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30 08:18:57
2025年9月22日至26日,醫藥生物指數下跌,創新藥、恒生醫療保健業指數及港股創新藥ETF均下滑。近期,英派藥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其核心產品塞納帕利已在中國獲批上市。映恩生物-B股價經歷波動,廣發證券與摩根士坦利給予其高評級。同時,康寧杰瑞JSKN033注射液啟動II期臨床,是全球首個皮下注射抗體藥物偶聯物。
每經記者|金喆 每經編輯|魏官紅

一周行情
9月22日至9月26日,醫藥生物指數下跌1.69%,跑輸上證指數1.04個百分點。創新藥(BK1106)周內下跌2.10%。恒生醫療保健業指數(HSCICH)周下跌2.76%,港股創新藥ETF(513120)周內下跌1.60%。
一周IPO動向
英派藥業遞表港交所 1款產品上市、今年上半年凈虧損1.29億元
9月26日,港交所官網披露,南京英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派藥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
英派藥業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推進基于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機制的精準抗癌療法,以重新定義癌癥治療標準。今年1月,公司核心產品塞納帕利在中國獲批上市,作為卵巢癌一線維持療法,適用于全人群(無論突變狀態)。
合成致死可以對癌細胞實現更加精準的殺傷,相應保護正常組織,近年來相關藥物的開發如火如荼。英派藥業算是走在前排的開發者,其已成為全球僅有的三家同時擁有商業化階段的PARP1/2抑制劑和臨床階段新一代PARP1選擇性抑制劑的公司之一。
不過,合成致死領域的競爭也在持續加劇,目前獲批用于卵巢癌全人群一線維持治療的相關產品,還有尼拉帕利、魯卡帕利、氟唑帕利等PARP1/2抑制劑。
招股書顯示,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六個月,英派藥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5億元、0.34億元和0.25億元,凈虧損分別為0.2億元、2.55億元和1.29億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英派藥業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2.1億元。
作為一家以創新為生命線的醫藥公司,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六個月,英派藥業的研發開支分別為2.15億元、1.95億元和0.86億元。
一周臨床試驗動向
根據醫藥魔方提供的數據,9月22日至9月2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共披露117條臨床試驗登記信息。其中,有29條處于臨床試驗II期及以上的創新藥新登記臨床試驗信息,主要針對腫瘤、自身免疫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領域。

