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1 20:26:08
10月10日晚間,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公布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活動調整規則,10月13日至12月31日,將按“個人消費者報名、公證搖號、中簽獲取資格”方式開展。多名銷售人員稱,通知下發突然,兩天內到店購車消費者或增加。近期全國多地汽車置換補貼政策出現調整,專家認為,叫停“以舊換新”補貼的僅為極個別省市或地區,絕大部分地區還是會將這一政策貫穿全年。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余婷婷
10月10日晚間,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公布了關于調整2025年上海市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活動規則的公告。
公告顯示,自10月13日至12月31日(以《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載明的開票日期為準),按照“個人消費者報名、公證搖號、中簽獲取資格”方式,開展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補貼活動。經公證搖號取得資格的個人消費者,可按規定提交報廢更新或置換更新補貼申請。未經公證搖號取得資格的個人消費者,其補貼申請不予受理。
上海市商務委表示,本市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活動規則主要涉及兩方面調整:一是關于補貼申請方式調整。按照“個人消費者報名、公證搖號、中簽獲取資格”方式,開展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補貼活動。二是關于報廢更新補貼申領新增限定條件。10月13日開始,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車并申請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的,所購新車應當在上海市進行注冊登記。上述日期以《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載明的開票日期為準。
“窗口期”僅為兩天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新規定,留給消費者享受“全民補貼”的“窗口期”僅為兩天。
“通知下發得比較突然,昨晚11點就已經給一些意向客戶發微信提醒盡快下單,并且告訴他們銷售都是通宵在線的。”10月11日,一名蔚來汽車銷售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置換補貼需要搖號才能獲得,但中簽幾率還是未知數。而且置換補貼需車輛開票才能申請,只有購買現車或者展車才能趕上‘末班車’。”
極氪汽車的銷售人員也表示,只有這兩天購買現車開票后,才能趕上“全民補貼”,否則只能通過搖號獲取。“只有買現車才來得及,如果貸款購車的話,最好今天定下來,貸款審批也需要一定時間,這樣才能確保明天能夠完成開票。”一名智己汽車的銷售人員說。
根據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的釋疑,在本周日(10月12日)前取得了新車銷售發票但未提交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的個人消費者,以及取得了發票但未完成車輛注冊登記手續的個人消費者,都不需要參與搖號。這類消費者在完成車輛注冊登記手續后,可以直接在補貼申請截止日(2026年1月10日)前按規定提交補貼申請。后續經搖號取得中簽資格的個人消費者也應當于2026年1月10日之前按規定提交補貼申請。逾期未提交補貼申請或補正相關申請信息的,均不予受理。
關于報名的次數,原則上每兩周開展一輪報名。第一輪報名時間為10月25日至27日。當次沒有中簽的,可繼續參加下次搖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報名僅限申請汽車報廢更新或者置換更新補貼資格,不能同時申請上述兩項補貼資格。
多地收緊“置換補貼”
根據上海市此前發布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個人消費者購買10萬元以上(含)的新能源小客車新車,且在規定期限內轉讓本人名下的小客車,給予一次性1.5萬元定額補貼;個人消費者購買10萬元以上(含)國六b排放標準的燃油小客車新車,且在規定期限內轉讓本人名下的燃油小客車,給予一次性1.3萬元定額補貼。
在實地走訪過程中,多名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據說搖號中簽率比較低,不確定性很大,預計今明兩天到店購車的消費者會明顯增加,尤其是此前就有意向的客戶會盡快下單。
“我們看了很長時間智己LS6,試駕過了還挺滿意。銷售告訴我們明天是最后一天,正好我們看的這版本有現車,之后買的話要搖號才能有補貼,相差1.5萬元還是挺多的,所以今天下班就直接來簽約了。”10月11日,在智己汽車門店,一對年輕的夫妻對記者講述道。不過,也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不會因為政策變化而迅速下單,購車還要多方對比后才能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海之外,近期全國多地汽車置換補貼政策出現重要調整。江蘇、湖北、重慶等多個省份相繼收緊了申領條件,或改為“先搶資格后購車”的新模式。青海、貴州等地甚至宣布暫停汽車“以舊換新”補貼。不過,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看來,叫停“以舊換新”補貼的僅為極個別省市或地區,絕大部分地區還是會將這一政策貫穿全年。
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稱,按計劃將于10月下達第四批69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繼續支持地方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以舊換新’補貼并不會在某個時間集中用完,大部分地區的補貼政策應該會貫穿全年。”郎學紅表示,展望四季度,44.4%的經銷商持樂觀態度,預判車市銷量將實現5%至10%的同比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