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快訊

每經網首頁 > 基金快訊 > 正文

OpenAI聯手AMD,節后主線看AI,關注通信ETF(515880)、半導體設備ETF(159516)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09 10:00:07

國慶期間AI產業鏈迎來密集催化:AMD與OpenAI簽署數百億美元芯片采購協議,微軟宣布AI功能全面嵌入Office生態,OpenAI發布新版AI視頻模型Sora2,顯著提振了投資者對科技成長板塊的信心。

節后投資主線還得看AI,往后看,在流動性驅動的市場環境下,全球性的AI資本開支浪潮或將帶來結構性機會,可關注光模塊占比50%的通信ETF(515880)、聚焦國產替代的半導體設備ETF(159516)跟上行情。

OpenAI與AMD達成百億合作,國慶期間AI催化不斷

消息面,10月6日,OpenAI和AMD宣布達成一項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引發關注,共同開發基于AMD處理器的AI數據中心。根據該協議的條款,AMD將在為期四年的協議中,向OpenAI提供數十萬塊人工智能芯片,OpenAI承諾將購買價值6吉瓦的AMD芯片,從明年開始將首先購買MI450芯片。

該協議突破了以往單純采購關系,OpenAI不僅作為AMD大客戶,還成為未來重要戰略股東,極大增強雙方長期利益捆綁和動力協同。合作協議一方面顯著提升了AMD在高端AI芯片市場的競爭地位,有助于挑戰英偉達主導地位;另一方面,通過芯片采購,OpenAI也加速了自身多元算力底座建設,減少了對單一廠商依賴。

隨著數據中心投入和算力競爭加劇,近期科技巨頭間已經達成一系列此類合作協議,例如微軟多年來對OpenAI的持續投資,英偉達與英特爾達成的人工智能芯片合作協議,以及英偉達與OpenAI的合作等。

此外,國慶期間AI催化不斷,微軟于10月2日宣布,將Copilot Pro個人AI聊天服務全面整合進Microsoft 365,并推出了名為“365Premium”的全新訂閱層級。OpenAI于10月1日發布新版AI視頻模型Sora2及基于Sora2的完全由AI生成視頻構成的短視頻平臺Sora,視頻質量升級明顯并迅速火熱出圈,上線僅3天便登頂美國App Store免費榜。

節后主線看AI,AI產業趨勢明朗

展望后市,AI產業趨勢明朗,明年ASIC也會貢獻較大的增量,加上GPU本身仍在快速增長,AI芯片層面仍有快速增長。在目前A股流動性持續寬松,市場大盤表現良好的背景之下,AI有幾個明顯的優勢:

1)產業趨勢明確,商業模式已經跑通。北美云廠商的閉環已經形成,業績端高速增長已經可以反哺資本開支擴大,同時AI業務發展短期內算力仍然供不應求。國內發展節奏有望持續跟進。

2)市場規模較大,且對于部分環節目前市場規模二階導仍為正數,估值支撐較強。北美四家云廠商第二季度單季資本開支合計逼近千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超過60%。一方面,GPU的放量規模持續擴大,另一方面,技術密集度提升持續推高算力產業鏈零組件價值量,目前部分環節市場規模增速(注意是增速,不是絕對值)仍未見頂。

(3)產業邊際變化明顯,國產算力加速跟進。北美算力方面,GPU放量帶動了半導體產業鏈共同成長。國內方面,半導體產業鏈持續攻關,突破生產障礙的同時擴產持續推進,國產算力規模放量已在前夜。

(4)A股優質資產重估,AI產業鏈或成首要關注點。目前,北美算力帶動相關環節業績高增,國產算力相關的半導體產業鏈條代表我國工業生產的最高水平,有望享受重估紅利。

AI主線如何布局?關注通信ETF(515880)、半導體設備ETF(159516)

在海內外算力基礎設施持續投入的背景下,光模塊市場有望維持高景氣度。截至9月30日,通信ETF(515880)規模超115億元,同類規模第一,“光模塊+服務器+銅連接+光纖”占比超過77%(截至8月29日),良好的代表了算力硬件的基本面。其中,光模塊占比50%,可以關注相關布局機會。

除海外映射外,國產替代也勢在必行。自2018年來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高速發展,但目前我國半導體產業鏈條最大的卡脖子環節仍是設備,投資者可關注半導體設備ETF(159516)。截至9月30日,半導體設備ETF(159516)規模超80億元,同類規模第一,資金積極布局,連續5日凈流入超30億元。

注: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9/30,通信ETF規模為115.52億,在同類15只產品中排名第一;半導體設備ETF規模為82.99億,在同類6只產品中排名第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