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受季節性影響? 10月制造業PMI回落至49.0%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3 21:17:45

 每經記者|張 宏    每經編輯|董興生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

數據顯示,10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0%,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也中斷了8月以來的上升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注意到,處于制造業上游的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以及處于制造業中游的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同時,農副食品加工、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產需兩端較為活躍。

制造業PMI為何下降?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每經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10月制造業PMI指數下行,存在一定季節性因素。在過去10年中,10月該指數“7降2升1平”,環比9月平均下降0.29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秋節落在10月,導致當月工作日進一步減少,也會對10月制造業PMI指數,特別是其中的生產指數有更大影響。這是10月生產指數下降2.2個百分點至49.7%、4月以來首次進入收縮區間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剔除季節性因素和中秋節錯期因素,10月制造業PMI指數仍然偏弱,主要是在內外部因素共振影響下,當月制造業供需兩端同步下行。其中,反映市場需求的新訂單指數環比下降0.9個百分點至48.8%。主要源于10月“兩新”政策(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對制造業市場需求的拉動效應有所減弱。此外,近期房地產市場延續調整,也會對制造業市場需求有一定影響。

外部方面,10月美國高關稅對全球貿易和我國出口的沖擊顯現,當月新出口訂單指數下行1.9個百分點至45.9%。值得注意的是,除市場需求下行拖累生產外,當前一些行業實施“反內卷”,也會對產能釋放形成約束,這可能也是10月制造業生產指數下行幅度偏大的一個原因。

市場發展預期保持樂觀

市場預期方面,10月,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2.8%,持續位于擴張區間,表明多數制造業企業對市場發展預期保持樂觀。

王青指出,9月末以來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進。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截至10月底,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已全部投放完畢,這會直接帶動基建投資提速。另外,10月進一步安排5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用于化解存量債務及擴大有效投資。這意味著年底前會加發5000億元地方債,為地方政府穩增長提供增量財政資源。兩個“5000億元”表明,10月財政及準財政政策已開始朝著穩增長方向集中發力,對當月宏觀經濟景氣度形成一定支撐。

具體來看,處于制造業上游的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以及處于制造業中游的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升至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同時,農副食品加工、汽車、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等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位于52.0%及以上,產需兩端較為活躍。

從市場及產業發展層面看,相關企業對行業發展信心增強的原因是什么?

針對有色金屬行業,國泰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楊軼婷在接受每經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進程中,隨著數字化、綠色化要求不斷提高,有色金屬行業的需求持續受到提振。短期來看,新能源領域(如光伏、電動汽車)以及電網投資對銅、鋁等有色金屬的消費拉動作用顯著。長期而言,政策層面持續聚焦新基建與綠色低碳發展方向。

針對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領域,楊軼婷指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在鐵路、船舶、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產業升級成效顯著。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2025年6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中國造船業承接的全球新船訂單占比達64.2%,較“十三五”期間提高15.1個百分點,連續16年穩居世界第一。展望“十五五”,政策層面也將作出清晰布局,為相關行業未來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制造業 船舶 PMI 制造業PMI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