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2 12:32:29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龍源電力海上風電綜合探測平臺是否已投入商業化應用?預計可為海上風電運維成本降低多少百分比?公司是否會對外輸出該技術?
龍源電力(001289.SZ)10月2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投資建設的海上風電綜合探測平臺是服務于海上風電安全、高效運營的重要基礎設施。目前,該平臺已投入運行,為公司海上風電場的安全預警、運維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服務。 該平臺開創“水上無人船+水下機器人”的無人化海上作業模式,搭載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探測裝置,配備慣性導航懸停等技術,可以對海纜和樁基設備進行360度“聲光電磁一體化”綜合掃測,構建海底地形地貌三維模型,實現纜線破損位置探測與定位,增強水下設備直觀可視性和監控能力,能夠有效應對海上風電“低窗口期”運行檢測困境,解決海纜故障定位難等“卡脖子”問題。相關成果已經在江蘇大豐、環港等海上風電項目中成功應用,海纜故障定位時間由原來的22天減少至2-3天,檢測效率提升10倍以上,檢測精度達到±0.1米,成本有所降低,為我國海上風電向深遠海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記者 胡玲)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