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香港

每經網首頁 > 香港 > 正文

香港公布金融科技3.0時代發展藍圖,預計未來三年每年投資1000億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3 20:38:29

11月3日,在第十屆香港金融科技周上,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公布“金融科技2030”藍圖,旨在將香港打造成金融科技樞紐。該藍圖聚焦四大支柱,涵蓋超40個項目,包括構建數據及支付基建、支持AI應用、強化科技韌性和促進金融代幣化。余偉文稱,金融科技已深度融入香港銀行業,預計未來三年每年投資達1000億港元。

 每經記者|黃婉銀    每經實習記者|李旭馗    每經編輯|董興生    

11月3日,在第十屆香港金融科技周現場,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正式公布香港在下一階段的金融科技發展藍圖——“金融科技2030”。余偉文表示:“金融科技2030旨在將香港打造為一個強大、具有韌性且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樞紐,引領我們邁向金融科技3.0時代。”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李旭馗 攝

據余偉文介紹,“金融科技2030”重點關注四大支柱領域,統稱“DART”,涵蓋超過40個具體項目。

第一,構建新一代數據及支付基建(Data and Payment Infrastructure)。香港金管局將發展穩健且面向未來的基建,以支援安全、高效及可擴展的數據共享,并加強跨境支付互聯,在多方面創造新機遇,如為企業開拓信貸渠道、促進貿易融資,以及為市民提供更個人化的金融服務及更便捷的跨境匯款等。

第二,支持業界全方位應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香港金管局將推出全新“AI2”策略,進一步推動香港以及其他地區金融業全面并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香港金管局將與業界合作,構建可共享和擴展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以及金融業專用模型。香港金管局致力于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提升銀行服務的普及、便捷及個性化,同時維持透明度與責任感,以維護公眾信任。

第三,強化業務及科技韌性(Resilience),并為量子電腦時代做好準備。香港金管局將采取積極措施,包括為金融科技網絡安全制訂全新的認證架構,以及通過實時分析建立新的預警系統,加強金融體系的穩健。在規劃量子金融的未來發展時,香港金管局將推動業界為“后量子密碼學”(PQC)做好準備,并構建具備抗量子能力的基礎設施,以保障金融服務安全。

第四,促進金融代幣化(Tokenisation)。為推動香港蓬勃的代幣化生態系統,香港金管局將進一步推進現實世界資產(包括金融資產)代幣化。香港金管局會帶頭為資產代幣化作示范,如將代幣化政府債券的發行恒常化,并同時探討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代幣化的可行性。這些資產在區塊鏈上的結算將通過新型數碼貨幣實現,包括數碼港元、代幣化存款及受監管的穩定幣。香港金管局即將推出Ensemble項目試點計劃,以支持真實交易,并繼續與業界持份者及其他央行合作,培育創新代幣化用例。

去年8月28日,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項目沙盒(又稱“監管沙盒”)。其是指在可控的測試環境中,允許企業對創新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進行試驗,旨在探索建設基于區塊鏈平臺的創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通過批發層面央行數碼貨幣(wCBDC),促進市場以代幣化貨幣進行無縫的銀行同業結算。

余偉文透露,當前,金融科技已深度融入香港絕大多數銀行領域,包括所有零售銀行。這項變革的強勁勢頭體現在持續的技術投入上,預計未來三年每年度總投資將達1000億港元。

在當日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開幕儀式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中表示,香港目前有超過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數量按年升12%。他預計,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業總收入將超過6000億美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57283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1月3日,在第十屆香港金融科技周現場,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正式公布香港在下一階段的金融科技發展藍圖——“金融科技2030”。余偉文表示:“金融科技2030旨在將香港打造為一個強大、具有韌性且面向未來的金融科技樞紐,引領我們邁向金融科技3.0時代。”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李旭馗 攝 據余偉文介紹,“金融科技2030”重點關注四大支柱領域,統稱“DART”,涵蓋超過40個具體項目。 第一,構建新一代數據及支付基建(Data and Payment Infrastructure)。香港金管局將發展穩健且面向未來的基建,以支援安全、高效及可擴展的數據共享,并加強跨境支付互聯,在多方面創造新機遇,如為企業開拓信貸渠道、促進貿易融資,以及為市民提供更個人化的金融服務及更便捷的跨境匯款等。 第二,支持業界全方位應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香港金管局將推出全新“AI2”策略,進一步推動香港以及其他地區金融業全面并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香港金管局將與業界合作,構建可共享和擴展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以及金融業專用模型。香港金管局致力于通過應用人工智能,提升銀行服務的普及、便捷及個性化,同時維持透明度與責任感,以維護公眾信任。 第三,強化業務及科技韌性(Resilience),并為量子電腦時代做好準備。香港金管局將采取積極措施,包括為金融科技網絡安全制訂全新的認證架構,以及通過實時分析建立新的預警系統,加強金融體系的穩健。在規劃量子金融的未來發展時,香港金管局將推動業界為“后量子密碼學”(PQC)做好準備,并構建具備抗量子能力的基礎設施,以保障金融服務安全。 第四,促進金融代幣化(Tokenisation)。為推動香港蓬勃的代幣化生態系統,香港金管局將進一步推進現實世界資產(包括金融資產)代幣化。香港金管局會帶頭為資產代幣化作示范,如將代幣化政府債券的發行恒常化,并同時探討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代幣化的可行性。這些資產在區塊鏈上的結算將通過新型數碼貨幣實現,包括數碼港元、代幣化存款及受監管的穩定幣。香港金管局即將推出Ensemble項目試點計劃,以支持真實交易,并繼續與業界持份者及其他央行合作,培育創新代幣化用例。 去年8月28日,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項目沙盒(又稱“監管沙盒”)。其是指在可控的測試環境中,允許企業對創新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進行試驗,旨在探索建設基于區塊鏈平臺的創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通過批發層面央行數碼貨幣(wCBDC),促進市場以代幣化貨幣進行無縫的銀行同業結算。 余偉文透露,當前,金融科技已深度融入香港絕大多數銀行領域,包括所有零售銀行。這項變革的強勁勢頭體現在持續的技術投入上,預計未來三年每年度總投資將達1000億港元。 在當日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開幕儀式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中表示,香港目前有超過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數量按年升12%。他預計,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業總收入將超過6000億美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