,其中100萬元為魏軍自有資金,另外3020萬元系魏軍向北京世紀中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借款。在趙偉支付的收購款中,其中80萬元為趙偉自有資金,另2800萬元系趙偉向國澳實業有限公司借款。

        但分析人士認為,如此巨額資金,不附加任何擔保條件就能借到,有些不可思議。因實際控制人生變,ST寰島隨后解除了對安捷聯的增資擴股,已支付的1.15億元增資款項由安捷聯分期退還。

魏軍左手倒右手?

        掌控*ST聯油后,魏軍開始對其進行資產重組,將安捷聯下屬的福建省聯合油脂發展有限公司、東莞市聯洋油脂工業有限公司油脂的生產與加工業務資產部分納入上市公司,以優化ST寰島的資產結構,突出主營業務,提高盈利能力,達到可持續性經營目標。

        然而,新增的棕櫚油貿易業務并未給上市公司帶來多少起色。公司于2008年5月~9月分別與張家港比爾及北京安捷聯簽署了棕櫚油購銷合同,貨款合計1.62億元,公司已支付貨款1.32億元,卻因相關稅務審批手續較為緩慢,且受國際棕櫚油市場持續低靡、棕櫚油價格一路下滑等因素影響,未能順利推進。

        此后,公司與張家港比爾及北京安捷聯解除棕櫚油購銷合同,暫停開展棕櫚油業務,但北京安捷聯方面此后卻遲遲未歸還1.32億元預收貨款。

        至此,魏軍將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讓出,唯一的條件就是接盤者代償1.32億元的欠款。而已收到1.32億元預付款的安捷聯,正是魏軍多次“資本整合”的平臺。其中有什么玄機?本報將繼續關注。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