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 2025-09-16 19:51:16
螢火蟲,點燈籠,飛到西,飛到東。夏天的夜晚,閃爍在草叢中、樹林里的點點螢光,曾經給許多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如今,這些可愛的“小精靈”越來越難覓蹤影,“螢火蟲瀕臨滅絕”的傳聞曾多次出現在網絡上。螢火蟲真的要消失了嗎?
近段時間,有網友在個人社交平臺發布信息稱,螢火蟲正逐漸消失,瀕臨滅絕。這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評論區不少網友跟帖感慨,身邊的螢火蟲、蜻蜓等昆蟲越來越少。
2023年6月,國家林草局把三葉蟲螢、紅胸黑翅螢等11種螢火蟲也列入了“三有”名錄,即《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進行保護。
四川邛崍天臺山:
螢火蟲點亮“夜經濟”
螢火蟲是否真像網傳的那樣正在瀕臨滅絕呢?記者發現,在四川邛崍天臺山等地區,螢火蟲不僅大量存在,還成了各地游客前來打卡觀賞的“追光明星”。
到了傍晚,邛崍天臺山的一些集中觀螢點就聚滿了游客。隨著夜幕降臨,草叢中、樹林里就泛起星星點點的光。螢火蟲聚集、飛舞,讓人仿佛置身童話世界。

四川邛崍天臺山地處川西平原和高原交接區,分布有26種螢火蟲,占全國已知螢火蟲種類168種的15%,從每年4月份開始到10月份,都有螢火蟲出現。
螢火蟲生存空間受影響
城市周邊難尋蹤跡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螢火蟲并沒有像網上說的那樣瀕臨滅絕,但是嚴格來講,它的生存空間確實受到了影響,目前在城市周邊較為稀少,在深山中螢火蟲依然存在。為何城市周邊現在越來越難看到螢火蟲了呢?
在邛崍青螢螢火蟲保育復育基地,工作人員正在挑揀螢火蟲的卵和幼蟲,進行培育研究。

四川省邛崍市青螢螢火蟲保育復育基地負責人 劉超:大量的城市的燈光,汽車的燈光,包括各種各樣的霓虹燈、射燈,會造成螢火蟲沒有辦法去識別求偶信號,從而造成了它求偶的頻率減少。
螢火蟲是一種夜行性昆蟲。它的腹部尾部有個特殊的發光器,當氧氣進入時,里面的螢光素在螢光素酶的作用下發生生化反應,就發出冷冷的可見光。
專家介紹說,螢火蟲不僅成蟲階段發光,幼蟲階段也要發光。幼蟲發光的主要目的是警戒天敵,成蟲發光的主要目的是求偶“找對象”。當外部的光線較為強烈時,就阻礙了螢火蟲發光“找對象”。

中國昆蟲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昆蟲學學會副理事長 曹成全:如果人為的燈光很強,就會影響成蟲無法通過自己的發光找到對象,它就沒法“結婚生子”,進而影響它的繁衍。
現實中,當各種人為光線影響到螢火蟲相互間的交流時,它們的整個族群要么遷移離開,要么就會減少、滅絕。

中國昆蟲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昆蟲學學會副理事長 曹成全:很多昆蟲成蟲的壽命都很短,螢火蟲是生命比較短的物種之一,一般都是一兩周,多數就10天左右。它要在有限的時間里面“結婚生子”,繁衍下一代。我們人為的燈光,導致它找不著自己的對象了。
生態環境變化 導致螢火蟲銳減
目前,?全球已知螢火蟲種類超過2000種?,中國有160多種。專家表示,螢火蟲雖沒有滅絕,但數量的確在減少。除了燈光,還有哪些因素讓螢火蟲的生存空間受到影響呢?
在邛崍市天臺山地區,景區的生態觀察員們會沿著河道、叢林路段進行定期巡查,并在發現螢火蟲幼蟲的地方投放食物餌料。

四川邛崍市天臺山景區生態觀察員 高叔先:幼蟲長到冬天之后就冬眠了,明年開春之后,它又出來開始繼續覓食,繼續成長,到六月下旬左右,化蛹之后再羽化再飛出來。
螢火蟲在我國四川、湖北、江西等地都有廣泛的分布,它們喜歡在植被茂盛,水質干凈、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中“居住”。
研究還發現,螢火蟲成蟲的生命周期雖短(3至20天),但是其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可長達一至兩年。在其漫長的生命周期里,還常常受到天敵的威脅。

四川省邛崍市青螢螢火蟲保育復育基地負責人 劉超:在不同的階段,它面臨的天敵實際上是不一樣的,比方說它在卵的情況下,最主要的天敵就是螞蟻。

中國昆蟲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昆蟲學學會副理事長 曹成全:隨著我們城市的擴張,它的很多原生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包括有些燈光的污染,有些農藥的施用,再加上食物鏈的斷裂等,導致它在城市生活不下去了,螢火蟲就跑到了鄉下,尤其是深山老林里面。
抵制螢火蟲交易 保護螢火蟲
專家表示,螢火蟲多的地方,就說明那里一定山清水秀。但是讓專家擔憂的是,近期出現了有人在捕捉販賣螢火蟲的現象。專家表示,螢火蟲是一種美麗的昆蟲,保護螢火蟲也是保護我們自身生活的自然環境。
四川省邛崍市青螢螢火蟲保育復育基地負責人 劉超:因為螢火蟲的成長周期比較漫長,它的種群數量實際上是不太多的,不法分子去捕捉野外的螢火蟲,就會造成這個品種的大量減少,從而使品種最終走向滅絕。我們是抵制這種行為的。
螢火蟲是一個明星物種。它發光給我們帶來夢幻般的光亮;它監測生態環境,反映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為了保護螢火蟲,四川多地建設了培育繁育基地,邛崍天臺山景區還設立了專門的研究院,研究保護螢火蟲的生存環境。

四川邛崍市天臺山景區管理局工作人員 劉強:首先,在我們的螢火蟲生態區是全面禁止噴灑農藥;其次,我們在這些區域取消了夜間的燈光照明;第三個,在螢火蟲觀賞區,景區也安排了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團隊,在現場為游客提供指引和秩序維護的服務,來提高游客的賞螢效果。每年我們還會根據季節為螢火蟲的幼蟲投放餌料,來擴大景區原生螢火蟲的種群數量,達到更好的觀賞效果。

中國昆蟲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 曹成全:保護螢火蟲,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大自然,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