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黃金“妖股式崩盤”:12年來最大單日跌幅背后,四大指標早已預警,復盤14次歷史大跌預示什么?

2025-10-25 11:09:19

10月21日,黃金價格大跌5.31%,刷新12年來單日最大跌幅紀錄,也是歷史上第15大單日跌幅,被高盛交易員形容為“妖股式崩盤”。本周黃金累計下跌3.35%,結束連續9 周上漲。這究竟是黃金長期牛市中的一次調整,還是趨勢徹底逆轉的開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對歷史上14次黃金單日大跌的復盤發現,其后續走勢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每經記者|岳楚鵬    每經編輯|高涵    

10月21日,黃金,這一古老的避險資產,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高臺跳水”。

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在盤中一度大6.3%,最終收跌5.31%,不僅刷新了12年來的單日最大跌幅紀錄,也成為了其有記錄以來第15大的單日跌幅。這場突如其來的巨震,甚至被高盛的交易員形容為一場“妖股式的崩盤”。

從10月21日盤中高點4375.59美元/盎司至今,現貨黃金跌去近268美元/盎司,本周累計下跌3.35%,收于4107.92美元/盎司,結束連續9周的上漲。

然而,這場看似突然的“崩盤”并非毫無征兆。一系列技術指標的警報早已拉響。那么,這究竟是黃金長期牛市中的一次健康調整,還是狂熱徹底逆轉的開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通過對歷史上14次黃金單日大跌的復盤發現,其后續走勢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四大警報早已拉響

在黃金行情急轉直下之前,多項技術指標已經從不同維度發出了明確的警示信號。

首先,市場出現了“美股+金銀+美元”同漲的異常組合。民生證券的分析師邵翔在其研報中指出,在大跌之前,市場出現了這種顛覆傳統金融邏輯的罕見局面。他認為,這種資產同漲的組合是不可持續的,并預示著短期內市場格局將出現調整。

其次,黃金市場本身已處于“極度超買”狀態。國金證券在報告中指出,黃金短期和長期價格明顯的超買跡象仍在,以往出現此類現象時金價均出現了回調。

從短期漲幅來看,今年以來,倫敦現貨黃金已累計創下45次歷史新高,自8月21日至今,金價上漲約30%,這在近年黃金大牛市中尚屬首次。

根據過去五年的觀察,金價每一次短期快速上漲幅度的上限通常在30%左右,且大漲結束后的一個月平均回撤4%。從歷史上漲幅和速度來看,短期內金價的上漲或已相對充分。國金證券認為,10月21日黃金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前期超買后的技術性回調。

第三,黃金技術面趨于極限。國信證券認為,以三倍標準差作為黃金價格短線上行的上限進行復盤,發現自2010年以來,每次黃金觸及該上限,均出現一定幅度回調,而本輪上行已經達到這一臨界點。這一技術指標的突破往往意味著短期漲勢的不可持續性。

另一個關鍵警示信號來自黃金ETF隱含波動率的飆升。歷史經驗表明,隱含波動率的急劇上升通常出現在短期轉折點和趨勢耗盡時刻。本輪行情中,隱含波動率近期明顯飆升,這為即將到來的劇烈調整提供了明確預警。

第四,本輪黃金上漲期間,黃金ETF規模大幅膨脹,這也是與年初交易情況的核心區別。這樣的交易結構,決定了本輪上漲更容易以大跌的形式告一段落。

國金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陳瀚學則向每經記者總結道,本次黃金下跌既有技術性因素,也有短期驅動力的消退。“技術性因素是交易擁擠度過高、短期漲幅過快,敘事方面是俄烏沖突等事件出現變化,使避險情緒退坡。”

歷史鏡鑒:復盤黃金14次大跌

這場突如其來的巨震,究竟是“牛市中繼”的回調,還是“狂熱終結”的趨勢反轉?

