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11:22:27
央視新聞11月12日消息,國家網信辦等多部門深入整治汽車行業網絡亂象,通報“大眼哥說車”等賬號惡意抹黑企業、發布虛假信息、集納負面信息、巧立名目發布銷量榜單及“轉世”賬號繼續抹黑等典型案例,相關賬號均被處置。此前,六部門已聯合部署整治行動,重點打擊非法牟利、夸大宣傳、惡意詆毀等行為,要求多方合力凈化汽車行業網絡輿論環境。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新聞11月12日消息,近期,國家網信辦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深入開展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從嚴整治散布虛假不實信息,惡意抹黑詆毀汽車企業、汽車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現將部分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1.“大眼哥說車”等賬號發布貶損性信息,侵害企業商譽和產品信譽。抖音賬號“大眼哥說車”、今日頭條賬號“電電加電”、快手賬號“森哥電車”等,隨意發布貶損性言論,惡意詆毀某汽車企業品牌、辱罵企業家并持續炒作。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采取關閉等處置措施。
2.“高見觀潮”等賬號散布虛假不實信息,惡意詆毀攻擊企業。今日頭條賬號“高見觀潮”、微信公眾賬號“象視汽車”、微博賬號“大D有態度”等,編發涉某汽車企業虛假信息,詆毀攻擊企業產品質量,惡意唱衰企業經營狀況。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采取處置措施。
3.“我是大彬同學”等賬號惡意集納企業負面信息,詆毀攻擊企業產品。微博賬號“我是大彬同學”、抖音賬號“石頭搞機”、嗶哩嗶哩賬號“賽車星冰樂”等,為博眼球、吸流量,集納企業負面信息、蹭炒涉企熱點事件、煽動群體對立。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采取處置措施。
4.“易車榜”等賬號巧立名目發布汽車銷量榜單,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微博賬號“易車榜”“孫少軍09”、微信公眾賬號“數典汽車排行榜”“中汽數研”“大俠侃車”等,頻繁發布未經核實,甚至捏造、杜撰的汽車銷量數據,誤導消費者,干擾汽車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采取處置措施。
5.“王武松”等“轉世”賬號繼續發布不實信息,抹黑詆毀汽車企業。抖音賬號“王悟空說車”“987瘋狂奶爸”因多次歪曲事實詆毀新能源汽車性能,惡意抹黑某汽車企業形象聲譽被依法依約關閉。上述賬號使用主體,在抖音、小紅書、百度等平臺注冊“王武松”“瘋狂斯坦森”等賬號,繼續發布主觀測評信息,抹黑攻擊某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質量。涉及的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采取關閉措施。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據工信部網站9月10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聯合部署開展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本次專項整治行動將集中整治非法牟利、夸大和虛假宣傳、惡意詆毀攻擊等網絡亂象,提升涉汽車企業網絡亂象處置質效,督促企業規范營銷宣傳行為,營造良好輿論環境,護航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整治問題主要包括:
圖片來源:工信部網站
一是非法牟利問題。(1)通過制作虛假圖片、視頻,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車企負面話題,惡意解讀汽車企業銷量波動,攻擊汽車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等,賺取網絡流量,獲取商業利益。(2)利用自身話語權和影響力,以“新聞監督”“輿論監督”“科普”等名義,通過以商養測、以測養商、開展商測結合的虛假或不規范測評等方式,獲取商業利益,甚至要挾汽車企業提供“保護費”。通過在汽車產品上市發布和汽車企業融資等重要節點,發布涉企虛假不實信息或負面信息,或在評論區帶節奏等,脅迫企業開展商務合作。(3)利用主板機、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制造新型“網絡水軍”,產出虛假內容,制造虛假熱度和趨勢,規避平臺監測,謀取非法利益。
二是夸大和虛假宣傳問題。(1)對汽車、動力電池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2)汽車企業操縱機構或評測類賬號等搞虛假或不規范測評。引用、捏造虛假數據,選擇性披露銷售數據,巧立名目發布銷量排行等各種榜單。(3)借助展會、論壇等行業活動及網絡營銷宣傳活動,制造、炒作話題,造成行業及社會不良影響。
三是惡意詆毀攻擊問題。(1)以遏制、打壓競爭對手為目的,詆毀攻擊汽車企業或者汽車產品,抹黑企業聲譽或者商品聲譽,對企業進行惡意投訴。(2)組織、操縱網絡水軍、“黑公關”“黑嘴”及“飯圈”粉絲,聯動發布涉汽車企業及企業家的虛假、負面信息,煽動網民情緒,打“口水戰”,惡意抹黑競爭對手。(3)汽車企業高管利用自身影響力在網上“拉踩”引戰。
《通知》強調,要通過組織企業自查、暢通舉報渠道、深入分析研判,根據有關問題線索,強化汽車行業網絡亂象處置力度。組織汽車企業、相關網絡平臺企業認真開展自查,堅決糾正違規行為。引導汽車企業向網站平臺、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企業屬地省級網信辦舉報反映汽車行業網絡水軍、“黑公關”“黑嘴”及“飯圈”粉絲等網絡亂象問題線索。建立快速處置渠道,依法依約關閉并公開曝光一批參與汽車行業網絡亂象的媒體賬號。深挖網絡亂象背后的公關公司、營銷公司等代理方團隊及購買其服務的汽車企業,依法打擊懲治。
《通知》要求,各地工業和信息化、社會工作、網信、發展改革、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聯動。網絡平臺企業要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加強對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等的網絡水軍、“黑嘴”的甄別管控,健全平臺涉企侵權信息投訴舉報、爭議標簽、一鍵關聯辟謠內容等產品功能,防止虛假信息誤導公眾。行業協會要引導行業加強自律建設。汽車企業要深入開展自查,自覺抵制網絡水軍、“黑公關”“黑嘴”及“飯圈”粉絲等網絡亂象。要形成合力,持續凈化汽車行業網絡輿論環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工信部網站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