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1 10:47:33
隨著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加速“出海”,遼寧這座傳統工業大省也有望迎來新的機遇。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11月8日,2025海上風電現代產業鏈共鏈行動大會暨大連新能源產業發展交流大會在遼寧大連舉辦。
據當地媒體報道,大會期間,大連-三峽集團開展戰略合作簽約,現場發布海上風電技術攻關清單,并宣布成立海上風電現代產業鏈聯盟。
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新偉在出席大會并致辭時表示,遼寧海上風電資源富集,產業生態完善,創新能力強,規模化利用、高質量發展空間廣闊。期待三峽集團充分發揮海上風電現代產業鏈牽頭建設單位作用,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探索開發“新能源+”項目,助力遼寧海上風電現代產業鏈建設,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解讀: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構的當下,海上風電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2024年,全國海上風電新增并網裝機規模404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達到4127萬千瓦,連續四年位居全球首位。沿海11個省份中,廣東和江蘇裝機規模已達千萬千瓦級,遼寧則與山東、浙江、福建同處第二梯隊,裝機規模均超百萬千瓦。
而眼下,遼寧已定下新的發展藍圖。
2024年7月,國家能源局批復《遼寧省海上風電場工程規劃報告》,全省“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20個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1310萬千瓦。
今年6月,在大連舉行的2025海上風電大會達成《遼寧共識》,明確提出以海上風電為引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依托遼寧資源優勢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引領全球風電產業新發展。同期發布的《遼寧發展風電產業的構想》還進一步提出,將打造立足遼寧、輻射全球的風電產業中心。
遼寧擁有2177公里海岸線,年均風速達7.5米/秒以上,可開發風能資源超5000萬千瓦,且風向穩定、災害性天氣少,堪稱“海上風電黃金帶”。更關鍵的是,海上風電產業鏈長、帶動力強,與遼寧鋼鐵、冶金、化工、機電、造船、港口等傳統產業天然契合。
正是因此,遼寧此前提出,將發揮工業基礎優勢,“爭做世界風電產業中心先進裝備制造領跑者,為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遼寧方案”。未來,遼寧將形成渤海灣和北黃海兩個超500萬千瓦規模的大型海上風電基地和產值超千億級的裝備制造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促進新能源消納和調控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科學布局海上風電,繼續推動近海風電開發,有序推動深遠海風電基地建設。
隨著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加速“出海”,遼寧這座傳統工業大省也有望迎來新的機遇。
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獲批擴區
大河財立方消息,記者從鄭州航空港區口岸管理局獲悉,國務院已正式批復同意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擴區設立陸港片區。這標志著該綜保區成為中部地區首個實現擴區的綜保區,也意味著鄭州航空港區正式實現“空港型”與“陸港型”綜保區全覆蓋。
北京打造國家數據科技創新策源地
央視新聞消息,近日,北京市發布《關于建設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 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北京要建設國家數據管理中心、國家數據資源中心、國家數據流通交易中心,打造國家數據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發展高地。實施意見還提出,到2027年,實現數據基礎制度建設與實踐探索的良性互動,完成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試點任務。到2029年,數據要素實現順暢流動、高效配置,數據要素成為北京城市競爭新優勢,有效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山東要推動機器人產業跨越式發展
近日,山東省科技廳等19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機器人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6—2028年)》,提出加快推動全省機器人產業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根據規劃,山東力爭到2028年建設成為全國機器人科技創新的策源地、高端制造的集聚地和未來產業的先行地。
青島建設國際一流郵輪旅游目的地
海報新聞消息,近日,青島市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青島市郵輪產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提出以建設國際一流郵輪旅游目的地為核心,構建“文旅商產”四位一體的現代化郵輪經濟體系,打造引領環渤海、輻射東北亞的郵輪產業發展中心和“一帶一路”郵輪合作核心節點。
安徽將落地千個量子科技應用場景
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有關情況。會上,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表示,安徽的量子科技正處于從技術突破邁向規模化產業應用的關鍵時期。安徽推動實施量子信息“千家場景”行動,到今年年底將落地近300個應用場景,到2027年將落地1000個應用場景。
西藏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全國第一
中國電力報消息,從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獲悉,今年前三季度,西藏全社會用電量達124.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44%,增速位列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1—9月,西藏第一、二、三產業用電量分別達1.68億千瓦時、62.7億千瓦時、41.91億千瓦時,分別實現同比增長20.05%、18.36%、12.84%。城鄉居民用電量達18.24億千瓦時。
“十四五”具有競爭力優勢化工園區名單發布
近日,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發布“十四五”具有競爭力優勢化工園區名單,確定4家園區為競爭力卓越化工園區,70家園區為“十四五”具有競爭力優勢化工園區。


本次競爭力研究從化工園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建設、安全、環保、創新、兩化融合、區域帶動作用等方面全面衡量了各化工園區的發展情況。
從區域分布方面看,華東地區共有39家化工園區獲評“十四五”具有競爭力優勢化工園區,占比52%,數量最多。不同區域優勢化工園區的行業分布具有明顯區域特征:華東、華中與西南地區,精細化工和新材料園區比例較高,華北、西北與其他地區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資源型產業為主導。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70082504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