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 2025-10-09 20:34:26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8天長假期間,四川文旅市場呈現供需兩旺、量質齊升、安全有序的繁榮景象。來自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數據顯示,經第三方大數據綜合測算,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4734.15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總額384.01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分別增長8.32%和6.53%。全省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共接待群眾931.43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31.1%。

▲國慶中秋長假,成都春熙路商圈熱鬧非凡
盤點這個國慶中秋假期的特色亮點,文旅消費活力的迸發非常亮眼。其中,四川重點景區呈現火爆態勢,18家5A級景區累計接待游客522.35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1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分別增長12.56%和8.38%。
其中,九寨溝景區連續7天單日接待達4.1萬人次,假期累計接待游客30.57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24.39%。峨眉山—樂山大佛、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溝、安仁古鎮、閬中古城等熱門景區游客量持續高位運行。
綜合美團、攜程、去哪兒等平臺數據,四川文旅消費規模全國排名第四,夜間文旅消費同比增長18.2%,成都位居全國文旅消費目的地城市第二。省旅投集團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854.14萬元、同比增長4.09%,旗下景區營收同比增長33.06%、酒店營收同比增長13.37%。

▲長假期間,閬中古城游人如織
與此同時,新場景新業態備受青睞。全省各地圍繞“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推出一批具有辨識度和吸引力的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
其中,成都市推出“錦遇良緣”“鳳求凰·天府崍禧”“浪漫三行詩”等“蓉城囍事”主題活動,將個人幸福和家國情懷編織成金秋最美風景線;發布秋季“村糖會”雙主題地圖,以“田園+潮玩”的方式呈現成都鄉村美景和特色消費活力。綿陽市蝴蝶谷景區舉辦頂級手游賽事,以“電競+山水”場景“破圈”,帶動當地餐飲、民宿增收超五成。廣元市劍門關景區引入“人體骨骼”助力登山機械設備,阿壩州小金縣開通直升機低空旅游項目,甘孜州推出“非遺研學+文創+節慶美食”項目,南充市閬中古城首創“文創即門票”旅游新模式,引爆游客參與體驗熱情。各地推出“跟著城市足球聯賽游四川”系列活動,資陽市發布“必吃、必住、必購、必游”四大榜單;涼山州打造“賽事+商圈+文旅”融合消費新場景,創新推出“票根清單”服務,等等,“因賽赴城、以賽興旅”成為假期最亮眼的文旅圖景,推動“游客流量”向“消費增量”轉化。

▲興文石海景區演藝項目被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報道
這個假期,四川節慶特色活動豐富多彩,全省圍繞“國慶紅”邂逅“中秋月”舉辦群眾文化活動833場次,參與群眾達204萬人次,營造了濃厚的假日氛圍。
同時,全省演藝市場持續繁榮,全省舉辦營業性演出86場,吸引觀眾21萬人次,票房突破1億元,其中9場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帶動綜合消費5.8億元。成都市舉辦“蓉城之秋”國際音樂季,上海昆劇團全本《牡丹亭》在蓉城連演3天,現象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在蓉連演6場,場場爆滿。宜賓市興文石海景區聯合藍海眾浪集團打造《石海長歌》《僰影尋蹤》《仙宴洞天》三大全新演藝項目,被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報道。瀘州市“銀河左岸”音樂節推出“美酒+美食+文創”融合體驗,同步舉辦非遺互動、煙花秀、無人機表演活動,吸引游客20萬人次。“票根經濟”成為提振地方文旅經濟的強勁引擎。
此外,文博旅游熱度不減。各大博物館推出豐富多彩的特色主題展覽,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提升游覽體驗。德陽市三星堆博物館推出智能穿戴設備,讓游客近距離、沉浸式感受文物細節,接待游客18.4萬人次。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舉辦“月滿華誕·幻游三國”主題文化活動,打造沉浸式互動體驗與多元業態組合的三國幻境美學空間,接待游客75.52萬人次,同比增長17.61%。杜甫草堂博物館圍繞“浣花好時節·金秋譜華章”主題,引入“數字人”杜甫與觀眾互動,接待游客同比增長58.8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