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15:52:12
小長假期間,國內出游人次近9億,傳統4A、3A景區卻遇冷,不少陸續登上“拍賣席”,如歷山景區等,近五年至少10家4A、3A景區面臨拍賣,且多數流拍。專家指出,很多景區資產不優質,經營不善,利潤有限。目前國內景區同質化嚴重,非頭部景區陷入“有A無客”境地。相關部門已對部分景區降級或取消等級,老牌景區也在自我革新。
每經記者|張文瑜 每經編輯|張靜
剛結束不久的小長假,國內出游近9億人次,網紅城市、知名景點長滿了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批擁有4A、3A頭銜的傳統景區,卻陸續登上了“拍賣席”。
9月中旬,山西歷山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垣曲縣歷山度假村有限公司名下固定資產第三次拍賣流拍。這片被譽為“華北綠肺”的原始森林景區,起拍價從首次的1.85億元一路降至1.18億元,折價超過36%,依然無人問津。

來源:阿里拍賣平臺官網
歷山景區并非個例。洪江古商城、江西青龍巖、蘇州靜思園……這些曾經的地方旅游名片,光環正逐漸褪色。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至少有10家4A級、3A級景區面臨破產或拍賣,多數歷經多次流拍,價格一降再降,卻依舊難尋接盤者。
歷山景區的命運,是這一輪景區“拍賣潮”的縮影。
位于山西省南部的歷山,傳說中舜帝曾在此耕治,這里保存著華北地區唯一的原始森林,動植物資源豐富,素有“華北綠肺”“天然大空調”之稱。作為國家4A級景區的歷山景區坐擁舜王坪、女英峽、娥皇谷等景點。

來源:阿里拍賣平臺官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具備自然資源稟賦的景區,卻遭遇了運營“困境”。
今年4月,由于運營方山西歷山旅游投資有限公司陷入嚴重債務危機、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未在法定期限內提交破產重整草案,被法院裁定破產,景區資產走上拍賣席。
根據阿里拍賣平臺公告,固定資產清單上,其房屋建筑、機器設備、車輛等清算價值約1.59億元。
從8月15日至今,歷山景區歷經三次拍賣,起拍價從1.81億元一路降至1.18億元,均以流拍告終。

來源:阿里拍賣平臺官網
目前,該景區處于正常運營狀態,在美團平臺上,該景區門票標價75元/人,評分為3.9(滿分5分),有游客評價稱:“景色一般,但空氣質量好。”“票價虛高,設施沒跟上”。
同樣在等待“接盤者”的,還有被稱為“中華商業故宮”的4A級景區洪江古商城。
這座保存較為完好的瀕水古建筑群,目前仍正常運營,卻也難逃被拍賣的命運。在9月28日以7090萬元二度流拍后,其將于10月20日第三次登上拍賣臺,價格亦降至6400萬元。

來源:阿里拍賣平臺官網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五年來,全國至少有10家4A級和3A級景區被掛牌拍賣,其中多數遭遇流拍、降價,卻依然無人問津。
如江西青龍巖景區,作為丹霞地貌類的4A級景區,在10月11日的第四次拍賣中再度流拍,起拍價已從5.06億元大幅下調至3億元;蘇州靜思園破產拍賣因無人參加而告終;翼天文化旅游城、南陽寶天曼景區……這些曾經的地域旅游名片,正一個個淪為“棄子”。
曾經象征著“金字招牌”的4A、3A級景區,如今卻在拍賣臺上頻頻遇冷。A級景區的光環,似乎正悄然褪色。
“問題的核心在于,很多景區資產本身稱不上優質,從定位到品質,可能從一開始就走錯了路。”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直言。他進一步指出,不少景區后續還疊加了經營不善、融資負擔重等難題,導致財務成本高企。
在周鳴岐看來,接手這類景區往往意味著要承擔高昂的改造投入,而回報卻充滿不確定性。“除非是知名度極高、資源稀缺的頭部景區,否則大多數普通A級景區的利潤空間非常有限,接盤意義不大。”
不過,也有項目成功覓得“接盤者”。
2023年,米倉山大峽谷掛牌出售時,設置了頗為苛刻的受讓條件,要求競買人須具備文旅項目開發管理運營資質,注冊資本金5億元以上(含5億元),2023年資產總額在15億元以上,且競得該資產后五年內總投資不得少于20億元。

