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評論丨21年數度“折戟”,奇瑞為何此時敲開港交所大門?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5 20:55:47

9月25日,奇瑞汽車以發行價30.75港元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募資約91.45億港元,成為2025年港股規模最大的車企IPO。奇瑞上市之路歷時21年,期間因股權復雜、業績波動等因素多次受阻。如今,奇瑞業績進入快車道,2024年營收突破2699億元,并梳理了股權結構,布局新能源與智能化賽道。此次上市將為奇瑞的“智能化突圍戰”和“全球化升級戰”注入資本動力。

 每經記者|裴健如    每經編輯|余婷婷    

9月25日,香港交易所的鑼聲為奇瑞汽車而鳴。發行價30.75港元,募資約91.45億港元,成為2025年迄今為止港股市場規模最大的車企IPO,首日漲幅一度超過13%??這場光鮮的資本盛宴背后,是一場持續21年、數度“折戟”的上市長跑。

圖片來源:奇瑞集團公眾號 

從2004年首次傳出IPO計劃,到2025年最終圓夢,奇瑞的上市路,可謂一波三折。

奇瑞與資本市場的糾纏始于2004年。彼時,剛憑借QQ車型嶄露頭角的奇瑞,卻因與上汽集團復雜的股權關系,被迫擱置上市計劃。

2009年,奇瑞以29億元出售20%股份,被市場解讀為清理股權、備戰上市的信號。然而2011年,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卻公開“改口”,以“關聯交易問題”為由暫緩上市。

2016年,奇瑞嘗試“曲線救國”,推動旗下奇瑞新能源借殼海螺型材上市。此舉若能成功,本可成為國內新能源車企資本化的早期案例,但最終因方案復雜度高等原因未能落地。

直至2019年,奇瑞啟動混改,引入青島五道口基金144.5億元投資,才真正理順股權結構,為此次港股上市埋下關鍵伏筆。

復盤奇瑞的曲折上市路,其背后主要有三重阻力:其一,股權歷史遺留問題。早期地方國資、合作方等多方持股結構復雜,難以滿足上市公司的透明化要求;其二,戰略轉型與業績波動。奇瑞于2010年的歷史銷量高峰后選擇戰略轉型,銷量一度出現下滑。此后長達10年的戰略轉型中,奇瑞完成了一系列體系建設、流程再造、增資擴股;其三,時機選擇與政策環境。2016年借殼時,新能源汽車政策尚未明朗,資本市場對車企估值模式相對保守,錯失窗口期。

2025年,奇瑞上市為何能水到渠成?

首先,奇瑞業績進入快車道。數據顯示,2024年奇瑞營收突破2699億元,凈利潤達143億元,自2003年起連續22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出口量第一。其次,奇瑞對股權結構和組織架構進行了梳理和調整,在引入更為多元投資者的同時,成立品牌國內業務事業群,下設星途、艾虎、風云、QQ四大事業部,實現戰略聚焦、資源整合、強化協同、品牌向上。此外,奇瑞通過“瑤光2025”核心戰略布局新能源賽道,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加碼智能化,并與華為共建智界品牌,打出智能化合作牌,加速補齊新能源與智能化兩塊短板。

奇瑞此時上市,已不再是“解困”,而是“乘勢”。

13家基石投資者認購5.87億美元,覆蓋產業資本、地方政府基金、長線投資機構,顯示出市場對其“技術+出海”雙邏輯的認可。港股上市不僅為奇瑞打開國際融資窗口,更強化其全球化品牌形象。

盡管成功上市,但奇瑞的挑戰依然清晰:新能源收入占比仍不足30%,智能化技術依賴外部合作,國內市場競爭白熱化??資本市場也將密切關注其新能源轉型效率、智能化落地速度,以及與華為等科技企業合作的協同效應。能否將募資轉化為技術優勢與市場份額,將是奇瑞估值能否持續走高的關鍵。

根據官方披露信息,本次募資用途中,有35%將用于研發不同車型和版本的乘用車,25%用于下一代汽車及先進技術的研發,20%用于海外拓展及執行全球化策略,顯示出奇瑞意圖借資本之力,打一場“智能化突圍戰”和“全球化升級戰”。此次上市,無疑將為這兩大“攻堅戰”注入資本燃料。

從“小草房”到港交所,奇瑞的21年上市路,是一場耐力的考驗,也是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從野蠻生長到資本化、全球化進階的縮影,更是中國汽車工業從跟隨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見證。如今鑼聲已響,但資本市場留給奇瑞的考卷才剛剛展開。下一步,奇瑞需要在研發效率、品牌升級與生態協同上展現更強執行力,方能在全球智能電動車的激烈賽道上,真正實現“創新驅動、全球信賴”的愿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奇瑞 上市 港交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