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5-10-24 20:38:01
記者10月23日從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省衛生健康委10月21日印發《關于做好新就業群體醫療健康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動醫療普惠性政策向新就業群體延伸,深化醫院場所“友好場景”建設,通過四大重點舉措,精準回應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員等新就業群體的醫療健康需求。
首先是就醫更方便了。《通知》提到,各地各醫療機構需聚焦新就業群體“休息難、飲水難、停車難、進門難、就診難”等核心訴求,打造多元化“友好服務”場景。比如鼓勵醫療機構探索規劃快遞車輛臨時停車區域、網約車臨時停靠點,優化外賣員進出快速登記放行等;探索設立休息驛站,提供飲水、充電、應急藥品、臨時休息等服務,破解新就業群體“想歇沒地方去”的困境。
心里有壓力也不用扛。心理支持方面,《通知》提到,各地可圍繞“路怒情緒管理”“配送壓力應對”“夜間駕駛疲勞調節”等主題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巡講,依托“12356”心理援助熱線提供心理科普和心理疏導服務等,幫助化解高流動性、高強度工作環境下產生的心理壓力。
健康知識也能上門教。健康科普方面,《通知》提到,各地將組織專家,主動深入快遞網點、司機之家、外賣騎手驛站等地,圍繞頸椎病、腰椎病、胃病、靜脈曲張、中暑急救等新就業群體高發疾病問題開展面對面講座。
義診服務也不缺席。義診服務方面,比如“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等節點,各地將提供免費體檢、頸椎腰椎檢查、疾病篩查等服務,鼓勵醫療機構與新就業群體黨組織結對共建長期服務機制。另外,線上服務方面,在互聯網醫院開設“新就業群體健康專區”,提供健康科普視頻、圖文、直播等。
“這些措施體現了醫療服務從‘被動治療’向‘主動關懷’的延伸。”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就業群體是城市運行的重要保障力量,通過構建醫院友好場景、拓展健康服務內涵,讓普惠醫療更好覆蓋為城市奉獻的勞動者。
短評:讓醫療服務跟上新就業群體“奔跑節奏”
快遞車穿梭街巷、網約車點亮夜色,新就業群體已成為城市運轉的“毛細血管”。他們以奔波為日常,卻常因高強度、高流動性的工作特性,面臨“停車繞圈、歇腳無地、看病跑腿”的困境,身心負荷成了“說不出的疲憊”。四川此次出臺的醫療健康服務舉措,對準新就業群體的急難愁盼,讓醫療服務跟上了他們的“奔跑節奏”。
這不是泛泛而談的關懷,而是社會治理的精準滴灌。規劃快遞車臨時泊位,破解“停車難”;設休息驛站供飲水充電,化解“歇腳愁”;依托“12356”熱線做心理疏導,疏解“情緒壓”;借“職業病防治周”搞免費體檢,防護“身體傷”;在互聯網醫院開健康專區,打通“就醫堵”。五大舉措瞄準痛點,醫院不再是“坐等就醫”的診療場所,而是兼具歇腳、科普、疏導功能的“友好空間”,醫療服務開始“主動延伸”到院外這群勞動者。
當頸椎病防護、路怒情緒管理、配送壓力應對這些職業需求被看見、被回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感受到的不僅是就醫便利,更是被尊重、被珍視的歸屬感。
好的社會治理,從來不是宏大敘事,而是把“小事”辦進人心的細膩。城市需要新就業群體的服務與奉獻,也該用溫暖為他們的奔波托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