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成都蒲江:首闖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運行前30強,接連實現“三級跳”

蒲江縣融媒體中心 2025-11-13 21:00:16

在成都西南隅,蒲江——這座被青山環抱的小城卻迸發出驚人活力:走進蒲江經開區,德式藍灰瓦斜頂沿緩坡鋪展,紅色建筑外墻的深色木格窗嵌著細碎陽光,這片頗具異域風情的土地,正是中德(蒲江)中小企業合作區核心承載地。在這片發展的熱土上,“立園滿園”行動織就產業網絡——龍頭企業率先扎根,配套企業緊隨而至,多元產業共生共長。支撐這份活力的,正是蒲江高質量發展和差異化、特色化、追趕跨越發展的邏輯——如同大樹扎根土壤般,從產業布局到資源整合,一步步筑牢成長的基礎。

龍頭帶配套

托舉縣域排名“三級跳”

圖片

四川金富包裝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長軌跡,正是蒲江“圍繞龍頭建鏈條”發展邏輯的生動注腳。作為上市公司金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家企業的落戶源于一場“跨省協作”的優化升級——金富科技與百歲山母公司景田集團早有集團層面合作,2019年百歲山蒲江基地投產后,每年7.2億個瓶蓋的需求需從廣東、湖南跨省調運,不僅物流成本高,還存在供貨時效風險。“跟隨優質客戶的發展步伐,四川金富包裝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廠長石守云的話,道出了企業落戶的核心動因。2024年5月,金富的5條定制化瓶蓋生產線正式投產,首批產品就通過了百歲山的質量驗收;2025年上半年躋身規上企業,產值增長142.7%,利潤達468.1萬元,還拓展了娃哈哈、農夫山泉等新客戶,成為園區“上下游協同發展”的典型樣本。

圖片

這樣的“配套故事”,在蒲江并不少見:最早落戶的博世電動工具引來博盛機械、東洋炭素等配套企業,織密裝備制造產業鏈;百歲山落地后,包裝、運輸企業接踵而至。

成都(蒲江)國際田園生態商務區正以其獨特的“田園+科創”范式脫穎而出。在萬畝茶園與原生松林間巧妙嵌入商務庭院與科創空間,打造出“推窗見景、開門見綠”的沉浸式辦公環境,成功吸引科大訊飛、格力新能源(國創聯能)、中智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重磅入駐。同步引入了金蘋果教育、華西鄉村診所、成都國際馬術中心、國際青少年游學研學基地、木蓮莊松林酒店等一大批優質資源,構建起全生命周期、全場景覆蓋的完善配套體系。商務區突破傳統產業園區功能邊界,成功構建“工作在田園、生活在都市”的理想范式,為縣市新城發展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新路徑。

微信圖片_20240531091608.jpg

扎實的根系結出碩果——最新傳來的“生長報告”格外亮眼: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縣域經濟高質量運行監測指標排名中,蒲江首次闖入前30強,排名第29位,較2023年的160位、2024年的52位接連實現“三級跳”。不僅如此,2025蒲江前三季度的地區生產總值達184.5億元,增速7.1%,排全市第三。

“話江”搭臺

刷新項目落地“新速度”

園區筑牢的產業基礎,為蒲江發展打下了扎實底子;而要讓這份基礎持續釋放活力,蒲江的答案是:“有需必應、無事不擾”。

86F4135E0AFDCA98761B398F1C53E6A5.jpg

“在推進技改項目時,最愁廠房適配與審批耗時。沒想到‘話江來’上提訴求后,縣經科信局組建專班幫改廠房、并聯審批,工期縮短了一半!”在2025年上半年的“話江來”政企座談會上,成都全興礦泉水有限公司董事長甘承超的發言剛落,臺下的絲漣公司負責人就頻頻點頭——這家剛入駐蒲江的全球知名床墊品牌企業,也有著同樣的“暖心經歷”。

videoframe_13404.png

打動這家國際龍頭企業的,正是不可思議的“蒲江速度”。美國絲漣國際蒲江基地,技改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4個月,不僅創造了蒲江項目建設的新紀錄,更打破了絲漣在全球其他地區的推進速度。“僅用四個月時間建成新的工廠,簡直不可思議!”美國絲漣國際總經理戴卓治感慨道,項目推進中,蒲江通過“話江來”座談會及時響應企業用地規劃、審批流程等訴求,各部門聯動打通“綠色通道”,讓高效服務貫穿項目全周期。通過持續開展的“進解優促”工作,真正實現了企業“辦事不求人”。他特別強調:“蒲江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充滿信心,我會把在這里的發展故事分享給更多朋友,讓更多企業家了解蒲江、選擇蒲江。”

273d6b7e5a27ce6b803ae875ac7dd2e.jpg

為了讓服務更精準,蒲江還出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工業領域的“27條措施”,最高補貼達2億元。服務業“四項攻堅”行動,則針對性補上了道路運輸、軟件信息技術等6大行業缺項,2025年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達68.2億元,同比增長7.3%,排名躍居成都市第五。這些政策與服務相互配合,為發展打通了“養分輸送通道”,讓企業的每一個需求都能得到及時響應,推動產業持續向前。

