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ESG信披觀察丨阿里、騰訊、百度等大廠股價何以飆漲?研發超千億+科技倫理布局給出答案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9 18:59:35

近期,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大廠股價大漲。截至9月19日收盤,3家公司股價今年以來漲幅顯著。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芮萌表示,科技投入構成股價上漲核心驅動力之一。2024年,3家公司在研發上投入巨大。同時,科技倫理問題備受關注,各公司均采取措施應對。芮萌建議,科技巨頭應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公共品供給能力,達成“商業價值-社會價值”閉環。

 每經記者|徐肖逍    每經編輯|張海妮    

近期,騰訊控股(HK00700)、阿里巴巴-W(HK09988)及百度集團-SW(HK09888)股價大漲,在資本市場炙手可熱。9月17日,百度集團-SW盤中漲超19%,股價創下2023年10月以來的新高;同日,騰訊控股的市值也在時隔3年重回6萬億港元;阿里巴巴-W大漲5.28%,創近4年新高,市值重返3萬億港元。截至9月19日收盤,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百度集團-SW年內股價漲幅分別為55.76%、97.75%和59.01%。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中歐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近期互聯網大廠股價上漲,科技投入構成核心驅動力之一。其著眼于長期價值創造,恰與‘可持續’要義高度契合。”

他還指出,科技巨頭可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公共品供給能力,在普惠金融、社會公益與城市建設等領域持續輸出正外部性,達成“商業價值—社會價值”的閉環。

科技創新成核心驅動力

創新驅動是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也是互聯網大廠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

Wind數據顯示,2024年,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的研發投入分別為707億元、523億元及22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百度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最高,為16.63%。

8月13日,騰訊最新二季報顯示,AI(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正加速轉化為業績動能。在資本開支同比三位數增長的高投入背景下,騰訊當季仍實現毛利增長22%與經營利潤(Non-IFRS)增長18%的雙增長,顯示AI投入與高質量增長的正循環不斷加固。

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騰訊《2024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中表示,AI已深度融入騰訊全線業務和日常運營中,成為強大的技術基座之一,加速業務發展并提升風險管理水平。騰訊已有超過700個業務場景應用了AI技術,或是為自身業務,或是為客戶及合作伙伴,提升了創造力和運營效率。

阿里巴巴持續投入技術研發,鼓勵創新。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獲得全球授權專利約21000項;2024年,阿里云在Gartner®(注:國際市場研究機構)云數據庫管理系統和容器管理兩個魔力象限中獲評為“領導者”,成為連續且唯一獲評此象限的中國公司;2024年,阿里巴巴重要模型貢獻度獲評“全球第三”。

高盛在最新的一份報告中稱,受益于企業對大模型的加速采用和計算需求的持續強韌,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全棧式云廠商正迎來新的增長機遇。

百度《2024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顯示,從高端芯片昆侖芯,到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再到文心預訓練大模型,以及搜索、智能云、自動駕駛、小度等應用,百度在各個層面都有領先的自研技術。報告稱,基于四層IT技術棧的全棧布局,百度形成了移動生態、百度智能云、智能駕駛及更多人工智能領域前沿布局的多引擎增長格局。過去十年,百度累計投入的研發資金已經超過1800億元。

芮萌坦言,近期互聯網大廠股價上漲,科技創新構成了核心驅動力之一,其著眼于長期價值創造,恰與“可持續”要義高度契合。

三大科技倫理議題亟待關注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科技發展帶來的科技倫理問題備受關注。

百度直接將“AI倫理”內容放入了公司治理章節,成立科技倫理委員會,由公司高管擔任主席,下設內部委員、外部委員和秘書處。從具體實踐來看,百度不僅優化了AI算法特性,進行科技倫理審查,開展AI倫理培訓,還參與了AI倫理標準制定。

阿里巴巴也將“完善科技倫理”作為獨立部分,建立科技倫理治理委員會,發布了《阿里巴巴集團科技倫理治理準則》《阿里巴巴集團科技倫理審查管理規范》,從模型訓練、服務上線、內容生成及內容傳播等階段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騰訊則設立了AI技術委員會,下設多個技術協作團隊,專注于解決AI系統的開發原則、性能評測和倫理考量等問題。具體來看,騰訊在安全類別體系、對抗攻防、隱形毒性內容檢測、訓練數據脫敏、社會倫理道德植入等方面持續投入研發資源,助力AI產品的安全運營,以應對人工智能領域新興的數據安全、模型安全和倫理風險等問題。

芮萌表示,在科技高速迭代背景下,頭部平臺需優先回應三大倫理議題:一是數據隱私,應通過全鏈路加密、匿名化與最小化采集構筑“可用不可見”防護墻;二是算法公平,須引入多元數據、公平性約束及充分驗證,根治“殺熟”和偏見;三是技術安全,要持續加大投入,建立覆蓋開發、部署、運營全周期的漏洞監測與應急響應體系。

他強調,“唯有將隱私保護、公平治理與安全運營同步納入公司級戰略,并以技術和制度雙輪驅動,方可在創新與責任之間實現可持續平衡”。

芮萌建議,科技巨頭可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公共品供給能力,在普惠金融、社會公益與城市建設等領域持續輸出正外部性,達成“商業價值—社會價值”的閉環。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科技 百度 ESG 驅動力 動物保健 廣東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