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7 02:24:33
“降低鐵礦石收購價格和改進生產工藝都是同樣的思路,而控制管理費用更是鋼鐵企業普遍采取的措施。”
每經記者 夏子航 發自上海
在行業“寒冬”的籠罩下,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寶鋼集團)即將從內部開刀以熬過難關。
《每日經濟新聞》從權威消息來源獲悉,寶鋼集團年初已經為今年管理費用縮減定調,目標為降30%。此次管理預算縮減將涉及機構整合,“大部制”改革是其思路之一。
二次內部“自查”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寶鋼集團紀委監察部牽頭組成的三個管理費用專項檢查組,對旗下二三級單位管理費用使用情況的第二階段專項檢查已經于3月下旬完成,檢查重點涉及業務招待費、會務費、銷管費、廣告費、咨詢費、公務用車費等。
“專項檢查的重點是監控各單位管理費用的使用情況,嚴肅處理違反規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鋪張浪費等問題,以確保寶鋼集團年初確定的降低管理費用30%目標的實現。”記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
對于寶鋼內部的“自查”,渤海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馬濤認為,鋼企為走出“寒冬”,縮減開支是必然的選擇,“降低鐵礦石收購價格和改進生產工藝都是同樣的思路,而控制管理費用更是鋼鐵企業普遍采取的措施。”
事實上,寶鋼集團在金融危機來襲后就曾進行過內部調查,董事長徐樂江就曾感嘆管理費用之龐大“連自己也未想到”。他指出,此前中國鋼鐵工業實現連續7年超過15%的高速增長,目前干部員工在“供過于求”的市場形勢下明顯暴露出不相適應的問題。
“大部制”調整
寶鋼集團官網“組織機構”欄目顯示,寶鋼集團實行“部”級層級制,總經理下設辦公室、戰略發展部、系統運營改善部等近20個部門,各部門之下又還設有若干小部門。
據悉,寶鋼集團在2009年降低30%管理費用的計劃中,就將上述部門調整列為重點,調整思路之一便是合并為“大部”。但具體的合并方式和內容尚未清晰。
分析人士還指出,除機構整合,管理費用縮減的另一重點便是人事調整,“包括減員及降低薪酬等。”
而在上市公司層面,寶鋼股份的人事成本壓縮已經先行出爐。
2008年度年報中,寶鋼股份詳細公布了各位高管的薪酬數目。26位在寶鋼股份領取薪酬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2008年度報酬總額(稅前)為1499.19萬元。初步統計顯示,金額最高的前三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總額為273.92萬元,比上年下降約30.6%;高管平均薪酬約為57.66萬元,比上年下降約為25.6%。
新聞背景
鋼鐵業首季盈利難樂觀
新一輪的鐵礦石談判尚未塵埃落定,鋼鐵企業一季度盈利狀況已經不甚樂觀。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2月鋼鐵行業由去年同期盈利255億元轉為凈虧損7.7億元。也就在4月初,寶鋼集團又再一次下調產品出廠價。
就上市公司層面,2008年寶鋼股份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出現同比49.21%的降幅。寶鋼股份董秘陳纓在寶鋼股份2008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稱,一季度鋼鐵企業經營普遍困難,進一步減產勢在必行,但根據目前正在編制的寶鋼股份一季度財報,“預計不會出現虧損。”
分析師馬濤則表示,鋼鐵行業一季度整體虧損已基本定調,“寶鋼股份一季度的盈利數據會受到很大考驗,但最終如何還需看其表現。” 夏子航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