“兩個替代”守好生態本

科技賦能結出豐收果

在產業根基之外,蒲江更將科技創新的觸角延伸至農業領域,以“兩個替代”理念守護生態本底,讓科技為農業注入新動能。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里,便藏著這樣的密碼。

圖片

研究員將淡黃色“天然蕓苔素”滴入培養液,顯微鏡下柑橘根系舒展,屏幕顯示“抗逆性提升40%”。這款獲美國有機認證的產品,是新朝陽30人博士團隊5年攻關的成果。企業每年將15%營收投入研發,擺脫化學肥料依賴,產品遠銷20多國。“‘兩個替代’不是簡單減少投入,而是用科技換品質。”研發負責人拿起檢測報告,上面顯示:使用該技術的獼猴桃,甜度較傳統種植提升3-5度。

圖片

技術研發的終點是田間地頭。蒲江一直在推動縣、鎮、村三級聯動的兩個替代“零農殘”基地建設體系,2025年,全縣已規劃建設兩個替代“零農殘”基地103個,其中縣級示范基地6個、鎮級11個、村級和企業基地86個,形成“技術集成+模式創新+品牌宣傳”的攻堅格局。花田農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們2013年創辦農場就錨定有機方向,如今靠科技把‘兩個替代’落到了實處。”正在田間指導工人的楊欣撥開柑橘樹下的苕子草,露出松軟的黑土:“連續十多年用羊糞、菜籽餅施肥并配合綠肥輪作,土壤有機質含量較傳統果園高1.2個百分點,數據實打實。”他指著田間的太陽能殺蟲燈和黃板介紹:“使用這些物理防控措施,在這片果園誘殺害蟲的效果達90%左右,同時還保護了生態鏈,去年給北上廣深高端社群供貨的果品也實現273項農殘零檢出,直接簽下戰略直供協議。”

DSC_2817.jpg

從龍頭企業的技術攻關到生態農場的種植實踐,再到縣、鎮、村三級聯動的兩個替代“零農殘”基地綠色農業體系構建,蒲江正以“生態+科創”的雙輪驅動,讓“兩個替代”從理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讓農業這棵“老樹”長出“新枝丫”,既守好了“綠水青山”,又結出了“金山銀山”。

電商帶火“蒲江味”

山水繪就“共富圖”

當科技讓蒲江農產品提質,電商與文旅則讓“蒲江味”和“蒲江景”走出去,成為帶動共富的新引擎。

“家人們看過來!剛摘的蒲江獼猴桃,果肉細膩多汁。”蒲江縣的獼猴桃果園里,農村電商指導員對著手機直播,鏡頭里果農忙著采摘,身后的冷鏈車隨時待命。在由成都市商務局主辦的“蓉品出川·云購天府”活動中,蒲江依托29名農村電商指導員“傳幫帶”,累計開播40余場,不僅讓獼猴桃、丑柑、雀舌茶等地理標志產品直達消費者手中,更實現銷售額4000萬元,“蒲江生鮮”成了網購平臺上的“搶手貨”。

DSC_8898-1.jpg

▲ 蘭小敏/攝

這樣的“電商熱度”,與蒲江打造的“萬果博覽薈”密不可分。總投資35億元的天府果薈產業園核心區已封頂,2025年上半年的果交會上,50多項合作協議簽約,訂購總價達1.24億元。“以前賣水果靠批發商上門收,現在通過直播帶貨,一斤獼猴桃能多賣2塊錢。”成佳鎮的李姐笑著說,她的民宿不僅提供住宿,還幫周邊農戶賣水果,上半年僅電商收入就占了總營收的40%。

圖片

▲尹梟鴻/攝

電商帶火了“蒲江味”,長秋山的生態風光則讓“蒲江景”成為文旅新標桿:清晨的山林裹著晨霧,香樟新葉垂落,蕨類從石板縫探出頭,山雀掠過林間。霧氣散盡后,徒步者沿4.2公里賽道攀登,盡情揮灑著汗水。長秋山森林公園最是熱鬧——這里是成都可同框觀賞貢嘎山與幺妹峰的點位,2025年國慶節假期累計接待游客超9.6萬人次,單日最高接待量達1.6萬人次。“特意從青羊區開車前來,之前刷到視頻就想拍‘雪山配果林’,今天運氣好,貢嘎山看得特別清楚!”舉著相機調整參數的攝影愛好者王先生笑著說,“準備把照片發朋友圈,讓朋友也來感受下蒲江的生態。”2025年1-10月,蒲江累計接待游客1267.97萬人,同比增長10.70%。實現旅游收入107.25億元,同比增長10.59%。

從電商直播間的“蒲江生鮮”,到長秋山的徒步人群,蒲江正用“農旅文體商融合”的思路,把“生態高顏值”變成“經濟高價值”,讓“生態福地、大美小城”的符號深入人心。

1741402422437223.png

冬日的蒲江,經開區車間里機械臂精準作業;新朝陽實驗室里研發人員正不停地調試試劑;長秋山上笑聲與鳥鳴交織……

如今的蒲江,以園區為“根”筑牢底盤,以政策為“干”輸送養分,以科創為“枝”延伸空間,以生態為“葉”點綴共富。未來,這棵“樹”還將繼續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最終掛滿“經濟強、生態美、百姓富”的碩果,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書寫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鮮活蒲江新篇章。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