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今天,A股“小登”資產紛紛領跌!發生了什么?

2025-09-26 16:05:31

9月26日,A股市場全天震蕩調整,滬指跌0.65%,深成指跌1.76%,創業板指跌2.6%,超3400只個股下跌,成交額縮量。非科技板塊如風電、保險領漲,科技題材回調。分析稱,臨近節假日市場縮量,資金沖勁不足,下周一或改善,重頭戲在節后。粵開證券指出,本輪牛市基礎牢固,“長牛”有望延續,短期回調是買入良機。

 每經記者|趙云    每經編輯|彭水萍    

9月26日,市場全天震蕩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0.65%,深成指跌1.76%,創業板指跌2.6%。

板塊方面,風電、保險等板塊漲幅居前,游戲、算力硬件、光刻機等板塊跌幅居前。

全市場超34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成交額2.15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2242億。

近期,A股股民中流傳著“登”系投資劃分,大體分為三種:

“小登”喜歡投資當下漲幅最大的科技題材——AI、云計算、半導體、算力、機器人、電子、軟件、動漫游戲、傳媒等;

“中登”則關注——醫藥、軍工、券商、汽車、新能源車、電池、光伏、黃金、有色、化工、家電、運輸等;

而“老登”資產作為這個梗的起源,主要指——白酒、地產、煤炭、電力、畜牧、石油、銀行、保險、鋼鐵、基建、建材等方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風口,絕大多數股民在玩梗時是出于調侃,而非不友善的謾罵。

而今天,A股的“小登”資產就大多遭遇回調,非科技板塊則逆勢活躍。

圖片

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認為,主要還是臨近節假日,市場縮量明顯,各方資金都缺點沖勁,對高標的熱情不足(不論個股還是板塊),順勢輪動至低位板塊。

這樣的情況通常會在下周一,即本月最后一個“出金日”后,迎來一定改善。不過,重頭戲仍然在節后開盤。

非科技板塊領漲

截至收盤,風電設備、化纖、農化制品等板塊漲幅居前,銅纜、游戲、CPO等板塊跌幅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領漲板塊的年內累計漲幅多在10%~40%,本周表現漲跌不一;

圖片

而年內漲幅領先(60%~80%)的多為科技題材,今日大面積飄綠,本周表現也不好。

圖片

有分析認為,從A股結構來看,雖然近期指數表現出色,但截至昨天的數據顯示,全市場5000多只股票,卻只有不足800只股票處于多頭格局當中。其中顯然包括了很多科技權重股,而很多小市值股票處于少人問津的狀態。

今天,這一格局有所緩解。半導體產業鏈盤中仍活躍,但多數個股仍小幅下跌。我們來看看部分領漲板塊的邏輯。

風電設備

近日,多家國際巨頭發布研報看好中國風電建設。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風電行業在經歷了2022年-2024年的困難時期后,通過內部自我調節機制成功扭轉了惡性競爭局面。預計“十五五”規劃期間,年均新增裝機容量將超過110GW,2028年-2030年可達到約120GW。

伍德麥肯茲最新發布《全球風電市場展望更新: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年均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將超過170吉瓦,到2028年后將進一步提速,并在2034年達到峰值200吉瓦。

廣發證券認為,風電機組和齒輪箱環節已至行業底部,有望率先迎來盈利拐點。鑄鍛件、葉片環節具備低資本開支特征,隨著行業需求回暖、大兆瓦鑄鍛件產能稀缺,頭部高速動比率企業或受益。電纜和裝備板塊ROE絕對值及歷史分位均處高位,顯示行業景氣度良好。

化學纖維(化工)

華西證券指出,化工行業基本面風險基本出清,低估值龍頭白馬與高成長新興行業同時迎來布局機會。從化工品價格指數趨勢來看,基本處于歷史低位,向下空間有限。2025年上半年基礎化工行業資本開支為負,在建工程同比下降15%,供給端壓力放緩。

受益于財政貨幣政策、“兩新”政策及“反內卷”政策的穩步推進,需求端增幅有望擴大,行業供需格局有望逐步優化,化工行業盈利空間持續打開。

國海證券表示,“反內卷”有望重估中國化工行業,后續措施有望使全球化工行業產能擴張大幅放緩。中國化工行業具有充沛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一旦擴張放緩,潛在股息率將大幅提升,有望實現從吞金獸到搖錢樹的轉變;同時,供給端的改變將帶來景氣度的止跌回升,化工標的有望兼具高彈性和高股息的優勢。

軍工裝備

從投資邏輯來看,國防軍工維持高景氣度,內需軍貿共促增長。聚焦國內,“十四五”軍工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仍在持續,智能化+無人化有望成為“十五五”軍工建設新動能;國際局勢變化疊加國力增強,我國軍貿迎來歷史新機遇。軍民航雙輪驅動帶動航空板塊穩健增長,軍用航空方面,“十五五”規劃預期注入增長新動能,飛機主機廠具備內需增長韌性;民用航空方面,大飛機及低空則注入增長新動能。

節前節后的思路?

德邦證券研報稱,從技術面看,創業板指5日、10日、20日均線形成多頭排列,呈現上行趨勢;上證指數則圍繞3850點窄幅震蕩,3900點整數關口或仍構成短期壓力。

其認為,臨近雙節,但全市場成交額仍維持在2萬億至2.5萬億元水平,顯示市場交投情緒保持活躍。當前政策空窗期環境下產業趨勢對市場影響將更大,未來一段時間科技板塊或仍是市場的核心關注點,建議把握結構性機會。

粵開證券今日最新研報則指出,本輪牛市的形成主要有三個具體原因:

一是從預期看,去年9月26日以來宏觀調控邏輯的改變和今年以來人工智能科技敘事的改變提振了風險偏好和市場預期。

二是從制度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優質公司增加,市場吸引力不斷提高。

三是從資金面看,社保、險資等中長期資金持續入市,居民資產有序向權益市場轉移。

展望后市,上述三大因素的基礎仍然牢固:

其一,中國科創產業正在多個領域從“跟跑”轉變為“領跑”。新舊動能接續在宏觀經濟數據尚未體現,但一系列具有想象力的優質公司持續噴涌,新質生產力需要強大的資本市場,也能夠為資本市場行穩致遠提供微觀基礎。

其二,資本市場改革仍在繼續。

其三,國內中長期資金仍在持續入市,海外資本在全球變局下有配置中國資產的需求。由此,本輪A股“長牛”的基礎更為堅實,在持續性上有望超過歷史上的多數行情。

“站在目前的時間節點,我們傾向于認為牛市仍未結束,行情還將延續;但是持續上漲后波動將明顯加大,波動中前行是基本規律,短期回調即是買入良機。”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0000928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