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4 19:40:48
2025年10月第四周,A股綠色周報顯示,9家上市公司近期暴露環境風險。七彩化學因未按規定貯存危險廢物被罰28萬元;華潤雙鶴控股公司因違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規定被罰8.84萬元;中金黃金控股公司因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被罰16.1萬元。本期環境處罰共計約167.37萬元,涉及固廢污染或大氣污染的有6則。
每經記者|劉志遠 每經編輯|黃博文

未依照相關規定貯存危險廢物,七彩化學(SZ300758)被罰28萬元;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中金黃金(SH600489)控股公司收到16.1萬元罰單……
2025年10月第四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217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10月第四周收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9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本期數據顯示,生態環境領域違法違規等風險信息共關聯到9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屬于國資控制的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9家上市公司背后有165.60萬戶股東,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七彩化學因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危險廢物,被鞍山市生態環境局罰款28萬元。
鞍山市生態環境局官網發布文號為“鞍環(機動一)罰﹝2025﹞0002號”的處罰書顯示,七彩化學加氫車間外露天堆放29個廢包裝空桶,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第(六)項,七彩化學被鞍山市生態環境局罰款28萬元。
10月22日,記者通過七彩化學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10月23日,記者致電七彩化學公開電話,接線人員表示,將告知負責相關事務人員查收采訪函。截至發稿時,記者未獲進一步回應。
此外,浙江政務服務網發布文號為“紹市環罰字(虞)罰﹝2025﹞50號”的處罰書顯示,華潤雙鶴(600062.SH)控股公司浙江新賽科藥業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在浙江省浙江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緯五路33號實施了違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相關規定等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被紹興市生態環境局罰款8.84萬元。
10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華潤雙鶴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10月23日,記者致電華潤雙鶴公開電話,接線人員表示,將反饋相關情況。截至發稿時,記者未獲進一步回應。
本期,中金黃金控股公司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礦業公司”)因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被呼倫貝爾市生態環境局罰款16.1萬元。
呼倫貝爾市生態環境局官網發布文號為“呼環罰〔2025〕123號”的處罰書顯示,2024年9月28日至30日、10月5日至6日,企業上報值數據有效,存在多項污染物排放濃度日均值超標。(4號爐)2024年9月28日二氧化硫超標1.86倍、氮氧化物超標0.37倍;2024年9月29日二氧化硫超標1.44倍、氮氧化物超標0.39倍;2024年9月30日顆粒物超標0.37倍、二氧化硫超標0.35倍、氮氧化物超標0.18倍。(3號爐)2024年10月5日二氧化硫超標0.42倍;2024年10月6日顆粒物超標0.72倍。
據各類臺賬顯示,內蒙古礦業公司在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期間在線監控設備和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無異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第二款,內蒙古礦業公司被呼倫貝爾市生態環境局罰款16.1萬元。
10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中金黃金公開電子信箱發送采訪函。10月23日,記者致電中金黃金公開電話,接線人員表示,需要去了解該處罰的詳細情況。同時,將查收采訪函。截至發稿時,記者未獲進一步回應。
此前的2025年7月23日,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內蒙古礦業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溺亡,另有1名老師受傷。7月25日,中金黃金公告稱,內蒙古礦業公司已停產;9月10日,中金黃金公告披露該司恢復生產。
本期A股綠色周報收錄的9則環境處罰,罰款共計約167.37萬元,有6則環境處罰涉及固廢污染或大氣污染。
近年來,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A股環境風險榜詳細數據查詢及可視化互動專題,請點擊鏈接或掃描二維碼查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