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金額不超過50億!廣汽擬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用于股權投資、償還有息債務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3 19:13:41

日前,廣汽集團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擬分期發行金額不超過50億元,品種為小公募,上交所已受理。募集資金扣除費用后,擬用于償還有息債務、股權投資等。截至2025年6月末,廣汽集團有息負債270.83億元。此外,廣汽集團與華為合作打造的新品牌“啟境”首款車型計劃于2026年年中推向市場,廣汽目標是“再造一個新廣汽”。

 每經記者|孫磊    每經編輯|裴健如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交所官網獲悉,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汽集團)近期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擬分期發行,金額不超過50億元(含50億元)。根據上交所的信息,該項目的品種為小公募,目前的狀態為已受理。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在《2025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中,廣汽集團方面表示,本次債券發行結束后,其將積極申請本次債券在上交所上市流通。由于具體上市事宜需要在本次債券發行結束后方能進行,公司目前無法保證本次債券一定能夠按照預期在交易所交易流通,且具體上市進程在時間上存在不確定性。

不超20億元用于股權投資

根據廣汽集團公布的募集說明書,本次廣汽集團債券的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償還有息債務、股權投資、補充流動資金及適用的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用途。其中,擬使用不超過20億元償還未來到期的有息債務,不超過20億元用于股權項目投資,其余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此外,廣汽集團還表示:“根據本次債券發行時間和實際發行規模、募集資金到賬時間、公司債務結構調整計劃及其他資金使用需求等情況,公司未來可能履行相關程序后調整用于有息債務、股權投資、補充流動資金等的具體金額。”

就廣汽集團提及的有息債務而言,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廣汽集團的有息負債為270.83億元。廣汽集團表示,這一有息負債規模較大,與汽車行業的資金密集行業特征相符,同時公司近年來產銷量不斷增長,以及持續進行技術改造,也使生產經營所需資金量增大。

“如果發行人(指廣汽集團)不能合理控制債務規模和優化債務期限結構,將會對發行人的持續融資能力和本次債券的償付產生不利影響。”廣汽集團方面在募集說明書中補充稱。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官微

在募集說明書中,廣汽集團并未具體指出股權投資的方向。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末及2025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廣汽集團實現的營業利潤分別為74.56億元、32.83億元、-8.20億元及-39.01億元,其中投資收益分別為143.17億元、86.60億元、73.19億元及24.03億元,報告期內呈下降趨勢。

對此,廣汽集團表示,其投資收益主要來源于對合營、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持有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期間取得的股利收入等。報告期內投資收益水平有所下降,主要因為投資企業經營效益及股利政策波動導致。

此外,廣汽集團方面在募集說明書中還表示:“如未來汽車行業的競爭進一步加劇,發行人(指廣汽集團)所投資公司的經營效益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發行人的投資收益,發行人的利潤增長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

對于流動資金,募集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廣汽集團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8.34億元、-24.71億元、-117.51億元及-42.44億元。

根據廣汽集團總體發展規劃,未來三年,其仍將與其他合作方共同開展項目投資。隨著未來投資支出加大,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的資金壓力。

產品開發周期縮短至18~24個月

根據募集說明書公布的財務數據,在報告期內,廣汽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100.06億元、1297.06億元、1077.84億元和426.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9.98億元、37.40億元、-4.94億元和-34.80億元。

對此,廣汽集團解釋稱,報告期內凈利潤呈現一定的下降趨勢且由正轉負,主要是因為2024年以來,受汽車行業競爭加劇影響,公司汽車銷量有所下降,同時為應對市場競爭,追加營銷投入導致。“若汽車行業競爭加劇,可能會影響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廣汽集團方面表示。

為了爭取在未來格局中處于主動地位,當下面臨嚴峻挑戰的廣汽集團已在積極求變。2024年廣州車展期間,廣汽集團啟動廣汽未來三年最重要的“番禺行動”,嘗試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將總部搬遷至廣州番禺、調整自主品牌管理方式與組織架構等。

“在‘番禺行動’的引領下,廣汽集團正以技術自立自強為根基、以用戶需求為驅動、以組織變革為突破,全面推進研產供銷一體化改革。”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在10月20日的央視《對話》欄目中表示。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官微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集團的改革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上述欄目中,馮興亞透露,導入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后,廣汽集團的新產品開發周期從原來的30個月縮短至18~24個月,產品開發成本下降了10%。

除了加速內部轉型,廣汽集團也在尋求外部賦能,華為就是被其寄予厚望的合作伙伴。在上述欄目中,馮興亞透露,廣汽集團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新品牌“啟境”會全系列、全棧搭載華為乾崑智能化解決方案,并對標華為IPD及IPMS(集成產品營銷服務),首款車型計劃于2026年年中正式推向市場。

“從去年10月合作以后,我基本每個月都會來(廣州)一至兩次。這次合作,雙方的領導層都非常支持,團隊合作也非常緊密。我們現在在廣汽駐場的團隊就有幾百人,聯合作戰,不分彼此。”在上述欄目中,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

馮興亞認為,當前廣汽集團已進入“戰時狀態”。“我們的目標是‘再造一個新廣汽’。這就意味著,思想要轉變,流程要重塑,組織要重構,技術要突圍,這是廣汽要打贏用戶需求、產品價值、服務體驗這三大戰役的必然狀態。只有通過這樣的‘高密度作戰’,才能確保改革不斷檔、創新不停步。”馮興亞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