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產軟件板塊走強背后:我國“關鍵軟件”企業成色幾何、研發決心多大?

2025-10-13 23:10:08

10月13日,國產軟件板塊逆勢活躍,108只股票上漲,中國軟件等多股漲停。全球科技競爭下,中國軟件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東方證券指出“關鍵軟件”包括基礎和工業軟件。目前,辦公軟件滲透率提速,操作系統崛起,企業軟件已跨越“跟跑”階段。工業設計類軟件作用關鍵但國產化率低,國產替代前景大,國產CAD軟件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大概在1/8左右。

 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編輯|張益銘    

10月13日,國產軟件板塊持續發力,相關概念股逆勢表現活躍。截至當日收盤,中國軟件(600536.SH)、金山辦公(688111.SH)、誠邁科技(300598.SZ)、麒麟信安(688152.SH)等國產軟件概念股股價大幅上漲。據東方財富數據,國產軟件(BK0696)板塊當日有108只股票上漲,漲幅靠前的有:盈建科(300935.SZ)、榕基軟件(002474.SZ)、中國軟件等。

消息面上,10月12日,天風證券發布研報稱,在全球科技競爭與供應鏈安全要求提升的背景下,關鍵基礎軟件自主可控成為必答題,中國軟件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東方證券提到,“關鍵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基礎軟件,以及工業設計、工業控制在內的各類工業軟件。此外,記者注意到,作為基礎軟件范疇的辦公軟件,其國產化問題同樣備受市場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國產辦公、ERP(企業資源計劃)等應用軟件龍頭公司、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工業軟件龍頭公司財報,并采訪了相關企業與行業分析師,深入剖析“國產關鍵軟件”核心企業的成色。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不少國產軟件龍頭企業的研發費用常年高企,占公司當期營收比例高達20%、30%,甚至50%,技術突破的決心可見一斑。

國產軟件股逆勢上揚

10月13日,A股三大指數均有輕微下跌,其中上證指數收于3889.5點。這種情況下,國產軟件板塊成為13日二級市場的“亮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13日上午開盤之后,國產軟件概念股的股價上漲勢頭較好,市場情緒相對高漲。從各大概念股上午的股價表現看,金山辦公的股價盤中漲幅一度達18.18%;誠邁科技和麒麟信安一度漲超13%??

東方財富客戶端顯示,10月13日,國產軟件板塊里的236家上市公司中,108家的股價上漲,其中3家公司漲停收盤,分別為盈建科、榕基軟件、中國軟件。

公開資料顯示,盈建科是國內少數具有能力承擔涵蓋建筑物全生命期BIM(建筑信息模型)功能軟件研發的企業;榕基軟件為國內信創政務細分領域的先行者;中國軟件則聚焦網信業務,以操作系統為核心,形成了“基礎軟件”和“黨政核心應用解決方案”雙輪驅動的業務布局。

消息面上,10月9日,商務部發布2025年第61號公告,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該公告附件采用wps格式。12日,“商務部公告附件首次改為wps格式”詞條登上微博熱搜。

10月10日以來,國內多家券商機構相繼發布研報,強調看好國產軟件的替代機遇。西部證券就指出,軟件國產創新的緊迫性進一步凸顯,國產操作系統、工業軟件、數據庫、辦公軟件、企業管理軟件、安全軟件等國產化機遇值得關注。

基礎軟件國產化:辦公軟件滲透率提速,操作系統軟件崛起

東方證券10月12日研報指出,“關鍵軟件”一般是指支撐國家關鍵領域運行、保障系統安全且難以替代的軟件,對國家安全、經濟建設、社會穩定等方面有重要意義。從具體品類而言,“關鍵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基礎軟件,以及各類工業軟件,如CAD、CAE、CAM、EDA等工業設計類軟件和PLC、DCS等工業控制類軟件。

據工信部《2025年上半年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今年上半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7.06萬億元,同比增長11.9%;軟件業利潤總額8581億元,同比增長12%;軟件業務出口283億美元,同比增長5.3%。工業軟件、基礎軟件等重點軟件產品收入穩定增長,收入1.54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占全行業收入的21.9%。

基礎軟件領域,10月13日,金山辦公股價以8.32%的日漲幅收盤,最新市值沖到了1490億元。福昕軟件則以2.91%日漲幅收盤。

13日下午,金山辦公方面回應每經記者采訪稱,金山辦公作為國產辦公軟件企業,維護用戶數據安全,定義符合中國企業的辦公標準,既是責任,更是使命。目前,WPS Office PC(個人電腦)端國內日活設備數已突破1億,主要產品的全球月活設備數達6.51億。“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協同辦公,金山辦公近期將做產品升級,為企業級客戶持續創造價值。未來,我們將持續堅持技術立業、用戶第一,助力提升辦公效率,守護信息安全。”

