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09 17:16:11
10月8日,Stellantis集團宣布領導團隊架構調整,中國市場戰略負責人奧立維被任命為中國及亞太區負責人。同時,Emanuele Cappellano等多位高管職務也有變動。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菲洛薩表示,新任命旨在為未來業務成功鋪路。2025年上半年,Stellantis集團業績下滑,凈虧損23億歐元。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裴健如
10月8日,Stellantis集團宣布對其領導團隊架構進行調整。其中,中國市場現任戰略負責人及資深顧問奧立維(Grégoire Olivier)被任命為Stellantis集團中國及亞太區負責人,并擔任集團領導團隊成員。
與此同時,Emanuele Cappellano將繼續領導集團Pro One商用車業務,并同時被任命為集團歐洲區和歐洲品牌負責人;安巴托(Jean-Philippe Imparato)將擔任瑪莎拉蒂品牌CEO,并致力于推動瑪莎拉蒂品牌和“Stellantis&You”業績的提升,向Emanuele Cappellano匯報工作;巴西和南美地區輕型商用車業務的現任商業運營負責人Herlander Zola被任命為Stellantis集團南美區負責人,接替Emanuele Cappellano的工作;Samir Cherfan加入集團領導團隊,繼續擔任集團中東和非洲區負責人及集團小微移動出行業務Micromobility負責人;Ralph Gilles繼續擔任集團設計負責人,并加入集團領導團隊;Francesco Ciancia將于2025年11月1日重返Stellantis集團,擔任集團全球制造業務負責人。屆時,Stellantis集團全球制造業務現任負責人Arnaud Deboeuf將離開集團。此外,亞太、中國及中東和非洲區總負責人Philippe de Rovira將從Stellantis集團離職。
對于此次架構調整,S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菲洛薩(Antonio Filosa)表示:“通過這些新的任命,我們正在提拔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杰出人才到集團的領導崗位,以便為我們未來業務的成功做好準備。我們還通過在集團的最高管理團隊為我們的中國和亞太區,以及中東和非洲區,進行明確的專責劃分來增強集團的區域性聚焦。”
實際上,自2024年12月唐唯實辭去S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職務后,Stellantis集團便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精簡其組織架構,并進行了多項高層人事調整。這一系列人事調整,反映出Stellantis集團正在規劃全新戰略,以扭轉其經營困局。據悉,Stellantis集團將于2026年上半年發布全新集團戰略。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Stellantis集團業績出現顯著下滑,營收為743億歐元,同比下滑13%;凈虧損23億歐元,去年同期凈利潤56億歐元。銷量方面,Stellantis集團今年上半年全球總銷量為269萬輛,同比下滑8%。
針對凈營收下滑的原因,Stellantis集團解釋稱,這主要是受北美和歐洲地區收入同比下滑影響,部分被南美地區增長所抵消。同時,Stellantis方面指出,集團重新制定了財務指導方針,預計2025年下半年財務指標將持續改善。
目前,Stellantis集團旗下擁有14個汽車品牌,包括標致、雪鐵龍、Jeep、瑪莎拉蒂等,但在中國市場卻聲量漸小。
今年以來,Stellantis集團多位高管頻繁到訪中國,與東風汽車集團高層展開會談,被業內視為其重新審視中國市場價值,欲加強與東風汽車集團合作的重要信號。
今年2月,Stellantis集團董事長、法拉利董事長約翰·埃爾坎(John Elkann)到訪中國,其目的是到中國“取經”,加速Stellantis集團的電動化轉型,以應對全球市場競爭,并推進其新能源業務在華發展。
此后,Stellantis集團現任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奧·菲洛薩(Antonio Filosa),于6月23日正式就任CEO后,在次月緊急到訪中國,并于7月30日起與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楊青、武漢經開區相關負責人等進行了會談。
“Stellantis集團將深化與湖北的合作,攜手東風汽車加快新能源轉型,努力在汽車制造領域產出更多優秀產品,實現互利共贏、可持續發展。”安東尼奧·菲洛薩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安東尼奧·菲洛薩與楊青的會談高度機密——雙方會面人數不超過5人,內容高度保密,顯示出談判的戰略級重要性。
緊接著,Stellantis集團旗下品牌中,標致全球CEO Alain Favey,雪鐵龍全球CEO Xavier Chardon,也分別在8月緊急到訪武漢與神龍汽車,考察中國新能源汽車與充電網絡及全生態鏈。
分析人士認為,Stellantis集團高層密集到訪中國市場,與前任CEO唐唯實時代的策略形成鮮明對比,新管理層顯然意識到,如果不能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就難以真正實現其全球電動化轉型戰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