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日光基”再現!凈認購額達19.7億元 科技、資源類主題型基金業績排名靠前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4 02:01:48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彭水萍    

近日,中歐價值領航混合發布提前結束募集以及基金合同生效的公告。該公告顯示,中歐價值領航混合僅售一天就結束募集。從募集期認購的情況來看,凈認購額達19.7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只新發主動權益類基金一天結束募集,募集效率和首發認購規模成績較好。

值得注意的是,次新基金業績排名方面,一些科技、資源類主題型基金已走在前列,部分產品最近一個多月時間里凈值增長率超20%。隨著今年三季報披露,基金經理對未來科技投資的前景依然看好。與此同時,部分基金也在強調一些順周期品種的投資價值,特別是一些疊加消費+科技方向的投資機會備受關注。

權益類基金發行勢頭不減

盡管A股行情持續橫盤震蕩,但權益類基金的發行勢頭依然不減,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甚至一日售罄。

中歐價值領航就是一例,根據近期基金的相關公告,10月16日,該基金發行上市首日就結束募集,公告提及該基金本次募集上限為20億元。10月21日,基金合同生效公告顯示,該基金已于10月20日成立,募集期間凈認購金額為19.7億元。

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為藍小康,他是中歐基金旗下的一位百億元級基金經理。Wind統計顯示,藍小康所管理的3只基金任職回報出色,最高的是中歐紅利優享,A份額任職回報達到170.24%,年化回報率14.15%。

從該基金經理的持倉配置來看,重點布局在紫金礦業、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等個股上,主要是一些以港股為主的傳統產業龍頭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藍小康在今年二季報中多次指出,市場仍會上行,傳統產業和新質生產力都有表現的機會。從業績兌現度來看,藍小康認為傳統產業龍頭公司的業績改善更為確定,也更容易識別。

中歐價值領航大賣也是近期權益類基金發行勢頭的“縮影”。據公募排排網統計,本周(10月20日~10月26日)全市場共有30只公募基金開啟認購,平均認購天數為27.8天。權益類基金依然是本周發行主力,共有23只權益類基金開啟認購,占比達76.67%。

從募集規模來看,今年三季度以來,已經有超過1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有的甚至超過了20億元。易方達價值回報、中歐核心智選募集規模均超20億元,并提前結束募集,建信醫療創新募集規模也超過10億元。

科技和資源類基金表現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上新速度快,公募新品的建倉速度也在加快,從主動權益類基金來看,不少成立一個多月的基金已經跑出不錯的成績,不過僅集中在個別行業上,整體來看,次新基金的業績差異較大。

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泰康資源精選、華夏量化選股、中金精選等均是次新基金中成立至今業績居前的一些產品(截至10月21日,下同)。泰康資源精選成立于今年8月12日,A類份額成立至今的凈值增長率達到23.28%,中金精選成立于今年6月30日,A類份額成立至今的凈值增長率達25.2%。

偏股混合型基金當中,以永贏先鋒半導體智選為例,這只基金成立于9月12日,迄今僅一個多月的時間,A類份額的區間凈值增長率已經達到20.76%。成立于今年8月27日的諾安成長C至今收益率已達10.61%。

從次新基金的業績差異來看,首尾相差也十分明顯,并非所有的科技主題類基金都有所表現。倘若以今年以來成立的基金為例,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466只次新基金里有110只年內業績為負,華富醫療創新C業績最低,年內收益率為-13.39%;中歐信息科技A年內收益率最高,達94.6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普通股票型基金當中,富國醫藥成長30C的年內業績為-11.31%,西部利得事件驅動C年內收益率達47.91%。不過,總體來看,業績居前的基金普遍聚焦科技、資源類個股的投資,特別是一些投資半導體、AI(人工智能)的主題基金業績領先。

隨著今年三季報披露,基金經理對未來科技投資的前景依然看好,與此同時,機構也在強調一些順周期品種的投資價值,特別是一些疊加消費+科技方向的投資機會備受關注。不過,對于市場風格是否切換的話題,業內有不同看法。

摩根資產管理表示,今年,半導體、算力、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新能源等具有高景氣度的成長板塊表現尤為強勁。鑒于板塊估值相對較高,隨著宏觀經濟數據波動和刺激措施的滯后,市場在近期進入整固行情,投資者開始等待行業龍頭三季報的指引。不過,市場的調整可能也為進一步的貨幣寬松創造了空間。

金鷹基金表示,目前不會產生明顯的風格切換,不同于4月,當前價值風格存在業績偏弱的短板,市場風格上更多或是再平衡,即科技和價值風格間歇性地輪動上漲。因此,科技或仍是中長期值得關注的主線,包括AI、國產替代(半導體、儲能、可控核聚變等)等,但短期需要聚焦有業績的品種。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媒資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基金 業績 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