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09 20:12:09
每經編輯|陳柯名
核聚變賽道有多大吸引力?
據證券時報,針對“圣湘董事長戴立忠創立核聚變公司”的消息,圣湘生物方面向記者回應稱,戴立忠是鴻鵠聚變(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人與實控人,目前該項目只涉及戴立忠個人投資,戴立忠不參與鴻鵠聚變的的日常運營工作。

官網截圖
據公司官網介紹,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自主創新基因技術為核心,集體外診斷試劑、儀器、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及生物制藥為一體的診療一體化方案提供商。公司在科創板上市(股票代碼:688289),并躋身中國醫藥工業百強及全球醫療器械企業TOP100榜單。
公司以長沙、上海為雙戰略支點,輻射全國、布局全球。在北京、成都、廣州、武漢等全國主要城市和英國、法國、美國、印尼、菲律賓、泰國等全球重要區域設立了分子公司或分支機構,構建起全球化運營網絡。

來源:wind
公開資料顯示,戴立忠,1968年7月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北京大學學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碩士、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后。先后當選第十三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屆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是國家高層次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僑界十杰,長沙市A類人才(國際頂尖人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創新爭先獎、中國專利銀獎、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先進個人等重大獎項60余項。現任圣湘生物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
據圣湘生物微信公眾號,9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受邀參加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大會。

此外,工商信息顯示,鴻鵠聚變(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鴻鵠聚變”)實際成立于2023年12月7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為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核電設備成套及工程技術研發等。
鴻鵠聚變法人代表、董事為徐文飛,只持有鴻鵠聚變1%的股份;戴立忠為實控人、控股股東,并任職監事,持股為99%。
該公司曾用名為湖南鴻鵠聚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從其工商信息變更來看,該公司從2025年初開始有了較大變化:從一家湖南公司變更為上海公司,并新進了財務負責人劉思齊。

資料顯示,鴻鵠聚變系國內首家開發高溫超導仿星器作為未來聚變發電站技術路線的商業聚變公司,仿星器無需等離子體電流適合作為穩態運行的商用聚變反應堆。
據證券時報,在9月底召開的202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鴻鵠聚變作為商業聚變企業在“核電專精特新企業展區”首次公開亮相。核聚變發電俗稱“人造太陽”,目前處于從實驗室逐步走向工程驗證的發展階段。與主流的托卡馬克技術路線不同,鴻鵠聚變采用仿星器技術路線,其工程可行性在今年已獲驗證,有望與托卡馬克路線形成良好互補。
鴻鵠聚變首席執行官席鵬偉在活動中介紹,公司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建成國際首臺高溫超導仿星器聚變實驗裝置,目標是未來既向市場提供仿星器聚變堆整機產品,也成為聚變產業鏈的關鍵技術支持伙伴,定位聚變電站行業核心技術開發與供應商。
“作為科學家,戴立忠深知核聚變能源的價值已超越單一的能源供給范疇,成為關乎全球可持續發展、科技文明躍升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關鍵領域;核聚變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未來發展意義重大,很早就開始關注和研究這個領域。以人大代表身份,戴立忠連續多年向國家提出整合國家和市場化資源推動聚變商業化發展的相關建議。投資創立鴻鵠聚變是他將政策建言轉化為產業實踐的關鍵一步。”圣湘生物方面表示。
公開信息顯示,連續三年,戴立忠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多項推動可控核聚變發展的建議:2023年倡導“市場化、產業化推動可控核聚變裝置研發”,2024年明確建議“將仿星器作為輔助路線”,2025年提出“構建區域聚變產業鏈,建立全國聚變產業聯盟”。總結來看,戴立忠期望在這一領域形成“國家隊主導主流路線、民營隊探索互補路徑”的協同創新體系。
市場方面,圣湘生物今日報收21.36元/股,上漲0.9%,最新市值123.76億元。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陳柯名 杜恒峰
校對|許紹航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證券時報、《科創板日報》、公開消息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