公開資料顯示,WPS Office系列產品研發始于1988年,是全球較早的辦公軟件產品之一。近年業績表現上看,金山辦公近5年營收保持連續增長,歸母凈利潤也連續3年增長。

2020年,金山辦公的營收規模為22.61億元,但到2024年,公司的營收已翻番增長至51.21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與凈利潤繼續保持同比增長。

研發費用上看,2021年至今,金山辦公每年投入研發費用均超10億元。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為16.96億元,占當期營收比例高達33.1%。今年上半年,金山辦公的研發費用9.59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8.7%。公司稱,主要是研發人員薪酬增長及研發AI(人工智能)投入增加所致。

操作系統方面,麒麟信安近幾年業績有一定波動。2024年,公司的營收規模2.86億元,歸母凈利潤793.57萬元。今年上半年,麒麟信安營收同比增長了5.19%,但歸母凈利潤處于虧損狀態。研發投入上,麒麟信安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也超過27%。

記者獲悉,按用戶與應用場景,操作系統可分為兩類:一類面向行業生產及關鍵業務;另一類面向個人及政企辦公。國產操作系統雖起步晚、市占率低,但在政策支持及CentOS停服影響下,國產操作系統正在加速崛起。麒麟信安在2025年上半年財報中表示,中國操作系統產業正從“跟跑”邁向“并跑”,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縮小。

中國軟件近三年營收呈現逐年下滑趨勢,近兩年歸母凈利潤虧損。不過,難能可貴的是,中國軟件的研發費用常年保持在10億元以上。以2024年為例,中國軟件的研發費用12.02億元,研發投入合計15.8億元,占營收比例也高達30.4%。

天風證券認為,隨著信創進入區縣下沉+行業拓展的2.0階段,我國的基礎軟硬件生態加速完善。

企業軟件:已跨越“跟跑”階段

在工業軟件領域,10月11日,用友網絡曾在官方公眾號發文稱,國產軟件在技術、政策、市場與生態上的積累,已具備替代能力,美國對“關鍵軟件”的出口管制,將加速中國軟件國產化進程。“這樣的‘卡脖子’行為,只會讓中國軟件行業更加強大。”

據悉,用友是國內ERP主流廠商之一。用友在上述文章中表示,用友是國內替換國際廠商企業軟件最多的廠商。用友強調,中國企業軟件已跨越“跟跑”階段,具備在全球賽道上“領跑”的硬實力。截至目前,已有6.5萬多家大型、中型企業選擇用友BIP推進數智化轉型升級。

記者從賽迪顧問方面獲悉,當前,中國ERP市場集中度已經相對較高。2024年,在中國ERP市場,TOP8廠商市占率合計為67.4%。其中,用友排名第一,市占率為16.2%;金蝶排名第三,市占率為13.1%;浪潮排名第五,市占率約7.1%。

艾瑞數智研究團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國家政策層面高度鼓勵ERP的國產化替代,在央國企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下,國產ERP仍然有較大的需求空間。這過程中也有挑戰:從國外ERP替換為國產ERP會面臨業務流程重構、數據遷移等痛點,同時國產ERP在部分高端功能的適配及生態協同支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劣勢。“當前正是ERP產業向智能ERP迭代升級的關鍵窗口,國產ERP如能把握機遇,將有望加速縮小與國際領先產品之間的差距。”

CAD類設計軟件:國產替代前景大

工業軟件中,工業設計類軟件和工業控制類軟件的國產化替代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工業設計類領域,浩辰軟件10月13日以6.48%的日漲幅收盤,華大九天的日漲幅達11.78%。

東方證券10月12日的最新研報援引第三方統計數據稱,工業設計類軟件作用關鍵但國產化率低,工控領域國產份額相對較高。根據IDC統計,2024年國產CAD整體份額為27%左右,其中二維CAD高于三維CAD、中低端產品高于高端。但隨著中望軟件等三維CAD技術的攻關與突破,未來產品力將持續提升;另據統計數據,2022年國產CAE份額不足20%,而按照集微咨詢數據,2022年國產EDA份額也不到2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中望軟件是國內CAX龍頭企業,其自研CAD軟件收入規模排名國內廠商首位。

從財務數據上看,近三個年度,中望軟件的營收與凈利潤持續攀升。2024年,中望軟件的營收規模為8.88億元,歸母凈利潤6396萬元。研發費用方面,以2024年為例,公司研發費用4.46億元,占當期營收比例超50%。

一名CAD行業人士10月13日接受每經記者采訪稱,美國將對“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的消息,對國內CAD軟件領域帶來的影響目前還較難評估。他還提到,2024年國內CAD正版軟件的市場規模大概在80億元左右。國內主要廠商是中望軟件和浩辰軟件,以這兩者2024年的營收規模(中望軟件8.88億元、浩辰軟件2.89億元)計算,大概可估算出,國產CAD軟件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大概在1/8左右,占比還很低,因此國產替代的空間也很大。

(每經記者可楊對本文亦有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835324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