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21:19:59
10月15日,“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在深圳開幕。華潤微董事長何小龍稱,人工智能發展加速,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行業前景好、需求大。當前地緣政治下,中國建半導體自主供應鏈很重要。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該產業核心增長極之一,有眾多龍頭企業及企業鏈,新增科創企業多,下游需求龐大,企業集群效應強。
每經記者|孔澤思 每經編輯|廖丹
10月15日,“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開幕式上,華潤微(SH688396,股價55.21元,市值732.9億元)董事長何小龍表示,當前是從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最大的體現就是人工智能發展加速。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都非常有希望,需求量也會很大。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何小龍表示,芯片是信息產業的基石,也是現代工業的基石。“都說2030年整個產業規模達到1萬億元,如果人類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可能這個規模還會持續發展。”
在當前地緣政治環境下,中國建立半導體自主供應鏈尤為重要。何小龍認為,半導體是同時影響經濟增長、國防安全、產業升級的基礎。因此,要打破壟斷,做到全鏈條自主可控。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崛起為中國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增長極之一,區域內部形成了以廣州、深圳、珠海三大核心城市為主導的協同發展的全產業鏈條布局。大灣區擁有華為、比亞迪等龍頭企業以及超萬家產業鏈公司,正成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升級和全球化競爭的重要力量。
何小龍表示,過去一年粵港澳大灣區新增科技創新企業達34萬家,成為全國創業活躍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大灣區聚集了海量消費電子等企業,擁有半導體領域龐大的下游需求。
“從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到設備和材料超過1.2萬家企業,構成了強大的集群效應。”何小龍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