來源:阿里拍賣平臺官網
最終,該項目被旺蒼縣一家地方國有企業以起拍價拿下。
“并不是掛上A級,就自然受到市場認可。”周鳴岐分析指出,目前國內景區中,第一大類型就是山岳型景區,第二大類就是古村古鎮,數量龐大但同質化現象嚴重,真正具備稀缺性與號召力的如“三山五岳”、麗江古城等,始終客流如織,甚至游客數量在逐年增長。
而一些非頭部景區,卻陷入“有A無客”的尷尬境地。
從評價體系來看,A級旅游景區主要由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景觀質量、游客意見三部分構成,總分1200分。
其中分值占比最高的是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該項共分8個子項:旅游交通140分、游覽210分、旅游安全80分、衛生140分、郵電服務30分、旅游購物50分、綜合管理195分、資源和環境保護155分。5A景區的評分需要滿足950分及以上,4A景區達到850分即可,3A則為750分。

真正關乎景區核心吸引力的“景觀質量”,僅占100分。其中,資源吸引力65分,市場吸引力35分。5A景區需達到90分,4A為80分,3A為70分。“游客滿意度”同樣為100分,評級標準與“景觀質量”相似。
這意味著,一些資源稟賦普通的景區,完全可以通過后期改造與管理提升,“掙分晉級”,拿到A級招牌。這類景區本質上只是“達標景區”,而非真正具備歷史資源稟賦和市場號召力的“優質資產”。
根據《2024年文化和旅游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有A級旅游景區16541個。而在2012年,這一數字僅為6042個,12年間,A級景區數量凈增超過一萬個。
數量持續擴容,但非頭部A級旅游景區的市場吸引力在不斷稀釋,已成不爭的事實。
尤其對于古村、古鎮類景區而言,前期投入多為重資產模式,甚至涉及融資開發。然而,若缺乏真實的歷史底蘊、文化獨特性或品牌認知度,便極易陷入運營困境:門票收入難以覆蓋高昂投入,二次消費乏力,“門票經濟”依賴嚴重。
“絕大部分景區的收入來源是門票,對非頭部景區來說,客流本身存在明顯天花板。”周鳴岐分析稱,“定價偏低難以回本,偏高則會勸退游客。”即便客流量有所提升,但缺乏獨特體驗與消費場景的同質化景區,仍難以撬動游客的二次消費意愿。
相比之下,如環球影城、迪士尼等超大型主題樂園,以其強大的IP價值和場景獨特性,突破了“門票經濟”的局限。周鳴岐指出,“迪士尼的二次消費收入已超過門票,核心在于其IP衍生品具備不可替代的吸引力。”
此外,國內旅游消費趨勢也在近年發生結構性轉變。
隨著年輕一代成為旅游消費主力,他們對旅游體驗的需求,已不再是簡單地“看山看水”,而更看重互動性、參與感與社交屬性。縣域旅游、周邊游、自駕游成為趨勢,年輕人或奔赴西北追尋壯闊自然,或選擇一座冷門小城短暫“躺平”……
與此同時,重慶洪崖洞、西安大唐不夜城、上海外灘、杭州西湖等熱門景點依舊人氣不減;而淄博、天水等新興網紅城市,也憑借美食與流量吸引了大批年輕人。這些地方往往具備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與社交話題性,得以在游客爭奪中脫穎而出。

天水伏羲廟
上述背景下,傳統自然景區若缺乏排他性、獨特性資源,便很難在激烈的注意力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于許多景區而言,評上A級并非終點,沒有持續迭代的核心競爭力,終將被市場淘汰。
事實上,相關部門已有所行動。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對A級旅游景區進行質量等級認定與復核,共對229家A級旅游景區降低或取消質量等級,其中,77家國家4A級旅游景區被降級或取消質量等級,1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被降低質量等級,還對4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作出通報批評處理并限期整改。
老牌景區的自我革新也在持續。如5A級洛陽龍潭大峽谷推出“一張門票用一年”活動,實現客流回升;本溪關山湖景區設置“野人谷”互動區走紅,引發多地景區爭相模仿。
“降價回流終究是個例”,周鳴岐也提醒,“如果大家都這樣,就不具備競爭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