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6 11:12:15
港股市場以IPO融資額1920億港元、配售額2417億港元的成績,成為全球資本注入熱土。公募掃貨、險資舉牌、外資回流,共同構筑流動性底座。與此同時,騰訊領銜的609億港元回購,快手、美團等巨頭的跟隨,彰顯企業對內在價值的堅定認同。這背后,是港股在全球資產再配置中憑借開放性與高彈性脫穎而出,亦是新經濟賽道稀缺性與成長性對資金的天然吸引。
作為中國金融開放的重要門戶,港股正成為全球資本分享中國核心資產重估機遇的重要入口。在這里,一批真正具備高質量發展基因的公司沉淀聚集,讓港股成為事實層面的價值高地。其中的科技板塊,正是這片高地上最耀眼的明珠。
隨著DeepSeek出圈,阿里通義等產品打開全球口碑,寒武紀等企業在二級市場崛起,以AI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正在進入“中國時間”,以中美為主導的科技創新兩極格局也逐步成型,聚集中國最優質科技企業的港股科技板塊也因此備受關注。
【相關ETF】
覆蓋AI全產業鏈——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聯網龍頭——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