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13:09:14
10月27日,媒體溝通會上飛書稱電商或率先被AI顛覆,次日宣布加入“雙11”戰局。電商具備數據基礎完善、內容需求旺盛、策略調整高頻三大優勢,利于AI落地。飛書以“多維表格”為抓手,讓AI嵌入商家日常操作,還具備全平臺數據整合能力。不過,多維表格搭建企業底座有難度,且當下競爭激烈,AI對電商改造剛拉開序幕。
每經記者|李宇彤 每經編輯|余婷婷
“哪個行業會率先被AI(人工智能)顛覆?”飛書的答案是:電商。
在10月27日的媒體溝通會上,飛書市場經理王屹煊用一張寫有“第一個被AI變革的行業竟然是電商行業”的PPT(幻燈片演示文件)開啟了討論。次日(10月28日),飛書便宣布正式加入“雙11”戰局。
今年以來,飛書積極與電商行業企業合作開展AI實踐,并梳理了多維表格作為“AI與業務融合抓手”的具體落地路徑。隨著 “雙 11” 備戰進入關鍵期,飛書近期集中官宣了大量電商增效實踐案例,如伊芙麗、禾風一漾、蕉內、營養工廠、得到等,直觀呈現 “工具的工具” 定位下的效率提升價值。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宇彤 攝
今年“雙11”,AI無疑位于各個電商平臺新敘事中的“C位”:豆包當起了抖音商城的“AI導購”;天貓“雙11”首次AI全面落地;京東的AI架構體系“Oxygen”與AI購物應用“京犀”悉數登場。
在這場喧囂的“AI軍備競賽”中,作為協同辦公平臺而非直接“參戰方”的飛書,希望成為賦能選手的“軍火商”。
那么,手持“多維表格”的效率武器,飛書能在這片戰場發揮多大的威力?
為何是電商?
飛書選擇在此時加碼電商領域,是看到了市場需求與行業特性之間的契合。
據其介紹,2025年初,當AI浪潮從技術層面向應用層面推進時,飛書在服務電商客戶過程中發現,整個行業普遍面臨“想落地AI卻無抓手”的困境。飛書市場經理王屹煊在溝通會上分享了一個場景:今年3月在一場線下分享會上,現場90%的參會者都是電商企業人士,問答環節超過80%的問題都聚焦于“電商場景如何實際應用AI”。
在飛書看來,更關鍵的是,電商行業本身具備AI落地的三大“先天優勢”。
首先是數據基礎完善。作為數字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電商從決策到執行的每個環節都建立在數據驅動之上。無論是聚水潭、旺店通等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還是抖音羅盤、淘寶生意參謀等平臺后臺,都已沉淀出海量結構化數據,為AI的應用提供了堅實基礎。
其次,電商行業貼近消費者端,市場變化迅速,需要持續產出圖文、視頻、直播話術等大量內容。這種旺盛的內容需求,也給了AI用武之地,去解決“內容產能不足”的核心痛點。
并且,電商行業受季節、平臺規則、競品動態的影響,需要高頻調整策略。AI能快速適配業務變化,適應其急迫的迭代速度,實現其價值。
而落回飛書對電商行業的變革,“多維表格”仍作為其“制勝法寶”,該功能自2020年末首次在國內推出以來,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數據顯示,多維表格的月活躍用戶數即將突破1000萬大關,較去年9月的600萬實現快速增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飛書正不斷為這件“武器”升級淬火。
在今年7月的“2025未來無限大會”上,飛書宣布多維表格單表容量已提升至1000萬熱行,較去年翻十倍,成為全球同類產品中首個支持單表千萬行的業務系統。據介紹,2萬行數據加載時間從7.4秒降至0.94秒,5萬行僅需1秒即可完成。
在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看來,電商的確是被AI深度變革的行業,但不是首個。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個變革的行業是內容平臺也就是短視頻。AI大模型轉變的應用場景主要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飛書的確在電商大有可為,因為商家有營銷和管理內容生成兩大AIGC需求。
AI如何重塑電商運營?
飛書多維表格的核心定位是“業務工具與AI抓手”,目的是讓AI自然嵌入商家的日常操作,無需改變原有工作方式即可實現效率飛躍。
具體來說,在多維表格中這一邏輯通過“AI列”“自然捷徑”等功能具體落地。用戶在新建列時,可直接調用如DeepSeek生文案、即夢4.0生圖、Kimi提取圖片信息等AI工具,將AI能力直接融入表格。這些功能可以在客訴復盤、客戶畫像洞察、選品、產品生圖、達人管理系統、經銷商管理以及整合直播數據等多個場景和環節下發揮作用。
王屹煊也在會上通過真實的多維表格操作界面進行了展示。在批量生成商品海報時,批量導入參考圖片素材之后,前一列中AI會幫助完成撰寫生成具體海報所需要的提示詞,后一列文生圖大模型就會根據需求批量生成圖片。
使用多維表格批量生產商品海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宇彤 攝
飛書認為,其作為電商工具的另一大優勢在于具備“全平臺數據整合”能力。在電商運營日趨復雜、平臺多元化背景下,同時運營抖音、淘寶、京東、小紅書多個平臺成為商家們的日常。據介紹,飛書通過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工具抓取全平臺數據,結合AI分析生成自定義儀表盤,讓從業者能實時查看“特定維度數據”,而非僅依賴平臺提供的基礎數據。
隨著電商行業從流量紅利時代進入精細化運營時代,飛書所代表的“工具的工具”定位,本質上是在構建連接各平臺與商家的“中間層”。
在盤和林看來,飛書這套嵌入式AI流程是有用、也有需求的,但實際上商家可能要的更多,比如需要短視頻文案來做營銷,甚至直接就是完成短視頻制作,或者24小時AI客服。
不過,這個全流程能否全權依靠AI,具體到各個平臺是否會出現新的AI約束制度還是未知數。今年3月,淘天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全平臺啟動AI假圖治理,嚴厲打擊利用AI假圖欺騙消費者、侵害原創品牌商家的違規行為。同時規定商品圖片應以商品實拍圖作為核心,效果體現的修飾行為應當適度、避免失真。嚴禁利用AI等技術合成方式,呈現顯著失真的與實際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圖。
事實上,多維表格作為一個相對復雜的工具,搭建起一套能夠服務于企業的底座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王屹煊也在后續的提問環節表示,多維表格的上手難點在于能不能找到那個既懂業務又能積極擁抱新技術的關鍵人。
當然,飛書也有其獨特的優勢,盤和林表示:“飛書在一些辦公場景中積累了一些老用戶,也懂得企業的辦公有哪些需求,這是飛書的競爭優勢,它懂企業要什么。”他指出,眼下競爭過于激烈,飛書需要集成更多AI功能,抖音或者說字節需要將各項功能集成起來,打造一個大型綜合性的AI應用。
AI對電商的改造已從概念走向實戰,而在“雙11”的“試煉場”上,這場行業變革才剛剛拉開序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