數據來源:醫藥魔方提供
一周熱股
映恩生物-B大幅回撤,ADC有“泡沫”?
映恩生物-B在今年4月登陸港交所,發行價94.6港元/股,截至9月29日上漲約279%。9月8日映恩生物-B被納入港股通后,股價經歷了一波“過山車”,如今較高點已經回撤超過30%。
映恩生物為何大幅下跌?市場認為有兩點原因:一是受創新藥板塊整體調整影響,前期漲幅較大的個股普遍跌幅較大;二是上市6個月后基石投資者即將迎來解禁期。映恩生物在IPO募資時,引入了禮來亞洲基金旗下基金、清池資本、BioNtech等15名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金額約5億港元,占全球發售股份數量的30.82%,而9月29日收盤價較認購價已獲得數倍回報,不排除這部分機構在解禁后選擇拋售。
就在本輪下跌期間,廣發證券首次覆蓋映恩生物,認為合理價值是574.28港元/股;摩根士坦利給予映恩生物買入評級,最樂觀看到766港元/股。
它們為何看好映恩生物?這得從映恩生物所處的賽道講起。
2023年末,K藥(帕博利珠單抗)聯合Padcev(Nectin4 ADC)一線治療局部復發性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獲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這是全球首個PD-1與ADC(抗體偶聯藥物)聯用治療一線實體瘤的療法取代傳統的化療+免疫方案,腫瘤治療領域迎來里程碑式突破。
PD-1/VEGF雙抗(IO2.0)是2024年以來全球創新藥的最大熱點。目前腫瘤治療范式經歷了革命性突破,機構預期PD-1雙抗很可能成為未來抗腫瘤藥物基礎用藥,而PD-1/VEGF+ADC療法可能成為患者擺脫“談化療色變”痛點的重要選擇。
對于映恩生物的期待,廣發證券主要集中在兩個維度。
第一,具有國內領先的ADC平臺。公司依托四大核心技術平臺,已經建立了超過10款自主研發的ADC管線,其中7款已經進入臨床階段,還有多款新靶點、新MOA毒素、雙靶點ADC處于臨床前階段。映恩生物目前也已經和百濟神州、BioNTech、GSK等合作走向全球,提升管線的全球價值。
第二,是下一代IO+ADC領先者。映恩生物通過跟合作伙伴BioNTech攜手,推進PD-L1/VEGF雙抗BNT327與ADC的聯合療法臨床,DB-1303、DB-1311、DB-1310、DB-1305均已開展聯合BNT327的國際多中心II或I/II期臨床,進度全球領先,這是極大的競爭優勢。
記者也了解到,映恩生物的核心產品DB-1303在HER+乳腺癌中已達到III期研究主要終點,計劃2025年提交上市許可申請。這也是一項頭對頭羅氏HER2 ADC藥物T-DM1的III期臨床試驗,但具體數據還未公布。
此外,映恩生物的DIBAC平臺是全球為數不多的雙特異性ADC平臺之一,能夠設計同時靶向兩個不同抗原的ADC藥物,這被市場認為是下一代ADC技術的重要方向,技術門檻極高。
康寧杰瑞JSKN033注射液啟動II期臨床 適應證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醫藥魔方數據庫顯示,康寧杰瑞JSKN033 II期臨床研究已啟動,首次公示信息日期為2025年9月23日。
本次試驗主要目的為評估JSKN033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者根據RECIST1.1評估的客觀緩解率);次要目的為評估JSKN033治療晚期NSCLC患者的其他有效性指標、藥代動力學(PK)特征、免疫原性;探索性目的為探索腫瘤組織樣本中生物標志物和有效性之間的相關性。
目前,該實驗狀態為進行中(尚未招募),目標入組人數160人。
JSKN033由JSKN003和恩沃利單抗(KN035)組成,是一種高濃度皮下注射聯合制劑。JSKN003為靶向HER2雙表位的糖基定點抗體偶聯藥物,DAR(藥物-抗體比值)值為4;KN035是由人源化PD-L1單域抗體和人IgG1 Fc片段組成的Fc融合蛋白,于2021年11月在中國獲批準上市,是全球首個皮下注射PD-(L)1抑制劑。
JSKN033則是全球首個皮下注射抗體藥物偶聯物。目前主流的傳統靜脈注射方案需要5至15分鐘的SC透明質酸酶輸注,JSKN033的皮下注射劑型將給藥時間縮短至數秒,顯得更加便捷,同時避免靜脈給藥的血管損傷風險。其高濃度配方無需透明質酸酶輔助擴散,進一步簡化操作流程。
今年以來,康寧杰瑞制藥-B股價上漲274%,在港股創新藥板塊表現突出。經營數據方面,康寧杰瑞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營業收入達3.19億元,同比增長84.05%,歸母凈利潤為2157.5萬元。
2022年,華領醫藥的多格列艾汀片(商品名“華堂寧”)獲批上市,這是全球首個葡萄糖激酶激活劑(GKA)類降糖新藥。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讓華堂寧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由0到1”的標志性案例。
華堂寧的商業化開局很漂亮,MNC(跨國藥企)拜耳負責華堂寧在國內的銷售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降糖藥上,拜耳的銷售團隊曾一手打造拜唐蘋的“銷售神話”,外界原本預期,華堂寧能在拜耳的加持下迅速打開市場。然而,上市之后,華堂寧的業績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2025年,華領醫藥與拜耳“分手”,自建商業化團隊推進華堂寧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半年時間銷量同比翻倍,賣出176.4萬盒。
以研發見長的Biotech(生物制藥公司)通常商業推廣能力相對薄弱,在產品商業化的路徑上,到底是選擇與跨國藥企合作還是自建團隊?BD(商務拓展)熱潮下,中國創新藥應如何持續建立全球影響力?帶著外界關注的諸多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專訪了華領醫藥創始人、首席執行官(CEO)陳力。
拓展閱讀:對話華領醫藥CEO陳力:BD熱潮點燃了創新藥這把火,想要熱度持續還得看管線能否兌現其價值 | 每經網

華領醫藥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陳力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