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3 16:40:32
每經編輯|蒙錦濤
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席卷千行百業。
人工智能,特別是生成式AI,已經跨越了技術炒作的周期,從一個可選項演變為必需品,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在2025年百度世界大會上,一個清晰的行業共識浮出水面:企業發展的關鍵已不再是是否擁抱AI,而是如何內化AI。

正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所言:“只有當AI被內化為一種原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在各行各業實現效果的涌現,進而引爆一場全面的生產力革命,推動經濟增長,讓‘智能紅利’轉化成‘社會紅利’。”
百度率先完成AI內化
過去幾年,AI經歷了從熱鬧的模型競賽,到落地的深水區。今天,企業不再僅僅追問有沒有AI,而是追問AI能不能帶來實際增長。這意味著,AI不再是外部技術的“外掛”,而要成為企業內生能力的組成部分。
百度之所以能率先完成這一轉變,源于其十年磨一劍的全棧布局。

從昆侖芯的國產算力,到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再到文心大模型與百度智能云,百度打通了“芯片—框架—模型—應用”的完整技術路徑,讓百度在全球范圍內成為少有的實現了從芯片、框架、模型到應用四層全棧布局的企業。正是這種體系化的技術底座,讓百度正從一家互聯網公司,轉型為一家AI原生公司——從Baidu,變成了“bAIdu”。
這種全棧能力,首先意味著深度的內化。在百度內部,AI早已不是一個獨立的業務單元,而是滲透進每一個產品、每一條業務線的原生基因。
最直觀的體現,莫過于百度搜索的AI化重構。李彥宏表示,“我們用AI重構搜索結果頁,這不是簡單地在搜索結果中插入個AI摘要,而是把搜索從一個以文字內容和鏈接為主的互聯網應用,轉化為一個以圖片、視頻等富媒體內容為主的AI應用。”最新數據顯示,百度搜索首條結果中,超過70%以富媒體方式展現,日均AIGC內容量突破千萬次,成為行業AI化轉型的風向標。
此外,慧播星數字人技術在今年雙11中GMV同比提升91%,并正式宣布面向全行業開放,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新型生產力工具。
當自身完成了AI能力的內化,百度的下一步,是“帶領行業企業趕大集”。推動AI從行業熱點走向生產力。百度將其全棧AI能力,通過一系列即插即用的工具和平臺對外開放,幫助企業跨越技術鴻溝,快速構建自己的AI原生能力。
無論是為大模型而生、支撐高性能高性價比算力的昆侖芯,還是作為“云智一體”核心載體、連續六年穩居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榜首的百度智能云,亦或是全球首個“自我演化”、為復雜決策尋找全局最優解的智能體伐謀,以及助力打造超過10萬數字人主播、實現直播轉化率與成本“一升一降”的慧播星數字人……這些產品和服務,正成為企業內化AI能力的工具箱,帶領各行各業從喧囂的熱集,穩步邁入價值落地的大集。
內化AI能力
離不開長期戰略投入
AI是否真正創造價值,正在成為當下企業競爭的新焦點。而百度的方法論是:想讓AI成為生產力,就必須讓AI成為企業內部的能力。這一邏輯背后是百度十余年如一日的戰略投入。
百度在AI領域的領先,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場長達十余年的馬拉松之上。
投入的底座,是堅實的AI算力,百度在算力層面的投入堅定而持續。作為真正為大模型設計的芯片,昆侖芯已在招商銀行、國家電網、中國鋼研等多家頭部企業與機構實現規模化部署。今年,百度更是成功點亮了國內首個全自研的昆侖芯三萬卡集群,可同時承載多個千億參數大模型全量訓練,并支持1000個企業同時進行百億參數的大模型精調。
此次大會上,百度正式發布新一代昆侖芯和超節點產品天池。同時,百度宣布,計劃未來五年按年推出新產品,持續打造最硬AI云,助力企業內化AI能力。
全新一代昆侖芯包括兩款產品,其中,昆侖芯M100針對大規模推理場景優化設計,提供極致性價比,將于2026年上市;昆侖芯M300面向超大規模多模態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需求提供極致性能,將于2027年上市。同步發布的天池256超節點與天池512超節點將于明年正式上市,單個天池512超節點就能完成萬億參數模型訓練。
IDC報告顯示,百度智能云不僅連續六年榮膺中國AI公有云市場冠軍,更在2025年上半年中國智算解決方案實施服務市場中位居榜首,成為65%的央企、100%的系統重要性銀行及800+金融機構的共同選擇。
如果說算力是“土壤”,那么深度學習框架就是“操作系統”。百度飛槳(PaddlePaddle)作為中國首個自主研發、開源開放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其市場應用規模已位居中國市場首位。截至2025年9月,飛槳文心生態已匯聚2333萬開發者,服務企業達到76萬家。這一龐大的生態系統,為AI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投入的核心,是領先的大模型能力。在2025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正式發布文心大模型5.0,文心5.0是原生全模態大模型,其基礎能力全面升級,基準測試集表現出色,多模態理解、指令遵循、創意寫作、事實性、智能體規劃與工具應用等表現尤其出色。文心大模型的強大實力早已獲得多方印證:在IDC 2025基礎大模型報告中,文心大模型在8項核心評估維度中有7項滿分,綜合實力強。
正是這一長期積累,讓百度成為幫助其他企業內化AI能力的極佳伙伴。百度智能云憑借“云智一體、智能優先”戰略,已連續六年居中國AI公有云市場份額首位。2025年上半年,百度智能云在大模型項目的中標數量與金額方面均居首位,覆蓋金融、能源、制造等核心行業。AI不再停留在演示層,而在一個個行業場景中生根發芽。
同樣,百度推出的無代碼應用搭建平臺“秒噠”,讓AI開發真正進入“全民創造時代”。過去需要工程師幾周才能完成的應用,如今普通用戶只需一句話就能生成。今年大會上,秒噠升級至2.0并發布海外版本MeDo,正式邁向全球市場。這意味著,AI不再只是大型企業的專屬,而將成為每個人的生產力工具。
看效果涌現
AI成為真生產力
進入2025年,AI的競爭范式已然改變。一眾AI模型和應用,開始從拼參數轉向拼效果。行業落地也不再只看技術是否領先,而是看AI能否給企業帶來切實、可衡量的價值。衡量企業內化AI能力的核心標準,最終要看其在AI落地上的效果涌現有多大的差異度。
百度的效果最直觀地體現在無人駕駛與智能體兩大領域。
在無人駕駛領域,百度的自動駕駛平臺蘿卜快跑已成為全球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領先者,全球出行服務次數超過1700萬次,全無人駕駛里程突破1.4億公里,每周全無人訂單超過25萬。在安全性上,蘿卜快跑全無人駕駛平均行駛1014萬公里才會出現一次氣囊彈出事故,遠超人類駕駛員平均水平及谷歌Waymo。從瑞士到迪拜,蘿卜快跑正加速全球布局,讓無人駕駛的未來照進現實。

