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2 15:52:54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段煉 魏文藝
近期,豬價低迷與生豬產能調控是行業談論較多的熱點。
11月4日—7日,新希望(000876.SZ)接連召開多場策略會,對近期養豬市場的相關信息進行了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梳理發現,新希望今年前三季度養豬虧損,主要虧損期間在第三季度,而第三季度同樣是國內豬價低點。新希望坦言,近期11元/公斤左右的豬價已使行業陷入全面虧損,很多頭部企業的大部分場線也處于虧損狀態。此外,新希望將在明年1月底之前逐步調減能繁母豬存欄規模,明年的出欄量也會有一定程度調減。

在連場策略會上,新希望董秘趙亮等出席,重點談及目前的飼料市場和養豬市場。
從前三季度業績來看,新希望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7.6億元,同比增長近400%。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513萬元。
新希望的業績收入主要來自飼料。前三季度,飼料方面累計實現歸母凈利10.3億元,同比增長23%,繼續保持月均1億元以上的盈利水平。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3億元,月均盈利達到1.4 億元。

然而另一塊“大頭”的養豬業務卻出現虧損,前三季度累計虧損1.8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由于豬價快速下跌虧損2.3億元。
新希望表示,今年三季度以來豬價快速下跌,養豬行業整體由盈轉虧,公司養豬業務也出現虧損。今年10月以來,豬價下跌幅度加劇,近期11元/公斤左右的價格已使行業陷入全面虧損,很多頭部企業的大部分場線也處于虧損狀態。無法承受這種虧損的企業或養殖主體將被迫拋售,加速市場出清。
對于豬價下跌原因,新希望分析稱,去年11月能繁母豬存欄達高位,傳導至今形成出欄峰值、行業養殖效率提高等。上半年仔豬搶購熱情高,二次育肥群體大量入場。因此,當前時段供應集中,市場需消化大量生豬。盡管價格低迷,但公司不悲觀,短期集中拋售雖導致價格快速下降,但能加速產能出清。

另外一個關注點是生豬調控政策。
新希望在9月中旬參加了最新一輪的企業座談會,隨后在9月下旬上報了相關調控目標:在明年1月底之前逐步調減能繁母豬存欄規模。
除了參加全國層面的座談會,新希望也參加了山東、河北、四川、廣西等地方層面的座談會。新希望認為,當前國家對產能調控的決心還是很大的。在9月底頭部企業上報了各自后續降產能目標后,也在很嚴格地監督后續的落實情況。
每經記者注意到,今年新希望在養豬模式方面的變化是加大自繁自育的比例。
此前自育肥與代養比例為30∶70,因農戶代養成本較低,存在倒掛。目前隨著自育肥成本與代養成本越來越近,效率差異不大,公司逐步加大了自育肥投放比例,三季度比例已逐步提升至35∶65。
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釋放在國內養豬出欄量下降的信息,但并不急于在海外擴張養豬產能。公司目前在越南有一定的業務基礎,暫不打算擴大規模。今后在養豬方面如果有富余的人力財力,會在國家政策允許的條件下,優先做好國內閑置產能的復產擴產,而不是投到海外養豬。
養豬不急于擴大規模,但公司飼料業務在海外增量明顯。新希望海外飼料業務重點布局的國家包括印尼、越南、埃及、孟加拉國、菲律賓等。過去幾年在海外飼料業務上,由于公司整體資金因素,沒有太多新增產能支持,過去三年銷量平均增速都在 10%左右。
不過從去年底開始,因為整體資金情況好轉,新希望加大了新增產能建設力度,也適當放大了一些信用銷售的尺度,今年銷量增長大幅加速,前三季度銷量增速達到21%。
今年以來,新希望在海外陸續有一批新的產能投產或開建。例如在上半年海外飼料產能又多了幾十萬噸,已經達到700萬噸左右,明年可以轉化為實際銷量。公司規劃到2028年海外的飼料產能達到1000萬噸,用來支撐900萬噸的銷量目標,待后續國內養豬業務全面好轉,再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胥帥
編輯|段煉?魏文藝?杜波
校對|程鵬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