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特發服務半年內3次發布股東減持計劃 股價逆勢跌12%背后藏何玄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2 16:27:17

10月21日晚,特發服務發布股東減持計劃,這是近半年內第三次減持計劃,累計減持上限達7%。年內,特發服務股價逆勢下跌11.93%,跑輸大盤。同時,公司營業收入增速下滑,凈利潤增速偏低,現金流趨弱。

 每經記者|閆峰峰    每經編輯|吳永久    

剛經歷完5月的減持,9月又來,10月接著拋。這種“接力套現”的戲碼正在創業板上市公司特發服務上演。

特發服務近半年已連發三次減持計劃,累計減持上限達7%,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發服務年內股價逆勢下跌11.93%,明顯跑輸大盤與行業指數。同時,公司也面臨業績增速下降、現金流趨弱等問題。

近半年發布3次減持計劃 3名股東上演“接力套現”戲碼

2025年10月21日晚間,創業板上市公司特發服務發布公告稱,股東龍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信建設”)與嘉興創澤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嘉興創澤”)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1%,合計減持上限為2%。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注意到,這是特發服務自2025年5月以來第三次發布股東減持計劃,三次減持計劃上限比例合計已達7%。而在此前,特發服務分別于今年的5月、9月發布過減持計劃。

此前,特發服務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披露減持計劃,公司股東新余市銀坤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坤公司”)、龍信建設、嘉興創澤分別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總股本的1%,此次減持計劃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總股本3%。本次減持前,銀坤公司、龍信建設、嘉興創澤分別持有公司股份9.75%、5.7%、3.99%的公司股份,其股份來源分別是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的股份、司法拍賣所得、執行法院裁定。

最終,該3名股東在6月13日~7月8日陸續完成其本次減持計劃,均按減持上限比例1%完成,累計減持了3%的股份。按照其各自的減持均價計算,本次減持,銀坤公司、龍信建設、嘉興創澤分別套現7468.11萬元、7005.5萬元、7106.27萬元。

在以上5月份的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后不久,特發服務在9月18日再度披露減持計劃,其股東銀坤公司擬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的股份,減持期間為2025年10月17日至2026年1月16日。當前,該減持計劃仍在實施中。

而在特發服務披露的9月份的減持計劃仍在實施的期間,特發服務在10月21日發布了本次龍信建設和嘉興創澤的減持計劃。近半年來,特發服務發布的3次減持計劃的上限比例已達7%。而在以上3次減持計劃中,銀坤公司、龍信建設、嘉興創澤分別出了兩次。

實際上,除了以上近半年發布的減持計劃,特發服務在今年的1月披露過銀坤公司完成減持1%股份的公告,在3月披露過龍信建設完成減持0.99%股份的公告。而這兩份減持計劃則是2024年披露的。

股價明顯跑輸同行 營收增速下滑明顯

特發服務以上股東的減持計劃,似乎給其股價帶來不小的壓力。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發現,今年以來,特發服務的股價累計下跌了11.93%,明顯跑輸同期的指數漲幅。同期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分別上漲了16.77%、24.79%,而同花順的物業管理概念指數今年漲幅為20.96%。

特發服務的股東頻繁減持的也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注意到,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有不少留言是關于股東減持的問題。

雖然特發服務的3名重要股東持續減持公司股份,但特發服務營業收入依然保持增長態勢,其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48億元、28.64億元、13.93億元。不過,公司同期的營業收入增速卻明顯放緩,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22.04%、17.00%、3.59%。

而相對于較高的營業收入增速,其凈利潤的增速則明顯偏低。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1.20億元、1.22億元、0.5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30%、1.24%、2.69%。

同時,公司的現金流似乎也有所趨弱:公司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從2024年同期的-304萬元降至-5125萬元。而公司上半年-5125萬元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創出了其上市以來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的最低值。對于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的下滑,公司解釋為本年度應收賬款占用資金增加。

對于特發服務股東持續減持以及公司的業績變化和股價情況,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撥打了其財報上的聯系電話,但多次撥打均未接通。

公開資料顯示,特發服務主營業務為綜合物業管理服務、政務服務、增值服務。公司屬于物業行業。截至10月22日,特發服務總市值71.64億元,動態市盈率58倍,估值處于行業中游水平。

對于特發服務所在物業管理行業,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物業管理行業步入平穩發展階段。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統計,物業管理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259.1億平方米增加至2024年的314.1億平方米,年復合增速為4.9%,規模穩中有升。上市物企總合約及在管面積均顯著擴張,但增速放緩,行業已步入平穩發展階段。

申萬宏源證券研報指出,短期來看,由于房地產基本面超預期下行影響,物業管理行業呈現總體降速、物企分化進一步加劇趨勢。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024942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