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3 08:41:02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NO.1 券商密集召開2026年度策略會
近期,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海通等頭部券商,以及東吳證券、開源證券等特色中小券商相繼召開2026年度策略會。綜合來看,券商正圍繞全球市場機遇、實體經濟服務路徑、行業轉型方向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在策略會上,各家券商“掌舵人”的發言所透露的戰略洞察與市場判斷,備受市場關注。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表示,“十五五”時期,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全球背景、科技趨勢、制度環境將呈現新的特征,全球產業與金融格局深刻重構,有望帶來外部破局的新契機。國泰海通總裁李俊杰認為:“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適應性和吸引力、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帶來中國資產廣泛價值重估機遇。”
點評:頭部券商年度策略會密集召開,聚焦全球機遇與轉型方向,釋放出對資本市場改革的積極預期。中信證券等機構強調“十五五”期間全球產業重構帶來的新契機,而國泰海通則點明制度優化或引發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此類信號將強化市場對政策紅利的信心,券商板塊戰略布局或獲資金青睞,同時提振科技、高端制造等受益于產業升級的領域。整體來看,券商的深度研判有望引導市場情緒向理性樂觀方向演進。
NO.2 持股近100%!國聯民生1.71億元拿下民生證券0.72%股權
11月12日,國聯民生發布公告稱,公司通過司法拍賣成功競得泛海控股持有的8154.3019萬股民生證券股份,占民生證券總股本的0.72%,成交價格約為1.71億元。交易完成后,國聯民生對民生證券的持股比例將從99.26%上升至99.98%,距離全資控股僅“一步之遙”。
點評:國聯民生以1.71億元競得民生證券0.72%股權,持股比例升至99.98%,接近全資控股。此舉將增強其對民生證券的控制力,提升資源整合效率,或為公司股價帶來積極預期。證券行業并購整合加速,頭部券商集中度提升趨勢明顯,中小券商或面臨更大競爭壓力。整體來看,金融板塊結構性分化或將延續,市場對券商整合前景的關注度升溫。
NO.3 四季度公募調研升溫,聚焦成長領域
進入四季度,伴隨上證指數多次在4000點附近小幅震蕩,公募基金調研熱度明顯升溫。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2日,四季度以來公募機構合計開展調研10115次,環比上升超50%,調研個股覆蓋上證主板、深證主板、北交所、創業板及科創板,其中,調研的科創板、創業板個股占比近六成,主要聚焦在工業機械、電子元件、電氣設備與集成電路等四大核心板塊,顯示機構關注的重心仍聚焦于成長領域。業內分析認為,近期調研熱度的回升,一方面反映出機構在三季度結構性行情中保持相對穩健倉位的基礎上,開始進一步加大對明年潛在高景氣賽道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也顯示市場對宏觀流動性與盈利預期的改善已有一定共識。
點評:四季度公募調研顯著升溫,聚焦工業機械、電子元件等成長領域,顯示機構對高景氣賽道的布局意圖增強。科創板與創業板個股占比近六成,反映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關注度提升。此舉或推動相關板塊估值重構,尤其集成電路與電氣設備領域有望吸引增量資金。整體來看,調研熱度回升預示市場對明年盈利預期改善形成共識,流動性寬松預期或進一步強化成長風格的主導地位。
NO.4 年內6家券商上調兩融規模,最高提額千億元
近日,A股10月融資融券新開戶數據出爐。中證數據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市場新開融資融券賬戶13.02萬戶,環比9月的20.54萬戶出現明顯回落。截至10月末,市場融資融券賬戶總數已達1539.88萬戶,同時,融資融券余額繼續攀升,已經從年初的不足1.9萬億元增長至2.49萬億元。10月底,兩家頭部券商幾乎同步官宣上調兩融業務額度,招商證券將兩融業務規模上限從1500億元大幅提升至2500億元,華泰證券最新兩融總規模上限則定格在約2865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至少6家證券公司宣布上調兩融及相關融資類業務規模上限,包括華林證券、山西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
點評:盡管10月兩融新開戶數環比回落,但年內多家券商相繼上調兩融規模,顯示機構對市場流動性仍持樂觀態度。頭部券商如招商、華泰大幅提額,或增強其資本中介業務競爭力,提振市場信心。兩融余額持續攀升至2.49萬億元,反映杠桿資金參與度提升,券商板塊估值或受支撐。整體來看,兩融擴容有望為A股注入增量資金,但需警惕杠桿風險對市場情緒的潛在擾動。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