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18:52:13
9月18日,國家數據局舉辦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海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鵬表示,海南在拓展數據應用方面著力建設“一個種業大模型”。發布專為水稻生物育種打造的大模型“豐登·水稻”,整合全球超過140萬篇中英文文獻(覆蓋該領域公開發表成果98%以上),生成了1975對問答樣本的水稻知識問答數據集。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9月18日,國家數據局舉辦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國家數據局新聞發言人、政策和規劃司副司長欒婕介紹了試驗區建設的重點和取得的初步進展。她表示,海南發揮國家育種基地戰略優勢,打造種業科研數據“一張網”,構建數據驅動的數字化育種創新體系,擦亮了“南繁硅谷”名片。
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海南如何實現數據賦能農業發展?
海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黃鵬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問題時表示,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四大主導產業之一,農業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二成左右。海南的南繁基地具有冬季溫光資源豐富、農作物生長周期短等優勢,可使品種選育周期縮短1/3至1/2。
黃鵬就數據如何賦能農業發展作了具體介紹。她表示,可以概括成“三個一”。
第一個“一”是在加強數據匯聚方面著力打造“種業數據一張網”。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國家南繁生物育種服務平臺,匯聚種質資源信息、育種試驗數據、表型信息數據等育種科研數據資源,對種業科研數據進行目錄編制、統一格式、分類治理。
同時,探索構建全國種業科研數據交易體系,已服務9個院士創新平臺、崖州灣國家實驗室、熱帶作物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平臺、多個種業企業主體,推動種業科研數據價值釋放,為種業數據高效使用和流通交易奠定了良好基礎。
第二個“一”是在推動數據流通方面著力建設“一個種業科研可信數據空間”。以種業數據產業聯盟為紐帶,構建種業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底座,提升種業數據可信管控、資源交互、價值共創、跨境協作、安全保障等流通能力,通過基因型數據、表型數據、測序數據、環境數據、文獻數據等種業數據資源的融合利用,打造數據共享、知識服務、跨境協作等數據流通應用場景,促進科研數據流通與產業價值共創。
第三個“一”是在拓展數據應用方面著力建設“一個種業大模型”。發布專為水稻生物育種打造的大模型“豐登·水稻”,整合全球超過140萬篇中英文文獻(覆蓋該領域公開發表成果98%以上),生成了1975對問答樣本的水稻知識問答數據集,包含253道專業問題的高質量人工評測數據集,以及包含40萬節點/157萬條邊的水稻多組學知識圖譜,為智能決策育種體系奠定基礎。
黃鵬說,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發揮海南的溫度、深度、緯度、綠色,也就是“三度一色”的優勢,緊緊圍繞“向種圖強”“向海圖強”“向天圖強”“向綠圖強”“向數圖強”,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
今年以來,河南省印發相關文件,提出到2027年全省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等目標,對數據工作非常重視。河南省數據局成立以來,在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中已經取得了哪些進展?有什么突出成效?
對此,河南省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鄭華卿表示,當地一直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線,深度融入服務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建設。
首先是強化算力支撐,激發市場主體用數活力。“我們積極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上線省算力調度服務平臺,接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試驗驗證平臺,推動算力資源高效供需匹配。”
鄭慶哈(河南鄭州、甘肅慶陽、新疆哈密)算力網實驗場入選首批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其先導項目——鄭高新全域算力網一期,通過打通“三異(異域、異構、異屬)”算力實現“四入(入園、入企、入校、入戶)”服務,使平臺用戶不再受限于單一供應商的定價策略,平均算力使用成本下降約30%,全網算力資源利用率從40%提升至75%。
其次,培育經營主體,壯大數據產業發展能級。一方面,建立了省數據企業培育庫,開展數據企業征集認定工作,首批認定的179家數據企業均納入培育序列,依規享受有關財政獎補、金融服務、稅收優惠等政策。
另一方面,積極推動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健全數據交易規則、豐富交易數據產品,加強與其他數據交易機構的互認互通。目前,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已搭建覆蓋數據登記、交易、評估、合規監管的綜合平臺,累計推出超1600項數據產品。
此外,深入實施“數據要素×”行動,打造數據要素典型應用場景。為挖掘可推廣、可復制的數據要素融合復用典型案例,當地舉辦了兩屆“數據要素×”大賽河南分賽、兩屆“數據要素×”生態大會,在交通運輸、工業制造、現代農業等行業領域提供了企業“治數、供數、用數”典型案例示范指引,以數據助力行業提質升級。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