歷史上,單日跌幅超過2025年10月21日跌幅(5.31%)的情況共有14次。

其中6次與本次情況類似,即大跌前半年金價處于持續上漲通道。這6次單日大跌后的走勢卻出現明顯分化:

有3次在隨后半年內金價出現反彈,最高反彈幅度達11.7%;另外3次則繼續下跌,最大跌幅深達近17%。一個尤其值得警惕的歷史案例發生在1980年1月11日。當時,金價在錄得單日11.68%的大跌之前,其半年的累計漲幅已高達39.15%——這與本次大跌前34.97%的漲幅驚人地相似。而在那次大跌之后的半年內,金價又累計下跌了16.9%。

另有8次單日大跌前半年,金價處于下跌趨勢,而單日大跌后半年內金價大多出現反彈,且反彈幅度較大。例如,1980年4月15日大跌前的半年內,金價累計下跌21.36%,但在大跌后的半年內反彈36.43%。

歷史數據還顯示,黃金連漲9周后,最大跌幅多在17%~42%之間(除1970年外),且從持續時間看,最大跌幅大致發生在轉折點后23~148個交易日。

華爾街激辯:“迷因股”還是“健康回調”

大跌之后,華爾街陷入激烈的多空辯論。

PIMCO聯合創始人、被稱為“老債王”的華爾街億萬富翁格羅斯“炮轟”,稱傳統上被視為避險資產的黃金今年已獲得“迷因股”(meme stock)地位。一直看好黃金的高盛也認為,黃金走勢圖看起來就像一只崩盤的“妖股”。

Rational Equity Armor基金投資組合經理喬?蒂蓋(Joe Tigay)同樣唱空,他認為目前圍繞黃金存在狂熱情緒,并警告貴金屬存在泡沫。“實物黃金的購買量已經達到了瘋狂的水平。”

“我多年來一直看漲黃金,但我現在看到的情況讓我夜不能寐,”他寫道,“讓我擔心的是:每個人都在談論股票有多危險,我們處于泡沫中。但黃金呢?黃金已成為‘無風險’交易。然而,沒有人質疑它是否過高。這正是你應該質疑的時候。”

然而,摩根大通堅定看多,其分析師在10月23日發布的報告中維持對黃金的看漲前景,認為此次回調只是市場在消化8月以來的快速漲幅。該行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娜塔莎?卡內瓦(Natasha Kaneva)表示,“如果你現在被恐懼麻痹,那其實很正常,因為金價上漲得太快了……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純粹的邏輯:買家很多,而幾乎沒有賣家。”

摩根大通預計,隨著市場進入美聯儲降息周期,金價將進一步上漲,到2026年第四季度,金價或將升至平均每盎司5055美元。

對此,陳瀚學也向每經記者表示,此次下跌是健康回調,黃金的長期避險地位并未受影響。“只要全球滯脹、國際秩序動蕩、美國赤字貨幣化的背景沒有改變,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就將繼續處于長期上漲的通道中。黃金作為對抗美元信用長期貶值的實物資產,是對混沌的定價。

陳瀚學進一步表示,未來3~6個月內,黃金預計會寬幅波動。寬松大環境仍在,流動性能為黃金提供支撐;對AI的對沖需求也會利好黃金。再往后,明年中期選舉壓力下,白宮有進一步尋求降息并刺激經濟的動機,可能被定價為聯儲獨立性危機,那么黃金還有利多。“但是,短期過快上漲同樣面臨短期技術性的拋壓,10月21日就是一次案例。”

國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全球貨幣重構、去美元化、央行購金和供需失衡等長期因素支撐黃金牛市邏輯未變。但短期積累了回調壓力。

一場12年來最猛烈的“高臺跳水”,將黃金的長期信仰者與短期投機者,同時置于了十字路口。四大技術指標的提前預警,清晰地揭示了這場回調的技術必然性。而對歷史上14次類似大跌的復盤,則展現了牛市中“崩盤”后走勢的巨大不確定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