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9 19:43:57
9月29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滬指漲0.90%,深成指漲2.05%,創業板指漲2.74%。全市場成交額2.18萬億元。
證券ETF(512880)今日大漲5%。
【上漲原因分析】券商“反內卷”風聲起,金融改革預期升溫
消息面上,“9·24”行情一周年之際,市場關于證券公司傭金“反內卷”政策、金融改革預期升溫。具體的,一方面,在券商傭金費率上,要求禁止“萬1免5”以及禁止低于成本價收費;另一方面,部分關于延長交易時間的學術討論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監管要求,A股、證券投資基金每筆交易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因此券商不能提供“萬1免5”的服務。2025年,證監會強調禁止券商通過“零傭金”或“低于成本價”的方式吸引客戶,推動行業傭金率回歸合理水平。
券商傭金“反內卷”既在短期有利于盈利水平提升,也符合當下政策導向,有利于中長期的證券公司行業生態的健康發展。
【后市展望】市場交投活躍,證券行業盈利改善趨勢持續
市場交投活躍,“慢牛”行情可期,兩融余額維持2.4萬億高位,證券行業三季度盈利有望超預期。往后看,A股增量資金仍可期待。
美聯儲9月降息落地,有利于外資流入A股市場。海外利率下降,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邊際增強,疊加A股表現較強,外資可能會重新審視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回流A股市場。以上一輪美聯儲降息作為參考,2019年境外投資者凈增持境內債券866億美元,凈增持上市股票413億美元,合計達1280億美元。
居民儲蓄為增量資金入市奠定基礎。截至6月末,國內總儲蓄余額從2020年末的93萬億元增至162萬億元,考慮到居民超額儲蓄占比升至高位以及儲蓄定期化的積累,未來存款活化、儲蓄向投資的轉移仍有較大空間。
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2025年1月,《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穩步提高中長期資金投資A股規模和比例的具體安排,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數千億的長期資金。對公募基金,明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對商業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力爭保險資金投資股市的比例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穩步提高。
預計后續資本市場活躍度維持高位,建議關注全市場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證券ETF(512880),把握證券板塊投資機遇。
截至9月26日,證券ETF(512880)規模超541億元,位居同類第一,估值處于歷史中低水平,目前市凈率僅為1.6倍,處于歷史49%分位數水平。
可考慮逢低分批布局證券ETF(512880)及其聯接基金(聯接A:012362;聯接C:012363;聯接E:022509)。
風險提示:本速評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相關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行業或板塊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市場行情分析的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基金有風險,購買過程中應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