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25-11-04 15:30:56
11月3日,受黃金稅收新政影響,工行、建行宣布暫停部分黃金積存業務,以應對合規挑戰、控制稅務風險與運營成本,同時提醒投資者防范市場風險。不過當日傍晚,工行就公告恢復業務辦理。業內認為,銀行應提前告知調整,減少對投資者影響。后續其他銀行是否跟進存不確定性,若收緊業務,個人黃金投資渠道或遷移。
早上接到實物黃金提取業務暫停的通知,傍晚又聽說相關業務恢復辦理——一些工商銀行“如意金”投資者經歷了“戲劇性反轉”。
在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后,工商銀行與建設銀行在11月3日相繼發布公告,宣布暫停旗下如意金積存、易存金業務的新增開戶、主動積存及實物提取等服務。不過,當日傍晚,工商銀行公告稱,已恢復受理如意金積存相關業務辦理。
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要對相關積存業務與系統進行相應調整,以適應上述政策變化。同時,銀行應提前告知,盡量減少業務調整對投資者的影響。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11月3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均發布公告,對旗下黃金積存業務進行調整。
工商銀行公告稱,受宏觀政策影響,根據該行風險管理要求,自2025年11月3日起,暫停受理如意金積存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新增定期積存計劃以及提取實物的申請,存量客戶處于有效期內的定期積存計劃的執行以及辦理贖回、銷戶不受影響。
建設銀行公告稱,自2025年11月3日起暫停受理易存金業務實時買入、新增定投買入、實物金兌換等申請,存量客戶易存金定投計劃的執行、贖回以及銷戶不受影響。暫停個人黃金積存兌換實物貴金屬、賬戶黃金兌換實物貴金屬等申請,其他個人黃金積存業務不受影響。
在業內人士看來,兩家大行此番調整或基于雙重考量。
一方面,與近日出臺的黃金稅收新政有關。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對記者表示:首先,這是銀行應對黃金稅收新政的合規挑戰之舉,新政要求實物交割時區分投資性與非投資性用途,適用不同增值稅政策,銀行須重新梳理發票開具邏輯與稅務歸類;其次,這是為了控制稅務風險與運營成本,實物黃金交易涉及發票管理、稅率適配與客戶用途識別,增加了銀行的合規負擔與潛在稅務風險;最后,黃金稅收新政細則尚待明確,暫停相關業務以觀望政策落地效果,屬于銀行的審慎操作。
另一方面,市場風險的加劇也成為銀行收縮相關業務的重要推手。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認為,兩家大行通過暫停部分業務,意在提醒投資者合理控制持倉規模和倉位,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而工商銀行此次暫停業務時間不到1天。11月3日晚間,工商銀行再次公告稱,已恢復受理如意金積存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新增定期積存計劃以及提取實物的申請。同時,建議投資者關注黃金市場波動,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守護自身資產安全。
關于工商銀行再度恢復如意金積存業務,董希淼認為,雖然系統調整具有必要性,但銀行應提前告知,盡量減少對投資者的潛在影響。
10月以來,多家銀行集中上調黃金積存業務起購門檻,部分銀行已將起購門檻提升至1200元。
“上調起購門檻屬于微調操作,主要用意是篩選客戶、控制交易頻率。暫停核心業務則是系統性調整。”龐溟表示,后續銀行黃金積存業務將更強調稅務合規與產品透明度。
未來,其他銀行是否會跟進暫停積存金業務?
龐溟認為,這取決于銀行業務結構與實物交割占比,“在政策執行初期,預計觀望與局部調整將是主流”。11月3日,記者從部分大行及股份行人士處獲悉,仍在等待相關通知。
不過,受訪人士普遍認為,若后續其他銀行暫停或收緊黃金積存業務,短期內可能導致個人投資黃金的渠道遷移。
“銀行是個人黃金投資的重要入口。當積存金業務收緊后,原本流向該渠道的個人資金可能積極尋找其他替代渠道。”上海冠苕信息咨詢中心創始人周毅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長期來看,黃金價格錨定全球宏觀經濟、地緣政治、美元走勢等核心變量,銀行單一渠道業務調整難以改變金價長期運行邏輯,且當前黃金市場整體流動性充足,單一渠道資金變動對整體供需格局沖擊有限。
(記者 常佩琦)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