李彥宏認為,無人駕駛技術已經越過了那個臨界點。2025年是蘿卜快跑高速發展的一年,這主要得益于蘿卜快跑行業領先的無人駕駛技術、豐富的運營經驗和卓越的安全紀錄。
在內容與服務領域,百度文庫和網盤全新升級的全端通用智能體GenFlow3.0,正在重新定義生產力工具。它能記憶用戶的資料與任務歷史,具備多任務并行與全模態內容生成能力,是全球首個全局記憶型AI智能體。
真正的AI內化,在于解決行業的核心難題。百度世界大會上發布的能夠自我演化的智能體伐謀,旨在運用AI為復雜的決策問題找到最優解,可運用于交通、能源、金融、物流,甚至新藥研發、科學理論等領域。
此前,伐謀以FM的代號登頂OpenAI機器學習工程權威基準MLE-Bench,拿下SOTA成績,超越微軟R&D Agent和OpenAI展示的AIDE系統。在Sakana AI與AtCoder聯合打造的算法工程基準測試平臺ALE-Beanch,FM Agent以1976.3分(+5.2%)登頂,ALE-Bench徹底顛覆了傳統編程基準的評估邏輯,其核心亮點聚焦于真實世界復雜問題的核心特征,成為衡量AI深度推理與優化能力的黃金標準。
在百度的體系中,AI已經不再是實驗室的產品,而成為社會基礎設施。從搜索、出行到教育、金融,百度讓AI像水電一樣內化在社會的每個角落。
從“起大早趕大集”到“帶領行業趕大集”,百度的角色在變,AI的形態也在變。十年前,它是未來的夢想;十年后,它已成為今天的現實。百度憑借十余年全棧AI的戰略投入,不僅完成了自身的深刻蛻變,更在為千行百業提供一條從擁抱AI到內化AI的清晰路徑。
編輯|蒙錦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