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5 22:06:05
9月25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在杭州啟幕,同天,海南在杭州舉辦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宣介暨“向數圖強”招商推介會。本屆數貿會以“數字貿易 商通全球”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參展商。借助這一國際性平臺,海南向外展示全島封關后的政策紅利與投資機遇,希望吸引更多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國際資本及技術資源落地。
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推介會現場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距離海南自貿港封關落地已不足百日。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必答題”。依托自由貿易港獨一無二的政策優勢,海南正在聚焦“五向圖強”,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之一就是“向數圖強”。
數字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表現形式,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貿易為核心特征,已經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9月25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簡稱“數貿會”)在杭州啟幕,同一天,海南在杭州舉辦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宣介暨“向數圖強”招商推介會。
本屆數貿會以“數字貿易 商通全球”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參展商。借助這一國際性平臺,海南向外展示全島封關后的政策紅利與投資機遇,希望吸引更多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國際資本及技術資源落地。
縱觀全球,新加坡、迪拜等國際先進自貿港的崛起之路,均伴隨著其向數字經濟發展高地的成功轉型。依托“國際數據港”建設、跨境數據流動試點等創新政策,海南也正加速打造面向全球的數字貿易樞紐。
在此次推介會上,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斌出席并致辭。海南省商務廳、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多部門上臺分享,超400家數字經濟領域的企業代表參會,現場尋求合作契機,共享海南機遇。

推介會現場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來自海南省商務廳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海南省數字貿易額達135.3億元,其中出口85.3億元、同比增長5.5%。而2024年,海南省數字貿易額達287.9億元,同比增長44.5%,其中出口169.3億元、同比增長79.7%。
數字貿易的開放合作不僅擴大貿易規模,更促進知識共享和技術擴散。打造面向全球的數字貿易樞紐,就是要讓更多企業、創業者能夠以較低成本、高效參與全球市場。
站在國際國內雙循環交匯點,海南正在建設“兩個總部基地”,一個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總部基地,一個是境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總部基地。由此出發,海南自貿港最大的標簽就是“國際化”。
為國際數據流通提供制度保障,去年底《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數據中心發展規定》頒布實施,在全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國際數據中心業務的定義,首次明確企業可以使用合規的跨境數據專用通道向境外提供國際數據服務。
今年初,海南還出臺了2024版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包括深海、種業、商業航天、旅游、免稅五大特色領域,讓企業對標有據、執行有門。
不只是頂層設計不斷優化,針對“國際化”目標,海南還在進一步完善基礎建設,這也為海南省各縣市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長使能源供應成為瓶頸,傳統能源體系的不足之處日益凸顯。昌江是海南清潔能源供應主陣地,正在建設中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項目,不僅是我國“十四五”時期開工建設的首個大型壓水堆核電項目,也是當前海南省最大的能源建設項目。
會上的數據顯示,未來昌江核電每年發電量將達到300億度,此外還有光伏、風電等相關規劃,預計后續海南70%的電力都將由昌江來供應。依托昌江核電安全數據,海南還在建設“沙盒監管”下的AI訓練數據特區,探索數據跨境新模式。
不只是能源,還有通道。此次推介會上提到,海南陵水已經成為“全國國際海纜登陸最多的縣”。今年5月,亞洲快鏈(AsiaLinkCable,ALC)國際通信海底光纜成功登陸,而這已經是時隔未滿一年時間內,第二條在陵水登陸的國際通信大動脈。
需要指出的是,海纜建成能承載什么業務,決定權在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去年7月,工信部批準設立6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其中海南獲批3個,每個運營商一個,使海南成為繼北京、上海、廣東之后,全國第四個同時擁有三大運營商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省份。
待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成,海南自貿港的互聯網訪問將不再繞行北上廣,海南自貿港的國際互聯網訪問由原來的全國網絡末梢一舉提升為最頂層,將更好推動數據跨境流動和國際數字貿易發展。
如果將海南自貿港的單項政策拎出來看,優勢可能并不突出,但是通過政策“組合拳”疊加,綜合運用,則形成了較為明顯的“長板”。這一點結合頭部企業不斷加碼的動作,可知一二。
一個例子是英特爾在三亞注冊成立的英特爾集成電路(海南)有限公司。其面向中國市場提供跨境軟硬件產品的分銷與結算,軟件設計與許可、系統集成以及人才培訓等相關服務,同時面向國內的初創企業從事股權投資活動。
不只是國際頭部企業,目前國內互聯網百強企業前30名都在海南設立了總部機構。這離不開海南自貿港特有的政策優勢——
不僅有15%企業所得稅、免征印花稅等政策,海南還可以通過設立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以高度便利的“境內離岸”環境,吸引海外資本集聚海南,實現本地化資源配置。
就在不久前,《海南省加快構建具有特色和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印發,其中指出,打造數字經濟創新高地。“點名”推動海口復興城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和海南生態軟件園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向創新驅動和應用驅動轉型。
此次推介會上,這兩個千億級重點園區也是“主角”。會上數據顯示,坐落于澄邁的海南生態軟件園,目前園區內游戲企業數量超2300家,營收超350億元。在國內游戲版號審批數量上,澄邁已經連續兩年位于全國第五。
今年以來,包括從杭州走出去的《黑神話:悟空》等現象級作品頻出,中國游戲產業迎來出海新周期。坐標海南,截至8月底,僅澄邁當地就已實現95款游戲出海,用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
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內則集聚了阿里巴巴、京東等跨境電商巨頭。如園區內一家從杭州遷移而來的跨境電商企業所說,“跨境電商的核心是成本與效率,海南的稅收優惠和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讓我們能為客戶節省更多真金白銀。”
當前,海南也已制定《中國(海南)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重點探索跨境電商進口保稅新零售消費場景、藥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區內簡易加工+跨境電商零售等創新舉措,力爭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年均增長20%。
2025年即將進入第四季度,海南預計將推動全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超過2000億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并進一步規劃到2027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220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