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新聞傳媒中心 2025-10-30 20:12:25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城市體檢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第一批)》,綿陽市憑借“依據城市體檢制定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的創新實踐,成功入選國家級經驗清單,為各地高標準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貢獻了行之有效的“綿陽樣本”。
隨著城鎮化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追求經濟規模與增長速度,轉向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綿陽城市更新不求大刀闊斧之形,注重精雕細琢功能升級和細節完善,在尺度轉換中為城市發展注入全新溫度。

科技湖公園效果圖
綿陽通過——
◆加快構建“市—區(園區)—街道—社區”四級體系與第三方服務團隊協同的“4+1”聯合工作體,形成“城市醫生團”,統籌推進城市體檢與更新規劃工作。
◆對“17+3”個體檢指標進行空間落位與系統研判,形成底層數據圖斑,輔助編制了以科技創新、山水生態、人文歷史、宜居生活為導向的城市更新專項規劃。

海綿城市改造現場
在具體操作中
綿陽的做法格外“精細”
↓↓
城市更新
把街區指標融入單元體檢,像“繡花”一樣優選重點區域,把產業、交通、生態等現狀摸得一清二楚,找準真問題,再用“一目標、三清單、一指引”的清晰路徑指導每個單元更新。目前,中心城區已完成42個更新單元“體檢”,塘汛南片區等8個單元已有了具體規劃藍圖。
任務推進
把大任務拆成小項目,把項目變成清單,把清單落到人頭,形成從“紙面”到“地面”的閉環。通過定期調度和考核,確保每個項目都能扎實落地。自2022年以來,全市已累計實施城市更新項目398個,用實打實的行動刷新城市面貌。
住房安全
直面危房難題,出臺專門通知和政策措施,啟動三年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市已整治C、D級危房1617棟;同步開展物業專項整治,排查解決電梯、消防、外墻等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700余個,已完成整改637個,讓居民住得安心。

利用無人機進行房屋安全巡查
民生服務
以完整社區建設為樣板,不斷補齊服務短板。2024年,中心城區新建20個老年幸福餐廳,新增12家普惠托育機構、800個托位。針對市民反映強烈的“停車難”,不僅制定了專項規劃,還新建了五里梁停車綜合體,在南山西路、濱江路綠地建起智能機械停車場,讓停車不再“繞圈圈”。
城市顏值
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綿陽一邊完善制度,一邊推進人民公園、西山公園改造,大力建設口袋公園。截至目前,城區口袋公園已增至106個。同時,我市正推進涪江、安昌河沿線人居環境三年改善行動,系統提升水系沿線空間品質。

人民公園提升效果圖
一批“出圈”案例成為綿陽城市更新的生動注腳:電子九所老廠區通過“微更新”變身126文創園,成為城市文藝打卡地;科技城新區上馬新村通過“一村一策”改造,保留特色又注入新業態,實現“共贏”;躍進路歷史文化街區則以虹苑劇場、長虹121大樓等歷史建筑為載體,延續“三線建設”記憶,打造1958特色商業街區,讓歷史與商業握手言和。
未來,綿陽將繼續深耕這條“精致更新”之路,讓行之有效的“綿陽方案”在更多地方生根發芽,用實實在在的更新成效,換來更高的滿意度和群眾幸福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