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機器人自動分揀藥物、跨越5000公里做手術??探展智慧康養機器人“黑科技”

2025-10-29 19:01:00

10月29日,“智享未來——保姆機器人大會”成都智慧康養機器人展演活動舉行,喂飯、輪椅、藥房分揀等175款機器人亮相,多與人工智能“捆綁”,反映出這些領域巨大的市場需求。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布電子皮膚成果,還有企業發布了失能老人翻身機器人。成都正憑借自身優勢,加速打造全國智慧康養機器人產業應用新高地。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陳旭    

機器人是今年市場最火的名詞之一,其商業化應用也是行業亟待思考的問題。如今在銀發經濟的康養領域,它的商業化落地正取得顯著成果。

10月29日,“智享未來——保姆機器人大會”成都智慧康養機器人展演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在現場看到,喂飯機器人、輪椅機器人、藥房分揀機器人等各類機器人在各個展廳中成為觀眾眼中的明星。

這些機器人大多與人工智能高度“捆綁”。比如一款腦控智能電動輪椅機器人,使用者只需佩戴一個輕便、非侵入式的頭戴設備,運用腦機技術便可以控制輪椅。

整體來看,智慧康養機器人背后反映出巨大的市場需求。據預測,到2035年前后,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智慧康養機器人將成為科技賦能銀發經濟的重要方向。

醫療機器人縮影:上海醫生為喀什病人做微創手術

每經記者注意到,本次展演匯集全國100余家智慧養老企業,175款康養賽道機器人產品。

記者在現場看到,入駐展演的科技產品涵蓋智能睡眠看護儀、陪伴體驗機器人、便捷式智能洗浴機、失能失智老人護理設備等。

比如一款喂飯機器人,它有著白色的機械臂,配備黃色的勺子,底座帶有操作屏幕,旁邊是黃色的餐盒區域,一經亮相便在展會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另一款仿真人形機器人外形逼真,身著淺藍色服飾,背景屏幕介紹其為 “家庭服務移動仿生人形機器人”,主打提供情緒價值。

云集產品數量最多的展演區域,主要涉及針對銀發族醫療康復等剛需保障場景。記者在現場看到了由華西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自主研發的11款智能康復產品,這一系列產品不僅通過人機交互與數據監測實現了康復過程的科學化管理,更能夠依據評估結果生成動態的數字互動訓練方案。

“這是遠程機器人手術臺,我們今年有一個案例,上海醫生跨越5000公里,通過操控手術機器人為在喀什的患者實施治療。”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參展商向每經記者介紹,當時由上海醫生在本地操作機器人控制臺,通過5G或專用網絡,將操作指令實時傳輸至喀什手術室的手術機器人。現在國外也有遠程機器人手術臺,但是價格比較昂貴。國內一些優秀企業將手術機器人的成本做到國外企業的一半,但性能已經十分接近。

除了用于康復的機器人之外,每經記者在現場還看到,有人形機器人演奏著一曲《我和我的祖國》。“現在人形機器人在場館講解、聊天互動等方面的應用更多??人形機器人現在的技術核心還在電機關節的程序驅動,對精度和加工都有很高要求。”相關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

還有一家機器人企業在現場發布了腦控智能電動輪椅機器人。使用者只需佩戴一個輕便、非侵入式的頭戴設備,無需動手,也無需出聲,僅僅通過“想一想”,就能精準控制輪椅前進、后退、轉向。“這背后,是我們成熟的腦機接口AI技術,能將腦電波信號精準轉化為指令,實現真正的‘所想即所達’。”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代武表示,該產品內置智能感知系統,具備自動避障、陡坡緩降等全方位安全守護功能。

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董事長張睿睿在展演中帶來了全球首個AI神經網絡電子皮膚的研發成果。他表示,這款電子皮膚在性能上實現了多項世界紀錄:力測量精度達到0.005牛頓微力識別,感知頻率高達1500赫茲,分辨率達到每平方厘米10萬個感應單元。這些指標意味著機器人第一次真正擁有了“觸感神經”,能夠分辨一片樹葉的柔軟,也能感知一枚硬幣的重量。

成都天象含羞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現場發布了產品“含羞草1號”。該公司副總經理鄭帥帥介紹,這是全國首款在康養領域輔助失能老人翻身的機器人,主要應用于養老院、醫院等場景,可輔助護工、護士等為需要照護的人士翻身,在保證舒適、安全的同時也能大幅減輕工作人員的壓力。“未來該機器人還能提供查房、照護方案、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務。”鄭帥帥說。

成都有打造智慧康養機器人產業的技術與場景優勢

每經記者了解到,現在機器人在康養領域的商業化應用程度很高,智慧康養機器人是科技賦能銀發經濟的重要方向。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占總人口的22%。據預測,到2035年前后,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

除了上述智能康復產品之外,記者還看到機器人在藥物分揀方面的應用。這類機器人主要通過兩根靈活的機械指爪,精準抓取、識別并分類各類藥品,大幅提升藥房分揀效率與準確性。

據參展商介紹,機器人指爪多采用柔性材質,可根據藥盒大小、形狀自適應調整夾持力度,避免藥品包裝破損。通過搭配的高清視覺攝像頭與AI算法,能快速掃描藥盒上的條碼、二維碼或文字信息,自動匹配藥品名稱、規格、目的地(如病區、貨架),減少人工識別誤差。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紀委書記許百濤表示,各地出臺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配套政策,形成全鏈條支撐,推動機器人健康監測、康復輔助等功能全面升級。在標準方面,2025年我國牽頭制定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在應用層面,養老機器人已覆蓋居家社區、養老產業頭部機構,在居家場景已開始批量應用。“成都憑借自身產業技術與場景優勢,正加速打造全國智慧康養機器人產業應用新高地”。

當前,各地紛紛發力智慧康養機器人產業,在這條新賽道上,成都具有眾多優勢,人工智能產業協同就是其中之一。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繼2024年全市人工智能產業實現規模和企業“雙千突破”后,2025年仍保持高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同比增長超35%,人工智能領域企業1155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2家,實現了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產業鏈全覆蓋。同時,成都在全國11個人工智能先導區建設評估中排名前四,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居中西部第一,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本文圖片均由每經記者張建攝)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建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